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醫胡青牛

傳說中的神醫胡青牛,是藥王孫思邈的關門弟子,浙江青田人,大明開國功臣神機妙算劉伯溫的同鄉,卻比劉伯溫大了整整兩個甲子一一一百二十歲。

胡青牛能成為藥王孫思邈的關門弟子,成就為一代名醫神醫,自是機緣巧合。首先他出生行醫世家,自他上溯十二代,代代都有人行醫,代代都有名醫出,他的十二代世祖,還到湘中龍山的藥王殿叩拜過藥王孫思邈。

那一天,正巧藥王孫思邈親自坐殿,在別人眼裡坐在神龕裡高高在上的,是泥胎鍍金身的藥王菩薩,在神醫胡青牛十二代世祖眼裡,那是活生生的肉身活藥王。

藥王孫思邈走下神龕,帶著胡青牛的十二代世祖,走遍八百里龍山,大小七十二峰巒,三十六溝壑,帶他見識了龍山所有的草藥,並贈送醫書《黃帝內經》和《千金方》,還預測到胡家自他第十三代必有聖醫出。

時光匆匆,白駒過隙。轉眼數百年過去,進入南宋光宗趙惇時代,藥王孫思邈雲遊來到浙江青田的道教勝地大鶴山,一日附身藥王菩薩身上,親自坐殿親自體察民情,正巧胡青牛的父親帶著剛有身孕的妻子,前來叩拜藥王菩薩。

高坐神龕上的孫思邈一眼看出,尚在母腹內萌芽的未來聖醫,囑託值日星官,待胡青牛半歲時,務必將其帶往龍山藥王殿,自已將親自帶他二十年,向他傾囊傳授平生所習醫術,二十年教育,正是八百多年後,從小學一年級到研究生畢業的時間。

終於一代名噪天下的神醫脫穎而出。

胡青牛離開藥王孫思邈,回到故鄉行醫,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經常給貧苦人家看病,只收一點藥錢,而且治一個好一個。

於是,民間便產生了許多關於胡青牛行醫之神的傳說,比如,治好了青龍和白虎、玄黃和朱雀的病,並將他們收為護衛;比如治好了光宗貴妃的怪病……。

那時,胡青牛離開藥王孫思邈回到故鄉不久,宋光宗趙惇的寵妃劉思思得了一種怪病,名醫請遍了百治無效。聽說胡青牛的父親行醫如何如何神,趙惇立馬下旨,傳請他火速進宮為貴妃娘娘治病。

世上什麼病人的病都好治,唯獨皇家人的病不好治,若這貴妃娘娘的病治不好,豈不殃及禍害全家人。可是,又不能不奉旨面聖。胡青牛父親自忖醫術不如兒子,為了全家人的生活安寧,便讓胡青牛到京城面聖。

光宗皇帝見胡青牛如此年青,有些不相信地看了他一陣,才叫人陪他去後宮給劉貴妃看病。那時,宮禁森嚴,民間醫生是不能見皇后娘娘面的,更不能手把手的號脈問病。

那麼,貴妃娘娘的這個病怎麼開方下藥呢?胡青牛身為藥王孫思邈的關門弟子,自有妙法,叫宮女拿來一根絲線,隔著一個房間,將絲線的一頭粘在劉貴妃的手脈上,他便在隔壁房間裡探線號脈。

自恃有皇帝寵愛的貴妃娘娘,不信胡青牛醫術之神,有意試試他的本領,故意把絲線丟在地上,胡青牛在隔壁房間摸著絲線,覺得甚是奇怪,不由眉頭緊蹙,連連搖頭。

終於斗膽對陪同的太監說:\"大事不好,貴妃娘娘危險,脈象離土太近。\"

宮裡人誰不知道,貴妃娘娘只是病生得古怪,絕不至於死,太監心想這個民間草醫如何口出此言,也只能硬著頭皮去稟告貴妃娘娘,看到地上的絲線,才輕籲一口氣:這民間草醫果真有點本領。

但貴妃娘娘仍不完全相信,還想試他一試,從地上撿起絲線,繫於床腳柱上。只聽胡青牛在隔壁嘀咕說:\"奇了,怪了,剛才脈象近土,現在怎麼又呈喜脈之象了呢?”

貴妃娘娘立刻衝了過來,指著胡青牛的鼻子尖說,”你這個騙子,沒一點真本事,還敢騙到皇宮裡來。明明是床腳柱子沒有生命,你卻說她懷孕了。一派胡言,給我亂棒打死。”

”且慢!\"胡青牛神泰自若,大聲說:\"草醫自一歲隨師學醫,於今二十多年,還從來沒有誤診過,這其中必有蹊蹺。請將床腳柱鋸下來劈開看後,再做處置,我也跑不到哪裡去。”

”好,我要你死得明白。\"貴妃娘娘說。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青春歸屬的地方

佐藤仁介

玖玖八十一

天語行空

四合院:我,迎娶孟小棗!

蝸牛不愛走

快穿之我在海賊世界旅遊

忱槿盛

末日紅警從植物大戰殭屍開始

沙奈朵的旅途

自封神位,超脫世界之神

巫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