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記載,劉璋並不算是個無用之人。

他有著劉家特有的仁愛。

劉備圍城時,滿城百姓皆不降,欲與劉璋同進退,而劉璋卻是為了百姓安危,主動開城請降。

這當中自然有劉備當時勢大的原因,也有劉璋想要自保的因素,但你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裡頭,肯定也有保百姓的成份在裡面。

劉璋唯一的弱點就是他的性格,懦弱的性格讓他很多時候都有些優柔寡斷,但這一點,正是潘鳳需要的。

一個做事果決的人,是很難被左右的,很可惜劉璋,不是。

與許靖商量好後,潘鳳回到了府上。

徐庶也趕了過來,他們現在需要定一個大的方向。

“我覺得,取荊州,太過冒險,荊州太過重要,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都不可能放任我們拿下荊州。”

在李儒提出先取荊州之時,徐庶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也並不算李儒提出來的,很早之前,潘鳳就跟李儒提過隆中對裡的內容。

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以為基業,而後,可圖中原。

諸葛亮當年用這句話直接給劉備震住了。

隆中對的成功不僅僅突顯出了諸葛亮的遠大謀略,更是彰顯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歷史洞察力和非凡的領導才能。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展現的,不僅是對天下大勢的精準判斷,更是對如何統一天下、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深思熟慮。

他洞察時局,敏銳把握各方勢力的動向,準確判斷出曹操的強勢、孫權的穩固以及劉備的潛力。他提出的聯合孫權、抗擊曹操的戰略,為劉備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也為三國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

這一點,潘鳳很明白,這是劉備之後要走的路。而李儒聽完潘鳳講的隆中對之後,十分贊同,只是他並沒有想到聯孫抗曹這一層上。

徐庶的意見也很直接,那個地方,沒有人能戰得住,特別是像他們這樣的人,他們沒底氣,手底也沒兵馬,潘鳳也不是世家大族,他要是拿下荊州,別說曹操了,孫權都不樂意。

“你二位說的都有道理,依我看來,這荊州,的確是個好地方,但也是燙手的山芋,不過,我們也許並不需要直接拿下荊州……”

潘鳳看著地圖,回了一句。

“主公的意思是?”

李儒開口問道。

“我們也許不需要自已動手,而是幫他們拿下荊州。”

潘鳳抬起頭。

“主公的意思是,劉皇叔?”

徐庶明白了。

“我想,二位的抱負應該遠在我之上,最早,我只是想在這個亂世之中混條性命,別平白死了,後面,是想混的好一些,再後來,是希望做個成功的商人,手底下,有些東西以求自保。”

說到這裡,潘鳳突然有些感慨,他站了起來,長嘆一聲:

“只可惜,造物弄人,我明明這麼想自保,卻沒有保護住,自已最想保護的那些人,反而讓他們因為我而死了。”

他慢慢走到門外,抬頭看著門外蔚藍的天空,而後轉過頭來看向幾人:

“所以現在我想明白了,我不能再這麼混下去,我有了自已要做的事情,我得為那些因為我而死的人報仇,他們不能白死,而殺他們的人,也不能活在這個世上,這是我的目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可以做任何事情,而這個目標,與劉備的目標,並不衝突。”

潘鳳想找個盟友,這是他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之前跟劉備的合作,也只是互相利用,而現在,他想要依附劉備,想幫著劉備完成他的大業,而在劉備完成他大業的同時,他的仇,也就能報了。

那一天所有知情的人,他們都得付出代價。

季司、程遠、鄒夫人,還有那些火槍隊的兄弟們,他們的死狀,一直縈繞在潘鳳眼前,心頭,揮之不去。

潘鳳說完,見他們沒肋順應,便問道:

“我這個想法,幾位,有何意見嗎?”

“我無所謂,我這輩子,也只想報仇,替家人報仇,為報此仇,哪怕讓我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呂布先表態了,徐庶也站了起來:“主公大仁,我想,大漢能出主公這樣的人,實乃,大漢之福!”

李儒有些詫異,也有些猶豫,他原本以為潘鳳是想自已創一番大事業的,他同樣起身,看向潘鳳,問道:

“主公如何斷定,劉備是可託付之人?這世上萬事,人心最難測,劉玄德雖有仁德之名在世,可這名聲,是真是假,猶未可知啊。”

李儒跟徐庶不一樣,他並不信任劉備,或者說,他並不認為劉備是可以讓他完成青史大業的人。

“仲堅多慮了,劉玄德之名,天下盡知,我與他,素有交情,自是相知,這普天之下,能以仁德二字自居者,惟,劉玄德爾。”

這是必然的,如果這個世界是一本書的話,潘鳳就是那個翻書人,他知道每個人的過去與未來,並試圖改變一些人的未來。

徐庶的未來肯定已經改變了。

李儒的也是。

呂布的更是。

接下來呢?潘鳳覺得,在自已的努力之下,所有人的未來都會發生這樣或者那樣的改變,他們也許會迎接原本不屬於自已的結局,不管這個結局,是好還是壞。

潘鳳都這麼說了,李儒自然不可能再有疑慮,他拱手回道:

“儒雖不才,也不知劉玄德真假,然,主公既然如此說之,儒,必效死力!”

未來怎麼樣?他們誰也不知道,唯一能掌握的,不正是現在嗎?

“好,既然如此,各位都去準備一下,咱們要迎接劉益州,與他打好關係之後,咱們才可以在益州立足,這買賣才能做的長久,買賣長久,才有資本,做更大的事情。”

萬眾一心,雖說現在連他只有四個人,可對於潘鳳來說,已然算是萬眾一心了,因為在他心裡,這三人人,哪裡是萬眾二字能抵的。

徐庶大才,擅長佈陣攻城,是軍師的不二人選。

李儒好算計人心,對內政頗有建樹,自然是管好後院的最好人選。

呂布雖無謀卻有徐庶相助,他這勇武自是有用武之地,而自已呢?

潘鳳想著,摸向自已的腰間的那支小短銃。

“他們都有自已的本事,我也有,我這個,叫未來之力。”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英雄鎮中原

日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