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新的一年

孫氏領著家人走後,丁蔓對剩下的人說:“你們先各自回去休息,明天再來拜見和給你們安排活計。

二嬸,您給他們要排住處,讓他們自已把偏房的炕燒熱。

常娘子,你和童娘子把被褥分發一下,那裡有米麵,偏房也有灶房,你們自已安排晚飯。”

常娘子和童娘子躬身答應了,自下去安排。

丁二石和王錚各住了東西偏房的笫一間,田氏把徐景之一家安排在西偏房第二間,伍成昆和杜飛還有馬大壯住第三間。

常娘子和兒子常寬住東偏房第二間,童娘子和丘娘子住笫三間,至此丁蔓家裡的房間全部住滿了人。

第二天,徐景之等人早早用完飯等在堂屋門口,等著丁蔓吩咐。

丁蔓一家子分坐桌兩邊,吩咐眾人見禮:“這位是我祖母,你們可以稱呼老太太。這是我父親,今年剛被授予糧食監察使,你們可以稱呼老爺或者是大人都可。

這位是我二叔,你們稱呼二老爺。我娘和我二嬸,你們稱為太太。

我大弟小弟,你們稱樹哥兒或者是巖哥兒也可,叫少爺也行。至於我,你們就稱我蔓姑娘吧。”

眾人萬沒想到這戶農家竟然還是官身。

“拜見老太太,老爺,二老爺,大太太,二太太,蔓姑娘,兩位哥兒。”

眾人的跪拜禮讓王氏和丁大石等人非常不自在和不習慣。

丁蔓說:“以後在這個家裡,不需要跪禮,躬身就可以。

馬大壯,你明年和常娘子去昌城鋪子。

常寬在家裡給大少爺陪讀。徐景之,你統管昌縣和蛟河的鋪子,賬目方面你找吳四小姐。

丘娘子你負責家裡所有人的吃食,材料找老太太支取。

童娘子你負責全家人的衣服漿洗,和打掃家裡衛生。

杜飛,你跟在我爹身邊,既保護他的安危,也協助他的工作。

伍成昆,你跟著五太爺,聽他安排。徐娘子,你去蛟河鋪子,徐珊就跟在我身邊吧。

至於蛟河鋪子裡的夥仔,徐景之,這事交給你。

我會每月給你們發工錢,一年四套衣服。”

眾人仔細記住自已的職位,躬身答應了,魚貫退出,徐珊站在了丁蔓身邊。

臘月二十八這天,陳木媳婦周氏發動了,於當日晚上產下一子,陳木終於擁有了兒子。

陳蘭顯得比自已父親還激動,弟弟這件事兒幾乎成了她的執念。

時間過得很快的到了年三十,這是他們來這裡過的第二個年,也是搬入新居的第一個年。

眾人相議著在丁蔓家過年三十。丁蔓家買了人,李氏等人輕鬆很多,從家務中解脫了出來。

眾人穿戴整齊齊聚一堂,丁蔓準備了很多零食招待。

丁大石和陳木等人聚一起談來年的耕種,曲氏等人吃著栗子,喝著水,徐娘子等人出入的忙著。

以丁蔓為首的一群小姑娘坐炕上,嘰嘰喳喳的談論著衣服,髮式。

丁蔓一拍腦袋,哎呀一聲,把眾人嚇一跳,李氏忙問:“蔓兒,你怎麼了。”

自孫氏找到父母后,得知自家弟弟的女兒叫孫妞妞,孫氏想讓侄女兒改名字。

丁蔓攔住了,為了怕叫的混亂,她讓家人們稱呼她蔓兒。以免一叫妞妞,倆人都答應。

丁蔓說:“我忘沒影了,給你們買的禮物,拿回來放那裡,直接忙忘了。”

“就是你拿回來的幾個大小匣子?炕稍上那些?我成天尋思,這買的什麼,這一大堆。呵呵呵,你這孩子,放這裡就不管了。”

王氏笑呵呵的說著,丁蔓伸伸舌頭,真忘到後腦勺了。

丁蔓把大包袱拖過來,讓徐珊喚進來吳順他們。吳順趙銳等人進來,丁蔓解開包袱,敞開匣子,男孩子們哇的一聲叫起來。

他們看到了什麼?弓和箭,還有長槍,還有寶劍,吳小順直接拿起弓,伸手就拉,呂氏拍他一下:“這皮猴,出去拉。”

男孩子興奮極了,有拿弓箭的,有拿寶箭的,丁樹也拖著一根槍出去,常寬忙護在丁樹左右跟著出去了。丁蔓看到暗暗點頭。

女孩子們也眼巴巴的看著丁蔓,丁蔓故意的不看她們,開啟一個大匣子,裡面是銀鐲子和銀釵,耳環。

丁蔓給阿奶和呂阿奶一人一根釵子,一對銀手鐲,舅奶奶也一樣。李氏曲氏等人一對耳環,一根釵子,圓頭銀簪各一支。

韓氏比所有人都多了捲雲形掩鬢一對。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女人不喜歡首飾的,韓氏也不例眾,她拿著鐲子釵子,簪子,看到自已多了一對掩鬢,難得的對丁蔓露了笑臉。

又想到相公拒了一成分紅,不知道能買多少這樣子的首飾,臉又沉了下去。臭丫頭就會裝好人。

眾人都習慣了韓氏,沒人多理會她。

丁蔓把另一個匣子開啟,朝女孩子們招招手:“來,喜歡哪個,自已挑。”吳四妮歡呼一聲,一下子撲在匣子上,伸開雙臂說:“能全要不?”

眾女孩異口同聲:“不能!哈哈哈!”女孩子們清脆的笑聲傳出老遠。

最後各自挑了自已心儀的耳環,丁蔓遞給徐珊一對丁香,把徐珊高興的不行。

這個年過的很充實,很滿足也很高興。

春風徐徐吹來,炊煙裊裊,鳥兒啾啾叫著,新的一天開始了。男孩子開始晨練,伸胳膊踢腿,蹲馬步。武師傅單廣義正月十六這天趕來了這裡。

丁大石几個人地裡剛解凍就被各縣派來的車拉走了。

丁五按丁蔓的要求把地整成棋盤式,每一塊一畝左右,四周壘上田梗,每兩塊田中間挖一條小溝,以便加水排水用。

地裡精耕細作,一遍遍的耙平,為插秧作準備。

丁蔓和家裡人一起挑選種子,稻穀種子不是苞谷,比較難挑。李氏等人用簸萁一遍遍,扇,顛,撲,把裡面的癟子和皮扇掉顛出。

種子挑選完,又沒有溫度計,只能憑感覺,丁蔓覺的室外應該有十三度左右了,她力氣小,指揮丘娘子和童娘子把種子浸了水後撈出來。

丁五和伍成昆用推車推大棚裡,裡面的菜已經接近尾聲,丁蔓決定不再種菜,把油紙捲起來,大棚裡照樣能種苞谷。

丁蔓把其中一個大棚裡又搭了一層一間屋子大小的小棚,把泡水的種子均勻的灑在小棚裡。

丁蔓沒種過稻子,她只是在前世看過書,大體有點兒印象,但具體怎麼操作,她也不知道。

丁蔓不敢像大棚裡種菜那樣一扔了之。她幾乎天天趴棚裡,在七八天的時候,稻穀出了芽。

丁蔓和丁五和伍成昆說了注意事項,三個人輪流照看秧苗。

伍成昆很佩服自家小姐,他一個大男人都有些吃不消,地面幹了不行,溼大了不行,溫度低了不行,高了苗尖就會發幹。

一天無數次的試地面,試溫度。小姐一個八歲的小姑娘,愣是不叫一聲苦。

被這樣的主家帶著,伍成昆輾轉多年沉寂的心也活泛了起來。

他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他越來越喜歡在丁家簡簡單單的生活。

稻苗長到一心一葉時,丁蔓更緊張了,要在午時放風,準備煉苗,還要時時的灌水護苗。

在三月初,秧苗已經長到三四片葉的時候,丁蔓讓五爺爺通知想種稻谷的村民,把整好的田地裡灌上水,揚上漚好的肥,再耙一遍,準備插秧了。

把水保持離地面三指深淺。丁蔓讓齊明從村裡找手腳快的人,丁蔓把秧苗連土端木板上,她親自下田示範。

三月初太陽很暖,水卻很涼,凍的丁蔓抖了好幾抖,水迅速的溼了鞋襪。

李氏看的心疼,卻沒辦法,除了丁蔓,沒人懂的怎樣插秧。

丁蔓讓大家仔細看,她左手拿苗,右手插秧,一次插五至七棵,右手把苗插地裡。

不宜過深,也不能太淺,右手剛抬起,左手大挴指已經分出苗,右手迅速的拿過插下。苗和苗之間要相隔一虎口距離,這是株距,行距要稍微遠一些。

齊明挽起褲管也下了地,齊明媳婦兒也跟著下了地。

其他人也下了其他地塊,他們學著丁蔓的樣子,彎腰插起秧來,開始的時候很慢。

不是深了,就是淺了,行也不成行,歪歪扭扭,慢慢的越來越越快。

丁蔓正彎腰插著秧,就聽有人喊:“妞妞妹妹,我來了,我也下去幫你。”

丁蔓抬頭看去,原來是岑縣令和岑倩雲還有魏帆站在田埂上。

丁蔓朝岑倩雲擺手:“你別下了,水很涼,我插到頭就上去。”

岑縣令卻來了興趣,把自已的鞋襪脫了,挽起褲管,親自下了田裡。把村民們驚的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岑縣令接過丁蔓手中的秧苗,問了要領,學著丁蔓的樣子幹起來。

丁蔓走上田埂攔住了躍躍欲試的岑倩雲。

魏帆遞過來的一塊手帕,示意丁蔓擦擦臉,丁蔓舉了舉自已滿是泥巴的手。

徐珊剛要接過,魏帆饒過她,伸手給丁蔓擦去臉頰上的汙垢。

丁蔓微微一愣,笑說:“謝謝魏哥哥。”

魏帆耳垂又紅了起來。岑倩雲促狹的笑丁蔓,丁蔓面不改色的對岑倩雲說:“岑姐姐,走,陪我回家換衣服。”

岑倩雲吐了吐舌頭說:“妞妞妹妹,是不是我來了給你添亂了?”

“怎麼會?我只能幹一會兒,你來的正好,我可以偷懶一下了,那剩下的活你要幫我幹了。”

倆人邊走邊說,魏帆猶猶豫豫的,後來想想,他一男孩子跟在倆女孩子後面不合適,最後他也下田體驗了一把。

丁蔓家共種了十二畝稻穀,人多力量大,不到兩天就幹完了。

村裡人種的少,有兩畝的,有三畝的,齊明家和楊天成家各五畝。他兩家跟在丁蔓身後嚐到了甜頭。

齊明打算在丁蔓蓋房子的時候一起也要蓋新房了。楊天成和向大牛家也有那個意向。

眾人都熟練了,四天工夫把所有的稻田插秧完畢。

村民們又忙著整地,準備種苞谷和土豆了。村裡所有人都按照丁蔓的方法整地挑種,準備種植。

這些丁蔓不操心了,有齊伯伯管著呢。

丁蔓閒下來和吳大妮岑倩雲一起,準備研究著做醬油吃。

她實在是不喜歡醬油清的味道了。在前世,丁蔓和奶奶就自已製作醬油吃,這些對她來說一點兒也不陌生。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曖昧失控

敖突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