京城的成衣店鋪並不少,之所以選擇開這個店是因為前段時間在空間裡學習,翻閱了關於布料織染、衣服設計剪裁的相關書籍。

後世衣服布料的材質與花紋、衣服樣式的設計可謂是花樣百出,百花爭豔。

關於衣服顏色的搭配、適合不同體型的穿搭都有很大的學問。

衣服穿得恰當真的能讓人產生改頭換面的感覺。

現在這個時代的衣服都太單一了,有錢的人家穿好一點的料子,但是布料的種類和衣服的款式就那麼幾種,顏色也是普通的白、粉、紅這些常見的顏色。

窮人家就是普通的料子,樣式和顏色更是普通單調。

姜寧漫計劃在布料、顏色、樣式各個方面重新設計適合這個時代的衣服,讓這個時代的女子有更多穿衣的選擇。

姜寧漫這兩天正在想怎麼打響成衣店鋪的知名度,沒想到小安就給自已出了一個這樣的主意。

“小安,你這小腦袋瓜怎麼長的,這麼聰明。”

小安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能幫到阿姐,他就很開心。

“那你再幫阿姐想一想,這個成衣店叫什麼名字好?”

“阿姐,這京城的成衣店鋪無非都是一些羅裳店、羽織店、雲裳店等等,如果我們再起這樣的名字未免太過普通了,不容易讓人記住。”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這幾天我都在想取一個什麼名字才能吸引大家的興趣,能一下記住我們的店鋪。”

說著姜寧漫雙手搭在桌上,託著那張豔麗的臉蛋,苦惱的看著小安。

看著阿姐難得稚氣的表情,小安不禁失笑,

“我記得阿姐給我講的一個經商故事中說到商人應該創立自已的品牌,其中列了一些成功品牌的名字,香奈兒、古馳......”

知道小安又有主意了,姜寧漫來了精神,示意她繼續往下說。

“既然阿姐的胭脂鋪已經取名香奈居,不如這成衣鋪也同理取名,我看著古馳挺不錯的,阿姐店鋪的衣服都是新奇的布料與樣式,與市面上古板的衣服全然不同,不然就叫古奇吧,古奇莊。”

“哈哈,古奇莊,聽著就很奇怪,不過這名字有意思,就聽小安的!”

解決了一個苦惱幾天的難題,姜寧漫的心情輕鬆不少。

“小安,家裡的生意你就不用操心了,你既然選擇了科舉就專心溫習吧!”

“知道了,阿姐,我只是出出主意,沒關係的。”

這幾年下來,小安自已也知道自已在經商上面是有一些天賦的。

自從阿姐給自已啟蒙之後,對做生意上的事情每次遇到總能自然而然的在頭腦中蹦出別人想不到的方法。

自已也確實對經商感興趣。

但是自從自已全面的瞭解姜家的產業以來,卻意識到姜家這棵樹已經長得有點高大,樹大便會招風。

而且就阿姐這本事,這棵樹遲早要長成大昭國數一數二的大樹,要保護這棵大樹,便只能控制風,而自已便要成為那個風。

所以這三年來,小安一刻不敢停歇的努力學習,堅定的選擇了科舉之路,便是希望能掌握一定的權利在手中,讓那些覬覦姜家的人能有所顧忌,必要的時候自已不惜一切也要保護姜家、保護阿姐。

“科舉這麼累,不知你為什麼非要選擇這麼艱苦的路,你跟著阿姐一起做生意,阿姐相信你也一定能成功!”

姜寧漫一直在想難道是自已重生干擾了小安原有的命運,所以這一世他才選擇了完全不同的一條路。

但是明明小安很有經商天賦,經常三言兩語就能幫助自已撥開眼前的迷霧,就像今天他的意見。

“不過你喜歡便好,阿姐會一直支援你!”

等小安用完飯,姜寧漫又叮囑他保重身體,有什麼缺的東西就找人給自已送信或者派人去買,千萬不要委屈自已。

得到小安的保證之後,姜寧漫便帶著小荷回姜家新府了。

姜家新府。

“老爺你看,這白瓷花瓶放在門廳處合適,還是放在堂前合適?”

剛回府,便聽見孃親溫婉的聲音,好像是在佈置房間,在詢問爹爹的意見。

爹爹怎麼可能會有好的意見,孃親說什麼他永遠都是“好!”

“孃親,我看著白瓷花瓶白淨無暇,在陽光下便純淨透亮,當是放在窗前比較好。”

“漫漫回來了!”

聽到女兒的聲音,沈氏一臉笑意的迎上來:“還是我的漫漫有眼光,你爹是一點有用的建議都沒有。”

“見到小安了?”

聽到夫人在女兒面前這麼說自已,姜父趕緊轉移話題。

“見到了,小安就是考試了,現在在緊張的複習功課呢!”

端著小荷給自已遞上來的茶盞,姜寧漫回答道。

“小安這孩子就是太用功了,平日裡都悶在家裡學習,沒什麼同齡玩伴,真擔心他在書院能不能和大家好好相處?”

沈氏聽女兒的建議將白瓷花瓶輕輕放在窗邊的茶几上,轉身擔憂的說到。

“娘,你別擔心,我今日到書院,看小安的同窗們碰到他都和他熱情打招呼,想來是相處得不錯!”

“還有幾日他便要考試了,準備得怎麼樣?”

小安真正全身心準備考試的時間實際不長,才兩年不到,別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讀,雖然知道小安天資聰穎,但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得不為他捏把汗。

“爹爹,小安這麼聰明又這麼努力,我想他應該沒問題!”

“不管考得怎麼樣,等他考完試,一定要讓他好好休息一下!”

沈氏十分心疼這個孩子,身世坎坷,又一心想報答姜家,這些年來總是給自已施加很大的壓力,努力得讓人心疼。

“對了,漫漫,再過兩月就是你十六歲的生辰了,你想怎麼過呢?”

“孃親,我想就我們一家人在家裡簡簡單單吃個飯就行,不用大肆宴請。”

女兒馬上16歲了,當初及笄便有不少人上門提親,但是女兒都不同意,想到女兒還小,確實想多留她在身邊兩年,便推遲說16歲再考慮嫁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馬娘於特雷森重啟的第二次人生

文幼菊

拯救相柳源計劃

菘菘

暖風吹過四季

蒙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