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大廈位於港島區域,位置有些偏,從銅鑼灣的麥當勞到明報大廈不到10公里,但是坐巴士過去也需要半個多小時。

路上葉飛三人又坐在了最後一排,他把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的原稿取了出來。

梁倩怡接過原稿,和謝巧玲在一旁看了起來。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真是寫歷史的啊!”謝巧玲大驚小怪的說道。

“如果東周列國是一個班級,這事兒就好理解了,這個題目有意思,哈哈春秋戰國時期的還真搞不清楚。”謝巧玲看著原稿,又說道。

梁倩怡點點頭說道,“確實是,”

又念道,“有詩為證:

如果我不在家,那麼我在打架;

如果我也不在戰場,那麼我在去打架的路上;

如果路上也找不到我,那麼別找了,

哥我沒挺住,死了。”

“這也太搞了,”謝巧玲在邊上說道。

兩個女生邊看邊嘻嘻哈哈的說著,這卻引起了前排一箇中年人的關注。

中年人轉過頭,問道,“同學,你們在看的是什麼書啊?”

中年人的臉有點胡茬,他的面板黝黑,一定是歲月的洗禮,他的指尖有點黑,你可以看出他已經抽了好幾年煙了。他的背挺直了,汗水磨透了他的襯衫。

梁倩怡禮貌的答道,“大叔,這是我同學寫的,還沒有發表呢!”

“是嗎?”中年人頓時起來了興趣,他從襯衫的口袋上掏了掏,沒有取出東西來,喃喃道,“名片怎麼沒帶?”

他又抬起頭來,認真的看著葉飛,說道,“這位同學,我是星島日報社的編輯,我叫曹仁聚,對你們談論的文稿的內容很感興趣。我可以看一眼你的稿件嗎?”

葉飛想了想,也沒有拒絕,就和梁倩怡說了聲,把稿件遞給了曹仁聚。

曹仁聚看了一會,不禁拍案叫絕,驚喜地說道,“這位同學,你是哪所學校的?你看能不能把你的稿件投到我們報社,星城日報你聽說過吧?發行量很大的。”

葉飛心裡也是竊喜,看來作品還是能被認可的,是不是明報更牛逼?投明報是不是會更好,葉飛前世對香江的報業完全不瞭解,就金大俠的明報還是聽說過的。於是就答道,“謝謝您的認可,我是譚伯羽中學的,我們現在是去明報投稿呢!”

“明報啊?”曹仁聚想了想,明報還真沒法貶低,江湖地位在那放著,隨即又一想,譚伯羽中學聽著很耳熟啊,曹仁聚說道,“你們學校是不是有一位胡英明老師啊?”

“是的,胡老師是我們的歷史老師。”葉飛答道。

“這就對了,”曹聚仁拍了拍他的大腿,然後說道,“我和你們的胡老師是好朋友,”

他往窗外看了看,星島日報的站馬上就要到了,就從褲兜裡掏出一張紙,又取出一根鋼筆,刷刷刷的就寫了起來。

邊寫邊問,“對了,請問同學怎麼稱呼?”

“我叫葉飛,”葉飛回道。

曹仁聚寫完後,把紙條遞給葉飛,然後說道,“葉飛同學,我馬上要下車了,請去過明報以後一定再來星島日報一聚,如果明報不收你的稿子,我這邊一定幫你發表。”

葉飛趕緊道謝,並兩手恭敬的收下了聯絡方式。

……

來到位於港島的明報大廈,有些奇怪的是,明報大廈入口的大門竟然只是一扇僅夠一個人透過的門。

葉飛三人走進了來後,看到樓裡的空間有些狹小,看起來也就五尺見方的樣子,門對門就是電梯。

與電梯相對有一個四尺來高的櫃檯,後面坐著一個老人,看到有人進來,就放下手中的報紙,打量起葉飛一行人。

葉飛也不知道去哪兒投稿,猶豫了一下,就走到櫃檯前問那老人,“老伯,我們是過來投稿的,請問到幾樓啊?”

“投稿啊?”老人用狐疑的目光掃視著三人,“你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了,是不是去青年文學更合適。”

葉飛肯定的說道,“老伯,我們就是來明報投稿的,請問編輯部在幾樓?”

“編輯部啊?編輯部的話在五樓,”老人說道,“但你要投稿的話郵寄來就行了,直接過來有認識的編輯嗎?”

葉飛搖搖頭,說道,“沒有呢,剛好來附近了,就帶著稿子過來看看。”

老人又端詳了葉飛一會,說道,“嗯,既然來報社了,也不能讓你白跑,我打個電話給你問問編輯部的。”

“太好了,謝謝老伯。”葉飛連忙感謝道。

老人打了個電話,然後對葉飛說道,“你去五樓編輯部找嚴文雅編輯吧!”

葉飛謝過老人,和梁倩怡,謝巧玲坐著狹小的電梯來到了五樓。

人們都說:“有書的地方就是天堂。”所以出版社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在葉飛的印象中,編輯部大概就是具有陳舊的桌椅和凌亂的圖書、稿件,不修邊幅的編輯們。

來到明報的編輯部,只見是一個開放式的辦公空間,每個編輯都有自己的工位,書籍稿件倒是整理的頗為整潔,和印象中的倒是不同,看來金大俠應該對這些也有一定的要求。

葉飛三人剛進編輯部,一個三十左右的,帶著金絲框眼鏡的婦女迎了上來。

用有的疑惑的目光看了葉飛三人,猶豫的問道,“你們是來投稿的?”

“是的,”葉飛答道,“您是嚴文雅女士嗎?”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葉飛從書包裡取出稿件遞給嚴文雅,說道,“這是我的稿件,請您看看。”

嚴文雅拿著稿件帶葉飛三人來到會客室,讓三人坐定以後,問道,“喝點茶還是來點水。”

葉飛也不計較,回道,“都行。”

嚴文雅對著外面喊了一下,“阿強,送三杯水過來。”然後對葉飛等人說道,“你們先坐,我看看你的稿。”

葉飛接過叫阿強的青年遞過來的水,靜靜的在邊上等著,梁倩怡和謝巧玲雖然好奇編輯部是怎麼工作的,但看到這麼安靜的氛圍,也不想打破這個環境,就靜靜的待著。

過了半晌,嚴文雅放下手中的稿件,斟酌了一下語言,說道,“你這稿子寫的不錯,應該會很吸引兒童來看這樣的文章的,我本人是很欣賞的,但我不知道對明報來說合不合適,我需要彙報一下主編,你看是不是在這兒先等一下。”

葉飛點了點頭,心裡雖然有些忐忑,但來的路上因為偶遇了曹仁聚,所以心裡多少有些底,至少這邊不收稿件,還可以去星島日報。

嚴文雅又問了一下葉飛的姓名後,讓他們稍候,然後就起身去找主編潘躍聲。

敲開主編的房門,嚴文雅說了一下來龍去脈,就把文稿遞給了潘躍聲。

潘躍聲三十五六歲,髮際線後移,但頭髮梳的很是整齊,戴了一副黑框眼鏡,很有一副儒雅之氣。

他接過稿子,也沒多說,就看起稿件來,這一看又是半天,等放下稿件,潘躍聲說道,“這位作者高才啊,你帶我去認識一下。”

潘躍文和嚴文雅來到會客室,他掃視了一圈,心中吃驚,作者難道是這三人中的一位,這也太年輕了,對中國的歷史理解的不錯啊!

嚴文雅連忙給大夥相互介紹,“葉生,這位是明報的總編潘躍文先生。”又指著葉飛對潘躍文介紹道,“總編,這位是文稿的作者葉飛先生。”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後,我將掌控一切

愛吃蓋碗茶的郝建

末世女強系統已上線

愛吃皮塔餅的晗兒

豪門禁忌:邵總你的嬌妻已養成

瑤池撫琴

HP:一切之根源魔術師

鮮魚遊子

一道昇仙

天空知道

我們一起闖蕩

rui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