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龍金武與趙磊商議後,決定讓餘史濟前往三團特務連王長生所在的班,親身體驗我軍的日常生活和訓練。

七天後,特務連的訓練廣場上,戰士們整齊劃一在廣場中列好隊形,歡送餘史濟離開。餘史濟邁步走到戰士們面前,與他們一一惜別。

當餘史濟走到王長生面前時,他的眼眶溼潤,只見他緊緊抱住王長生,久久不肯鬆手。這七天裡,他與王長生同寢共食,一同訓練,在他心中,王長生等人已如親兄弟般親切。

許久,餘史濟才鬆開王長生,動情地說道:“長生班長,我餘史濟此生摯友不多,在我心中,你不僅是朋友,更是兄弟。日後若有難處,你儘管找我,餘某必定義不容辭!”

話畢,餘史濟轉身面向龍金武和趙磊,誠摯說道:

“龍團長,趙兄,感謝你們給予我這次珍貴的機會,讓我體驗貴軍的生活與訓練。尤其是趙兄的政治課,令我受益匪淺。請二位放心,今後我的部隊絕不會再與新四軍為敵。”

“餘團長言重了,如今正值國共合作,我們是友軍,理應相互學習。”趙磊答道。

“哈哈,老餘,日後有事儘管來找我。老子的三團就是你的孃家。要是在國軍那邊受了委屈,或是待不下去了,你隨時可以回我這個孃家,老子隨時歡迎你。”龍金武豪爽地笑道。

餘史濟微微一窘,心中卻湧起一股暖流。然後笑道,“龍團長您說笑了,不過三團特務連的確是我的孃家,餘某在這裡可謂是收穫頗豐。”

此時,大約一個班的國民黨士兵在張經國的帶領下,每人騎著一匹馬來到特務連的訓練場外,顯然,這些國民黨士兵是專程來護送餘史濟回去的。

餘史濟對著趙磊、龍金武以及在場的特務連戰士,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飛身上馬,高聲喊道:

“龍團長、趙政委,以及特務連的兄弟們,咱們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日後定會再相見,餘某就此別過。”

龍金武和趙磊回了一個軍禮,說道:“餘團長,後會有期。”

餘史濟漸行漸遠,龍金武便讓特務連的戰士們解散,然後與趙磊一同返回團部。在回團部的路上,龍金武憂心忡忡地對趙磊說道:

“老趙,你說這餘史濟會不會把我軍克敵制勝的法寶都學去了,將來拿來對付我們?”

趙磊望著龍金武,笑罵道:“我說龍金武啊,我今天可算看清你了,原來你是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

“剛才你還和餘史濟稱兄道弟,一副仗義豪爽的模樣,還說有困難就找你。這人還沒走多遠呢,你就擔心人家學了你的本事來對付你。”

龍金武撓了撓頭,露出憨態可掬的笑容,辯解道:

“老子這不是擔心他把我們的本事都學了去,以後用來對付我們嗎?我這可是為黨的事業負責,怎麼能說是小氣呢?”

趙磊白了龍金武一眼,說道:“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吧,我們的這些工作方法,他餘史濟學不會,也沒法用到國民黨軍隊當中去。”

“為啥?他回去把我們的訓練方法、思想教育,還有群眾工作的技巧都照搬過去,他的軍隊不就脫胎換骨,跟我們新四軍一樣了?”

“我說龍金武,你平日裡那麼機靈,打仗時那鬼點子更是一套一套的,怎麼在這件事上如此愚笨呢?”

“就如同我平常寫幾個字讓你照抄,可你每次都是寫得歪七扭八,好似一座搖搖欲墜的破房子。所以說,即便我們讓餘史濟照抄我們的作業,他也無法學到我們的精髓。”

老趙這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令龍金武恍然大悟,他不禁感慨道:

“老趙,你這話說得還真是那麼一回事。不過,餘史濟確實是個重情重義的真漢子,只可惜他站在了國民黨那邊,否則老子真想跟他拜把子。”

“沒錯,餘史濟的確是個人才,只可惜他選錯了陣營,終究難以逃脫被歷史洪流碾壓的命運。”

三天後,187 團團部裡,餘史濟正在整理他在新四軍的所見所聞和心得體會,以期借鑑其中切實可行的方法,應用於國軍未來的管理與訓練中。

張經國在一旁協助餘史濟整理,邊忙碌邊開口道:“團座,你說新四軍就這樣輕易地放我們走了,還把一半的武器都交還於我們,他們莫非是有什麼陰謀?”

“陰謀?張參謀,你可說錯了,這分明是光明正大地用陽謀。我軍被俘官兵,竟然一個不少地全被放走了。”

“要知道,這些軍官中不乏一些頑固反共分子,就衝這份魄力,我們的第三戰區長官們沒有,即便是重慶的統帥部也未必能有。”

張經國滿臉詫異,問道:“團座,你說這是新四軍的陽謀,這是何意啊?”

“張參謀,你仔細想想,這些被俘的國軍官兵就這樣被全部放走,那下次再讓他們進攻新四軍,他們還會賣力嗎?”

更為重要的是,新四軍此舉,獲得了社會輿論的支援。如今社會各界都在指責我們統帥部,發動對新四軍的進攻,稱我們破壞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因此,國民政府在民眾中的公信力將大幅下降,尤其是廣大青年學子,必定會對我們深感失望,進而加入新四軍。

“新四軍在這些有文化又有理想的熱血青年加入後,其軍隊猶如虎添翼,戰鬥力必將大幅提升,屆時我們若想與之抗衡,可謂是難如登天,甚至這大好河山都有可能易主!”

“團座,事態不至於如此嚴重吧?不就是一些青年學子加入新四軍嗎?怎會牽扯到江山易主呢?”

張經國話音未落,餘史濟便停下手中事務,凝視著他,鄭重說道:

“張參謀,我並非危言聳聽。誠然,現在日本侵略者是我們共同的敵人,但其終會被趕出中國,戰爭也終將結束,可國共兩黨的恩怨,會因此而消散嗎?我看很難。”

“那麼戰爭結束後,我們與他們必將有一場決定誰是中國未來主宰的大決戰。表面上比拼的是雙方軍隊的數量和裝備水平,實際上比拼的是雙方軍隊的人才儲備。”

“古往今來,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人才都起著決定性作用。劉備得諸葛亮,得以三分天下有其一;朱元璋得劉伯溫,實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大明王朝。”

“因此,我們與新四軍之間的較量,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爭奪。誰能爭取到更多的青年才俊加入,誰就有可能取得勝利,成為未來中國的主人。”

張經國嘆息道:“聽團座一番話,勝讀十年書。青年才俊確實是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關鍵力量,我們應當加強對他們的爭取工作,使之成為國軍的精銳。”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芊雅傳

貌美如花的定安娘子

重生後她成了復仇貴女

黃油小餅乾

無所謂仙

晚曉生

誰能擁有沒有遺憾的人生

米蘇聞

性轉:給世界帶來億點二次元震撼

聲之形

303號寢室

鯨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