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遇上了。”

蘇向鈺懶得和他解釋太多,如果讓人知道他認不出自已的媳婦,估計得被人笑話死。

“哎呀,我這不白忙活了麼!”

顧子琸無語,自已讓人幫忙,費了老大勁了,結果正好也要找到人,還打算讓蘇向鈺欠他一個人情,結果人家運氣真棒,這就遇上了!

“兄弟,給我說說,你在哪裡遇上的?怎麼就這麼巧呢?”

不死心,想從蘇向鈺口裡敲出更多的資訊,結果對方直接躺在床上,背對著他,壓根不搭理他。

記憶中過去的葉晚晚是什麼樣子的?蘇向鈺唯一的印象就是不討喜和陰沉。

那時候他才20歲,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對於家裡安排的這個妻子非常不滿意,無奈之下,他參軍避開了這段婚姻。

只是那一別就是永遠,家人也相繼離世,餘生他一直活在自責之中。

葉晚晚因他的家人牽連被下放,救人而去世,這樣一個善良的人,他給的對方的只有冷漠。

後來重生了,他知道葉晚晚沒有出事,又幫忙照顧家人,他知道自已虧欠了她,所以今生他會照顧她,讓她衣食無憂,會好好和她相處。

至於感情與生死相比,沒有那麼重要。

今生他要爬上去,讓別人不敢欺凌他的家人,下放的經歷,一次就夠了!

書信的聯絡,兩個人一點點的認識彼此,但看到葉晚晚就是火車上的那個姑娘,他的內心深處有淡淡的驚喜。

一個聰明淡定的女子,對他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

和蘇向鈺相認之後,葉晚晚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中醫方面除了學的內容很多外,要背誦記憶的東西更多,它是一個系統性的醫學。

中醫調理身體,是透過陰陽平衡來治的。

比如,如果肝(木)出問題了,要先強心(火),讓病情止步於肝,不會惡化到心,然後回頭再強脾(土),木生火,土克木(克是制衡),倒逼肝恢復平衡。

同時治理一些病的時候,需要看時機,裡面有很多的門道,類似打仗,但這都是很精通的中醫才能達到這個程度。

比如一箇中醫給你和身邊人開藥,一個藥喝起來非常苦,一個喝起來非常辣,可以側面反應這個人治病水平非常厲害。

比如李大夫給她的書,是關於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註解。

而上課的一個老師,就提過這兩本書要滾瓜爛熟背下來,而且黃帝內經很多內容是講針灸的,不懂針灸,讀起來會非常費力,壓根看不懂。

《傷寒論》就更厲害了,是醫聖張仲景成名之作,流傳甚廣。

大疫出大醫,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末年,疫病流行,經常十室九空。而他的所在的大家族,將近十年的時間,2\/3的族人去世。

這讓他非常悲憤,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十多年的含辛茹苦,終於研究出僅次於《黃帝內經》的醫學名著《傷寒論》。

中醫治療疫病的原理,並不是將病毒殺死,而是用湯劑將病毒排出體外。

在圖書館裡,有很多的醫家名書,但都很枯燥,為了讓自已看下去,葉晚晚就把它們當成小說看,這才勉強看下來。

正如李大夫教導以後,在面對五花八門的醫學書籍時,理解中醫的核心後,就能夠基本判斷這本書那些有用,那些沒用。

多讀書但不能盡信書,要會篩選內容。

在11月初的時候,葉晚晚終於收到了老師給她寄來的回信,寫了整整三頁紙。

信上提到讓她以後多跟著老師學習,多去聽名醫講座,也去和同學討論,更重要的是,要多抓住去臨床學習的機會。

一般大一下學期,每個學生會選擇一個國醫堂的中醫導師,每週有機會能夠跟著導師臨床,到了大三以後,臨床的機會就變得更多。

李大夫的諄諄教誨,讓葉晚晚時刻提醒自已,要沉下來去學,不要急躁。

看完信之後,葉晚晚又給老師回了一封長長的信,信裡除了寫自已的學院生活外,還有一些疑惑請教,第二天上完課,就去外面郵局把信寄了出去。

除了去許燕的學校過了一夜,沒多久也去了張元枝的學校體驗了一下,北外的學生,大概是葉晚晚見過穿的最潮的了。

這一批入學的學生,大多都是思想很前衛的人了,但更多的是學習俄語,英語的會少一點。

但79年之後,與美國建交,學英語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會有大批學子嚮往到歐美留學。

甚至未來幾十年裡,英語一躍,和語文、數學並列,成了主科目。

對於張元枝學習的英語,葉晚晚是非常看好的,這個時候極端缺乏英語人才,一畢業就是香餑餑。

月底蘇向鈺來找她,正好和許燕、張元枝錯開了,彼此沒有碰上。

一直沒有和朋友們說,是覺得說出口很尷尬,與周菁不同,許燕和張元枝可是知道他倆見過兩次。

沒認出自已的丈夫,這像話嗎?說出去誰信啊?

第二次見面,因為蘇向鈺有腳踏車,兩人便去了百貨商店,京市的百貨商店還是很繁華的,東西也多了不少。

這個時期,漸漸有一些成衣,可以不用布票,但賣的非常貴。

葉晚晚挑了一件的確良的白襯衣,一件黑色直筒褲,還買了一件棉襖,就這麼三件衣服,花了將近四十多。

這要擱在別人身上,可能覺得太貴了,但葉晚晚看中就決定買,準備自已付錢時,蘇向鈺直接搶過去付了。

整個過程,葉晚晚發現蘇向鈺絲毫沒有覺得她多花錢,這點上感覺人還是挺大方的。

人家花錢了,葉晚晚就請他吃飯,這一次,對方要付錢時,被她給推回去了。

她能夠接受別人的好意,但也不能一直接受,有來有往,才是最好的。

吃飯的時候,想到了這種天氣,要穿毛衣毛褲才能過冬,想了一下準備買一些毛線,回去自已織毛衣。

織毛衣還是跟她媽媽學的,有一段時間她媽媽織毛衣很感興趣,就給她和父親織了好多,那個時候她喜歡卡通動畫,就讓她媽媽織出來,結果她媽手靈心巧,真弄出來,還給她織了布娃娃呢!

後來她也感興趣了,就讓媽媽教她,學了一些皮毛。

正好,買點毛衣給自已先弄一件,要是好了再給蘇向鈺針一件送他。

“你會織毛衣?”蘇向鈺看著她挑毛線,挑眉問道。

“嗯,會一點,我給自已先織一件毛衣,北方的冬天據說很冷,我怕扛不住!”

葉晚晚沒有提給他織,好歹先讓自已適應一下,還不知道一件毛衣得織多久呢,要是輕易承諾了,就不好了。

聞言蘇向鈺臉上有點尷尬,還以為對方買毛線要給他織呢,幸好沒有自作多情說出口。

然後蘇向鈺就跟在葉晚晚身後,看她仔細地挑選毛線。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眠臆想症

臥床等佳人

兢兢業業路人甲

請寬容待我

救世主在驚悚遊戲裡擺爛

杏秋風

面具世家

一隻小虛龍

誰懂!開著小賣部給大佬看上啦

巧長汀

雨過天晴雲破處

曉意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