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說小么命有一劫,而自己便是這應劫之人,雖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但既然師父說小么需要自己,那小么就不能有事。

離行前,子清挨家挨戶的去道別,知道子清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時,村裡的叔叔嬸嬸爺爺奶奶們都很是捨不得小傢伙。

當天晚上,子清便賴在師父的房間裡,不論老人怎麼訓斥都死賴著不走,他想在臨行前好好陪陪師父,老人知道子清雖然乖巧但性子很執拗,無奈的搖了搖頭也就隨著他了。

“小九,人生於世不免受困於情,為師自不好強求你什麼,但這世間最難看透也最難醫治的便是人心,人心難測更經不住考驗,切不可輕信於人。”

“人心...那...師父,怎樣的人才值得信任呢。”

“愛嘮叨的人。”

“愛嘮叨的人.....為什麼啊?”

“因為你問為什麼的時候他不會覺得煩。”

“...”

入夜漸微涼,月色下一老一少秉燭暢談,少年憨憨萌萌,老人不時開懷大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見老人笑的這麼開心。

“以後師父不在身邊,你更要嚴以律己,該做的功課一個也不能落下。”

“嗯,子清知道的。”

“嗯。”老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藥浴是你修行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萬不可半途而廢,淬身煉體是修行的重中之重,人的身體就像是個容器,容器的強弱大小決定了能收納天地靈氣的多少。為師讓你做的藥浴共分人相、地玄和天格三個階段,人相大成可成鋼筋鐵骨,萬毒不侵,地玄天格需要一些特殊的天地靈物,碧落裡有少些,其餘的則需你日後多加留心。”

多年來子清每天都堅持藥浴,從未有一天間斷,從剛開始的撕心裂肺到如今的坦然受之,子清的身體早已達到人相大成。

“這本‘青方要典’你且收好,裡面包羅永珍,除了記有各類疑難雜症的醫治之法,更是錄入了一些天地靈物、精怪秘辛、奇聞異志,藥浴的最後兩段便記載在內,以後你要多加研習。”

一本厚約六寸的黃皮書被老人拿在手裡,上面用古文行草著“青方要典”四個大字,子清鄭重地接過手,看似厚重無比的古書拿在手卻是輕如薄翼。

“大道三千,行醫也是修行的一種,身為醫者須懷有大慈憐憫之心,無論你以後走到了哪一步,都要銘記這八個字:醫者仁心,厚德濟世。”

“子清謹記。”

白汪汪的月亮還半懸在夜空,叫早的雞就已經開始打鳴,子清揉了揉有些發脹的眼睛,剛剛閤眼的他顯得倦意濃濃,旁邊的老人似乎還在熟睡中,子清靜靜地看著老人,在他的眼裡只有有師父的地方才有家,而自己卻要馬上離開師父離開這個家了。

凌晨的鄉間格外的安靜,少了幾分煙氣,多了幾分仙氣,子清輕手輕腳的翻身起床,像平時一樣開始整理家務,只是在他剛踏出屋門的時候,裡面傳來一聲輕輕的嘆息。

子清臨走前,老人讓他帶著毛驢,說也算是一個念想。

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上,一人一驢不疾不徐的向遠方走去。

迷茫中帶著幾分期待。

子清走了,走的時候他將灼華放在了碧落當中。

子清走的第二天,山腳下那位黃姓老先生也悄然消失,鄉親們總是茶餘飯後會聊起這位活神仙,老人家們說的繪聲繪色,再添點油加點醋,聽著就跟古經一般。

“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蘆嘞!”

“大米小米豇綠豆,白麵一勾五碰頭的稀飯嘞———糖包豌豆包!”

“賣大米嘞———賣大米!”

………

今日初七,正好是鎮上的趕集日,街上的吆喝聲叫賣聲不絕於耳,子清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感覺一陣頭大,新唐天都.......怎麼走啊.....

“小恩公?”正當子清心下無主時,身後一位身穿黑色粗稠錦衫的老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半僂著身子笑眯眯得看著他。

“是石老爺啊,您來的正好,有件事想向您打聽一下。”來人正是鎮上一位頗有名望的鄉紳石全,平時樂善好施深受百姓擁戴。

“小恩公儘管講來便是。”

“您可知新唐天都這個地方。”

石全微微一愣神,看著子清不解的說道:

“敢問小恩公打聽這天都是所為何事。”

“我去找小么。”

“哦。”石全心中恍然,“我就說嘛,自打第一眼見到小么姑娘就覺得她遠非尋常之人,平日雖然與旁人無樣,但骨子裡的貴氣是怎麼也遮掩不了的,沒想到小么姑娘居然是天都之人,難怪難怪。可這天都離這可著實有些遠啊。”

“有多遠?”

“雖說不上天懸地隔,但對普通人來說是一輩子也到不了的地方。”

“啊?這...這麼遠啊?”這還真讓他有著始料未及。

“是啊,這新唐可是咱們東臨神洲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上溯百萬年之久,乃天神之後,實力僅次於中元聖洲的天朝。”周興眯眼微笑,擠出一臉的褶子,說不出的嚮往和憧憬,看著有些為難的子清安慰道,“呵呵,老朽看得出小恩公也是修道之人,修道之人自有際遇,小恩公儘可放寬心。”

“周老爺說的極是。那您可知具體怎麼走?”

“一路向西。”

“多謝周老爺告知。”

“預祝小恩公一路順風,能夠早日見到小么姑娘。”周員外笑著對子清微微作揖,子清連忙還禮。

是劫是命都是天數,急不得也躲不了,該來的總會來。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靈寶錄:抓遍天下的精怪

修己以敬

玄武武雙

貓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