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向晴新開的火鍋店那叫一個火爆,幸好她提前跟賣菜、賣肉的聯絡過,每天一大清早的給這邊送來新鮮的肉、菜。

火鍋店一開始是因為新穎,吸引很多年輕人過來品嚐,後面大家逐漸知道這個火鍋特別好吃,過來的人越來越多。

季向晴也忙不過來,專門請了一個人管理火鍋店,還給了一成分紅。

在當時這可是少有,出來工作的人一般都只會有工資,雖然季向晴這個工作不是鐵飯碗,但是有不少有能力的人衝著分紅過來面試。

火鍋店其他員工待遇也十分不錯,季向晴更是開出了55塊錢一個月的高工資,就是要求服務態度要好。

衝著這個高工資,員工們幹活也都十分努力,而且季向晴逢年過節也會有紅包鼓勵大家。

火鍋店這麼火熱,除了味道好,花樣多,員工也功不可沒。

趁著現在還沒有其他人開相同的店子。

季向晴準備加快速度,在京市幾個地方都開上火鍋店,佔住最付款位置。

火鍋店要用的各種調料和蘸料,如麻醬、蒜泥、豆瓣醬,香油,牛肉醬、辣椒醬那些最開始是店裡的廚師在做。

但是越來越火爆,需要的量還不少,季向晴決定把配方拿出來,讓爹那邊的食品加工廠生產這些。

賣不賣的出去再說,她現在準備開好幾家火鍋店,先供自已用,再找銷路。

前面兩個服裝店賣的都很好,季向晴又另外選好地方,再開幾家。

反正以後服裝廠辦起來,不愁沒有衣服賣。

趁現在開服裝店的人不多,先把店鋪鋪開了。

季氏食品加工廠最近也忙的很,一邊做著粉面條,一邊還要生產丸子,再加上最近的調料和蘸料等,可是忙的不輕。

自從有了火鍋店的加持,丸子,粉面條賣的特別好,所以廠長季建業讓工人們加快生產速度,多存一些貨。

季向晴知道後,又重新招了兩個人過來廠裡幫忙,還叮囑她爹,“忙不過來就招人,不要累著自已了,廠裡您想怎麼幹都行。”

隨著火鍋店,麻辣燙店的火爆,慢慢有其他人開始模仿了,這些季向晴早就想到了。

不過她覺得都是遲早的事,最重要的是自已掌握好味道,她的配方可是經過後代人反覆品嚐過後留下來的,可不是一般人隨便嚐嚐就能做出來的味道。

雖然一時半會兒店裡生意會有些影響,但是最終影響不會太大。

剛開始有好幾家麻辣燙店開了起來,柳枝還有些擔心,聽了季向晴的安慰,加上自已也開了這麼久的店,知道做好吃食,味道是第一位,但是同樣的乾淨、實惠也是萬萬少不了的。

她自已家的麻辣燙都是每天進的新鮮菜,肉,而且還有丸子,粉面那些,競爭力比其他人高多了。

時間久了,她就發現,之前走了的那波客人又回來了,說著,“老闆,還是你這裡的麻辣燙味道正宗。”

食品加工廠那邊加了兩個人,生產量也有了提升,季向晴決定做批發生意,現在外面多了很多火鍋店,麻辣燙店,有不少人需要丸子,粉面那些。

怕大嫂誤會,還特意提前跟她說了,大嫂表示並不介意,這些東西大家都能用,最重要的是味道,她已經有了秘方,也不用擔心了。

而且麻辣燙生意做的不錯,她準備擴大店面,這個決定季向晴也是十分支援的。

還給她提供了一些炸雞排、雞叉骨、雞架、雞米花、小酥肉等小吃配方。

季向晴相信再開一家這樣的炸貨小吃店,生意應該不會錯。

店面也不用太大,有配方就能做,就是成本會高一些,畢竟原材料都是肉。

滷肉也是不錯的,方法比這些小吃還簡單。

反正方法她是告訴給大嫂了,做不做的看她怎麼選了。

雖然柳枝她羨慕季向晴開的服裝店,火鍋店那些,但是她更是知道自已的能力在哪裡,能管好這一個小店就已經很好了,而且現在也掙了不少錢。

如果再開一個炸貨小吃店,或者滷肉店,請人過來幫忙,應該也不會太忙。

最主要的是季向晴說了,東西都可以自已在家先準備好,到了店裡再復炸一遍就行,簡單易上手。

滷肉更是容易,在家滷好,直接請人賣也行,提前算好賬,不會有啥問題。

她跟季越博兩人一商量,覺得還是賣滷肉的好,方便一點,在家裡,娘還可以給她幫些忙。

季越博也說了,如果忙不過來的話,一定要請人,不要累著自已了。

他現在實在沒空再幫忙了,季向晴的服裝廠,人越來越多,每天出貨量也不少,自已要管著廠子裡的事,還要看著服裝店那邊,可是忙的不行。

不過他也沒有抱怨,每天老實幹活,記錄著一些事情,還時不時跟季向晴請教一番。

他知道晴晴以後要開大的服裝廠,自已也要承擔更多。

趁現在還有時間,多學習一些,到時候也不會手忙腳亂。

他現在可是季向晴手下第一人,可不能拖她後腿了,以後到了大廠,可得好好表現。

改革開放之前,國家的經濟主要由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主導,私人經濟受到很大的限制。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政府開始逐步放寬對私人經濟的限制,鼓勵私營經濟的發展。

1980年,政府允許私人開辦工廠,為私營經濟的發展開啟了大門。

這一政策的實施,使得許多有創業意願和能力的個人開始興辦工廠,推動了私營經濟的蓬勃發展。

這些私營工廠主要涉及製造業、加工業等領域,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允許私人開辦工廠的政策,不僅促進了私營經濟的發展,還帶動了就業,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並推動了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

私營經濟的崛起,也為國家經濟的多元化和市場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私人開辦工廠,季向晴一直在等這個訊息,之前掙那麼多錢也是為了現在這個時刻。

終於迎來了她期待已久的機會。

現在時機正好,季向晴決定在京市買地皮,建立自已的服裝工廠。

買地皮與建廠,最重要的是選址,她在京市尋找著合適的地皮。

要考慮交通、基礎設施、人口密集度以及未來發展潛力等多個因素,反正參考後最終選定了一塊位於城郊、交通便利且有一定發展空間的地皮。

因為季向選的地址在京市城郊,價格比市中心低上不少,大約在每平米100-150元左右。

服裝廠至少未來幾十年都是新興行業,所以她打算買一塊比較大的地皮。

不光是要建廠,還有配套設施,而且季向晴也準備時機成熟後,建一些家屬樓,就算是為以後開房地產公司打個基礎。

還有建築規劃方面,她打算聘請一些專業的建築師和工程師團隊,根據工廠的生產需求,設計了合理的建築佈局。

這包括生產車間、倉庫、辦公區、員工休息區,食堂等。

這些基礎設施季向晴準備一步到位,省得後面再增加,浪費時間不說,還耗費人的精力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學四年:優秀畢業生

麻繩細處斷

終極玩家007

一筆多情

鵝頭軍師

好奇心與貓

還剩百日壽命,我想重活一次

八雲

崩崩錘

速溶冷咖啡

冬芽

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