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過後

第二天

陶商開始整頓軍隊,他現在麾下士兵,除了之前帶來的親兵和騎兵部隊,如今還有彭城國郡兵、東海郡郡兵,外加糜家僕役。

這些加起來,有接近兩萬人。

按照他的計劃,這些士兵需要分成三部,一部由他帶去支援下邳,一部由陶智負責駐守彭城,另一部由陶義帶回東海郡。

在經過一上午的考慮過後,陶商將這些士兵分配如下,第一部他要帶走計程車兵。

人數總計:7000人!

【重甲親兵】

統領:許褚

將領:周泰、夏侯淵、曹仁、曹洪

人數:1000人!

裝備:重甲、長槍、弩、骨朵、圓盾。

擅長:破甲、近戰防守,遠端攻擊。

【陷陣營】

統領:高順

將領:陶盛、陶林、陶武、陶雲

人數:1600人!

裝備:重甲、長矛、弩、劍、大面盾。

擅長:進攻、近戰防守、遠端攻擊。

【虎豹騎(沒錯,抄曹老闆作業。)】

統領:陶禮

副將:趙雲

重騎兵:300人!

裝備:重甲、馬甲、長矛、骨朵、弩。

擅長:衝陣!

輕騎兵:1100人!

裝備:鼉龍甲、長矛、刀、弩,弓箭。

擅長:騎射\/遠端攻擊!

除了4000名裝備精良的三支部隊,陶商準備從糜家僕役中,挑選3000名輔兵。

雖然是輔兵,但是裝備卻不會差。

每個輔兵需要配備長矛、長劍、還有輕甲\/上半身鐵甲,連帶著人手一把軍弩。

彭城武庫之前儲存了一萬五千多具軍弩,陶商大手一揮,直接裝備了一半。

七千人,人手一把軍弩。

同時,武庫裡之前剩餘的重步兵鐵甲\/全身甲,也被他全部搬了出來組建陷陣營。

接下來他要去下邳,幫助自已父親解決下邳的黃巾叛軍,相比較彭城的叛軍,有超過八成匯聚在何儀\/何曼麾下,比較集中。

下邳的叛軍,就比較分散了。

到時候,少不了會有正面作戰的情況發生,所以陷陣營這種進攻性部隊必須要有。

在將自已麾下人數和裝備敲定之後,陶義和陶智的分配就簡單多了,剩下計程車兵:

陶義帶走剩下的東海郡郡兵和大部分糜家僕役,留下少部分糜家僕役給陶智,同時彭城國剩下的郡兵也由陶智統領,看上去:

陶智好像人數最少,實際上彭城還有兩千傷兵,這些傷兵恢復之後自動歸陶智統領,同時還有叛軍俘虜,儘管叛軍大營因為營嘯一夜死了三分二,但剩下的三分之一。

人數也超過了一萬!

要是陶智真的缺兵,可以直接從叛軍俘虜中挑選一部分補充,而且這些叛軍俘虜。

接下來,還會成為屯田兵。

同樣也是由陶智負責!

所以,真論人數,陶智掌握最多。

當然,戰力短時間內最弱。

......

在確定好分配方案之後,陶商便把陶智等人召集了起來,直接宣佈自已的決定。

對於陶商的決定,沒有人反對,而且就目前來說,這樣的分配方案,也非常符合。

陶商帶走大部分精銳去支援下邳,這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沒有人敢提意見。

陶義、陶禮、陶智三人作為陶氏子弟,這幾年一向是對陶商馬首是瞻,陶商的決定他們自然全力支援,三人沒意見,不反對。

其他人自然也不會有意見!

很快,許褚和高順就開始忙碌起來,許褚相對要輕鬆一點,只需要把之前受傷\/死亡的缺額補足就行,陶商沒有把自已的親兵打散拆分給高順組建陷陣營,作為自已的親兵部隊,他必須要保證親兵部隊的戰力。

這樣,真遇到危險了。

親兵才能頂用!

而高順的陷陣營雖然需要從零組建,但是骨幹支架,卻是陶氏子弟和丹陽世家子弟跟丹陽兵擔任,其中四個(假)軍司馬,八個軍侯,全部由陶氏子弟擔任,屯長則是丹陽豪強世家子弟,隊率、什長,包括伍長。

則全部由立功丹陽兵擔任!

總的來說,除了士兵和最高統率是高順以外,剩下的大小武官全部都是他的人。

主打的就是一個:

我信任你,但是軍隊必須由他控制。

只要他一句話,就能夠讓高順無法指揮陷陣營,甚至從陷陣營統領位置上下來。

不過,即便如此,高順的待遇也讓不少人眼紅,要知道那可是一千六百人的精銳。

還是身穿全身鐵甲的精銳,單單以裝備來論,幾乎與陶商的親兵處在一個水平。

這如何不讓人眼紅?

不過,大家只能在心裡羨慕一下。

卻是不敢發表意見!

“阿智、阿義,你們下午去武庫各領五千套輕甲(上半身鐵甲),兩千具軍弩。”

“各自組建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部隊!”

彭城武庫裡有兩萬套輕甲(上半身鐵甲),與其放在武庫裡吃灰,還不如拿出來給兩人組建兩支精銳部隊,增強自身實力。

“還有,阿義,這次你回東海之後,記得儘快招募一支萬人水軍進行秘密訓練。”

“至於船的問題,我會派顧雍聯絡顧家幫忙,同時你要協助他拿下東海的鹽場。”

“任何膽敢阻攔的勢力,不必客氣,直接以勾結海盜謀害太守府的名義抓起來。”

“東海的鹽場,事關徐州的財政。”

“所以你必須從快,從嚴處理,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東海各地鹽場掌握在手中。”

現如今有糜家的支援,他與父親不需要為錢財考慮,但是糜家就算再富也只是一介商賈,不可能讓他們父子無底線的薅羊毛。

所以,徐州的財政得依靠食鹽。

前世看小說,有一些前輩動不動就把曬鹽法祭出來,然後無腦的降低食鹽價格。

陶商只想說:他無話可說!

那種完全就是經濟小白才會做的事情,食鹽為什麼會成為歷朝歷代重要財政收入?

原因在於:

老百姓們都離不開食鹽!

食鹽與糧食一樣,屬於生活必需品。

而且,不可或缺。

壟斷了食鹽,就壟斷了利益。

你說:

鹽價太高,壓榨百姓。

沒錯,就是壓榨百姓,歷朝歷代的王朝統治者,全都是用食鹽來收割百姓財富。

既然都是如此,那麼說明什麼?

你如果硬要說統治者壞,難道所有統治者都壞?都不想百姓吃上價格便宜的鹽?

陶商表示:

不是統治者不想,而是不允許。

畢竟,古代的商品樣式就那麼多,拋開吃和穿,其他東西大家都可以選擇不買。

甚至自已動手,豐衣足食。

這種情況下你如果不壟斷食鹽,收割百姓的財富,那麼百姓的財富要麼藏起來,要麼就拿去交稅,與其透過稅收壓榨老百姓,陶商更願意透過食鹽這類商品隱形收稅。

畢竟,你直接徵稅,壓榨太狠了,老百姓輕則罵官府,朝廷,乃至最高統治者。

重則,跳出來造反!

但如果食鹽價格高,那麼老百姓只會罵商人,罵商人奸商,在背後問候商人祖宗。

至於朝廷,關朝廷什麼事?

這樣一來,矛盾一下子就轉移了。

所以,降低鹽價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去做,曬鹽也不會隨便拿出來,因為一旦採用曬鹽法,那麼不僅會導致鹽價大幅度下跌。

同時,還會連累大批的鹽工失業。

因此,短時間內他不會搞什麼曬鹽。

就算能降低成本,但全國人口數量就那麼多,人口沒增長,甚至接下來的戰亂。

全國人口,還會直線下降。

人口減少了,食鹽產量有必要上升嗎?

總而言之:

短時間內,穩定東海食鹽產出就行。

後續,根據情況變化,再看需不需要把曬鹽法拿出來,要是不需要曬鹽法。

那麼他不會拿出來破壞食鹽價格!

就算拿出來,也會控制產量。

儘可能,穩定鹽價。

————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肆意沉陷

小宋不慫

鐵蹄下的抗爭

該我火了

始神記

翎遠航

快穿之白月光跟男主和了

瘋子少女

晚安,親愛的

萬代

充值關閉,我成了唯一的大佬

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