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島對面鐵山城,人聲鼎沸,牛喊馬嘶。

如今的鐵山城,已經成了一座巨大的軍營。城裡住不下這麼多人。就安置在城外。

密密麻麻的帳篷佈置在鐵山城的北邊,與城牆連成一塊,再向北邊延綿達十餘里。

大雪紛飛,將這些帳篷上都蓋上了厚厚的積雪。

不時的有人站在木墩上,用木刮子將那些積雪刮掉一些,以防積雪太多將帳篷壓垮。

偶爾有些人騎著戰馬疾馳而過,馬蹄砸向地面揚起的雪花,騰在空中與天上落下的雪混為一體,在帳篷與帳篷間翻卷橫飛。

一共三十萬人。

沒錯,就是三十萬!

其中十五萬是軍隊,十五萬是從朝鮮平安道擄來的青壯百姓。

皇太極的手段極其殘忍。

出動大軍,對平安道的朝鮮百姓進行了慘絕人寰的洗劫。先是讓軍隊堵住了平安道百姓向南逃走的道路,然後挨家挨戶抓人搶糧。

凡是青壯男女,一律抓走。

家中的糧食,全部奪走!

圈養的家禽和家畜,包括:雞、鴨、狗、豬、牛、羊等等,全部順手抓走牽走。

老人和孩子是不要的,但是,那些老人和孩子們,沒了糧食沒人照顧,在這嚴寒的……小冰河時期的冬季裡,又還能活多久!

整個安平道中,總計有80多萬人口。

住在城鎮中的百姓幾乎無一倖免,只有一些住在郊外或山村裡的百姓,因為及時得到訊息躲進山中,才逃過一劫。

但是,這可是小冰河時期。

這個時期,遼東一帶的冬季氣溫,平均在零下20℃左右。那些躲進山中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夠活著度過這個嚴寒的冬季?

恐怕是百不存一。

……

此時的朝鮮,有……1200多萬人口,人口總數是滿清的十倍左右。

(備註:一說到人口,又有爭議,因為史書的記載後世人口學家的分析有太大的出入。不要罵山風木魚,建議去網上查證。)

……

在皇太極現在的計劃中,是要先吞併朝鮮,或者,將朝鮮變成自已真正的僕從國,然後才進兵中原的。

由於滿清自已人口才一百多萬。

所以不擇手段地削減朝鮮的人口,也就成了皇太極的“國策”之一。

如果說“圍殺王昊於皮島”是這次皮島戰役的第一個目標。

那麼,減少朝鮮人口、並且震懾朝鮮王朝,便是皇太極在這次皮島戰役中的第二個目標。

於是,抓捕這些朝鮮百姓來攻島,奪取他們的糧食物資,對皇太極來說,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

不過,皇太極冬季用兵,還遇到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糧食問題!

小冰河時期的糧食出產非常少,滿清本來就是處於長期缺糧狀態。現在出動三十萬人馬,哪有那麼多糧食供應?

雖然,透過洗劫平安道,獲得了一些糧食。

但是,還是嚴重不足。

如果能多速戰速決還好,若是戰事久拖,軍隊必然會因為缺糧而崩潰。

……

於是在鐵山城的將軍府中,范文程又在向皇太極獻更毒的計謀!

“皇上啊,奴才夜讀三國,深有啟迪。”范文程說道。

皇太極素喜《三國演義》,一所范文程讀三國演義有所啟迪,便笑著說道:“愛卿試且言之。”

范文程放下手中的書,說道:

“奴才在《三國演義》中,看到這麼一個故事……初平四年,曹操揮軍攻打徐州陶謙,軍中糧草無以的繼。留守兗州濮陽的謀士程昱,暗中令軍士外出捕殺村民,割其肉而薰制肉乾……以充軍糧。”

說到這裡,范文程就停了下來。

皇太極熟讀《三國演義》,將《三國演義》當成兵法,對於范文程所講的這段故事,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遂問道:“愛卿是叫朕以朝鮮百姓為軍糧?”

“當然不是。”

范文程奸笑道:“但是,熏製一些肉乾,用來給那些抓來的朝鮮青壯吃,是可以的。”

皇太極聞言,沉默不語。

這人雖然殘暴野蠻,但畢竟是身為一國之君,也還沒有野蠻到公然讓軍隊吃人肉那種程度。

其實,吃人肉。

在明末這個小冰河造成的饑荒年代,並不奇怪。祖大壽的軍隊就吃人肉。當初祖大壽被圍錦州,糧草斷絕,將錦州城中的數萬百姓幾乎吃了個精光。

但是,皇太極還是有些心結!

范文程見狀,又道:“三十萬大軍,日費甚巨,咱們的糧草,最多能堅持一個月。

但是,冬季作戰,利於守而不利於攻。

皮島岸牆和城池都很堅固,咱們很難保證在一個月之內將皮島攻破,

再者,那些安平道的朝鮮老弱,本就是被奪走糧食待死之人。若是能製成肉乾,用來給朝鮮青壯們吃,就又能省下大量的糧食。這樣一來,咱們的勝算也就更多了一些。”

皇太極聞言,依舊沉默不語。

此時,卻聽一旁的洪承疇道:“王昊此人,乃是咱們大清國的禍害。此人絕不可留,此戰亦絕不可半途而廢。

因此,奴才覺得……幹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奴才亦知皇上仁德,但是,在咱們大清國的國運和數萬朝鮮百姓之間,皇上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也罷,也罷!”

皇太極擺了擺手,嘆了口氣道:“朕實在也是沒有辦法,就依二位之言吧。”

……

隨後,皇太極叫來手下親信大將卓布泰、圖賴、遏必隆、揚古利、譚泰等五人。

密令他們分兵四出,專門抓捕那些失去依靠、失去糧食的朝鮮老人和孩子,再暗中宰殺割肉製成肉乾,用來混在乾糧中,給那些抓來的朝鮮青壯們吃。

而那些剩下的骨架,則全部燒掉,毀屍滅跡。其手段之惡毒,令人發齒。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惡恐人覺,便是大惡!

……

在安排了秘密捕殺朝鮮百姓之後,皇太極又問范文程道:“你說……那王昊會不會逃離皮島?”

“應該不會的。”

范文程笑道:“王昊身為東江提督,自然是不會臨戰脫逃的。如果他臨戰脫逃了,那他在明國將再無立足之地。

首先,現在明國的朝中大臣,乃至明國的皇帝崇禎,都恨不得將王昊除之而後快。正因為王昊盤踞皮島,明國的朝廷和皇帝才奈何他不得。

如果他失去了皮島,不戰而退回登萊,那就是龍棲淺灘,虎落平陽。那些明國的大臣們,有的是辦法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再者,皮島已經成了王昊的家業所在。

他的大部分家當,都已經從登萊搬來了皮島。

咱們不說別的,只看那皮島之上的數百門巨炮,哪一門大炮不得上萬兩銀子?

這麼大的家業放在皮島,如果就這樣放棄了,他又怎麼捨得?再換句話說,若是這麼大的家業為咱們大清所得,那咱們大清的實力,也會大為增長。”

皇太極重重地點了點頭。

對范文程的這番言論表示極為贊同。

但隨即又道:“皮島之上,架了幾百門巨炮,要攻破此島,恐怕也並不容易,應該會死很多人的。”

“父皇聖明。”

這一次,說話的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豪格勇猛善戰,15歲時就參加努爾哈赤征服蒙古的戰鬥,因功勳被封為貝勒,領鑲白旗。皇太極即位後,改領鑲黃旗,晉封為和碩貝勒。後又改領正藍旗,晉封為和碩肅親王,並掌管戶部的事務。

由此可見,豪格其實是皇太極著意培養的皇位繼承人。

只不過……雖然,皇太極的身體就一直都不是很好,但皇太極覺得自已才剛剛滿50歲,身體還調養得過來,所以,才遲遲沒有給他太子的名份。

見到皇太極與范文程討論得很熱鬧。

豪格也便插嘴進來說道:“正如父皇所說,要攻破皮島確實不容易,而且還會死很多人。

但是,島上的巨炮雖多,卻未必有那麼多的火藥和彈丸。

海水結冰之後,島上就外援盡絕,成了一個被咱們圍困的孤島。那些火藥用一包就少一包,鐵彈也是用一個就少一個。

而咱們用來攻島的朝鮮青壯卻無窮無盡,就算他貯備的火藥和彈丸再多,也有用盡的時候。

斷無可能在晝夜不停的進攻中,可以堅持三個月之久。

至於會死很多人……死的主要是朝鮮人,而咱們,只需要損失一些督戰人員而已。”

“皇兒所言極是。”

皇太極心中大悅,欣慰地說道:“這就是……困守孤城,久守必失的道理。”

范文程也笑道:“困守孤城,乃用兵大忌也。”

“範愛卿和皇兒說得有理。”

皇太極也大笑道:“那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和呂布,就都是因為困守孤城而死。倒是那喜歡哭哭啼啼的劉備劉玄德,只要一看到人家要圍城,便撒腿就跑,到最後反倒成就了帝業。

依朕看來,今日之王昊,便是欲步那公孫瓚和呂布之後塵。這皮島,便是這個禍害的葬身之地。”

眾人聞言,盡皆高呼:“皇上聖明!”

……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民領主:我召喚的什麼陰間玩意

不會飛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