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亮三人一上桌,其他人就沒有下筷子的地方了。

三人都很埋汰,手指甲黢黑,出溜著鼻涕,讓人看了就倒胃口。

三人上桌話也不說,只顧著往嘴裡扒拉飯菜,一會工夫,飯桌上的飯菜就見底了。

“這是哪來的叫花子,也不出來個人管管。”秀娥孃家嫂子先坐不住了,站起來怒罵道。

“你才是要飯的呢。”小亮掃蕩著桌上飯菜的同時,還不忘回懟了一句。

秀娥孃家嫂子哪能受得了這份氣?況且孃家兄弟媳婦還在看著呢。她捲起袖子,一巴掌呼在小亮的頭上。小亮光顧得吃了,結結實實的捱了這一下子。

小亮捱了打,哪肯罷休,況且現在也吃的差不多了,他站起來,一頭往她肚子上撞去,龐秀娥的孃家嫂子被撞的後退了兩步,差點沒穩住,被她兄弟媳婦扶住了。

小亮撞完人,三個孩子將席面上剩的最後一點飯菜抓到手裡,撒腿就往外面衝。

“老龐家的家教不怎麼好啊,也不知道龐秀娥怎麼樣,可別像她嫂子一樣是個事精啊。”別桌的客人議論紛紛。

人們對龐秀娥的嫂子帶人霸佔一桌的行為都看不慣,見到小亮三人的行為都覺著大快人心。

秀娥孃家嫂子一行人覺著丟人,也就起身離開,往龐秀娥的婚房去了。

酒席散後,送走客人,盛家人開了另一桌席面吃飯,四桌席面被吃的光光的,他們不開新席面都不行了。

吃過飯後,小嵐一行人就回家了。盛遠成婚,張山峰和辛氏送了兩床被套被裡,老兩口也過去吃席了,家裡其他人沒過去。對於秀娥家嫂子的事,張山峰和辛氏是全程目睹了。

“看這個苗頭,龐家姑娘也不會是個好相與的,老盛家以後不能太平了。”辛氏一邊喝著水,一邊說道。

“哎,但願秀娥別像她嫂子那樣,真是太失禮了,頭一年還是新親,就這個做派,往後老龐家還不知道怎麼樣呢。”張氏道。

“老龐家的雜貨鋪子在鎮上都是出了名的,聽說啊專門坑熟客。你問他要一斤白糖他家非得給稱兩斤的量,臉皮薄的又不好意思讓他倒回去重新稱,就這樣將糖買走了。不管是莊戶人家還是鎮上住的誰捨得一次買這老些白糖啊,去他家鋪子一回就打發回去了,在也不見回頭客了。”

這話聽得小嵐一家子瞠目結舌,內心都在想,老盛家以後有得熱鬧瞧了。

第二天一大早盛遠帶著龐秀娥給盛凱和申氏敬完茶後就隨著他爹孃來上房了。此時盛老爺子和崔氏穿戴整齊,闆闆正正的坐在炕頭上,地下襬了兩個蒲團,盛遠和秀娥進了屋,跪在蒲團上給老兩口磕頭,喊“爺、奶。”

兩人應了一聲後就讓他們起來了,隨即盛老爺子和崔氏各掏出一個紅包,遞給龐秀娥,這是給新人的改口費。

隨後龐秀娥跟著申氏認認人,一一叫過盛諾、王氏,盛浩、劉氏和春花,每回叫人都能得到一個紅包。盛家沒分家,紅包自然是崔氏準備的。

盛軒和張氏這時也過來了,昨天盛老爺子和崔氏就叮囑他們要早點過來,並要準備紅包的。紅包準備的多少是有定數的,張氏是效仿著老盛家給的銅板數量給的,要不然給的多了少了的,面上都不好看。

龐秀娥喊完人後,一屋子人就各自找地方坐下了。

新媳婦第一回正式見面,自然要陪著她說說話,問問她的喜好以及在家裡幹些什麼活計。

龐秀娥話不多,臉上紅紅的,應對著眾人的詢問。

稍微坐了一會,盛軒和張氏就回去了。

家裡辛氏領著兩個兒媳婦正在縫製兔皮襖,小嵐、小婷和小燕也跟著幫忙。

家裡的兔皮已經硝好了。兔皮的硝制是由張老爺子和盛軒做的,需要首先需要將兔皮泡水一天一夜,目的是為了軟化油脂,第二天將皮子撈出,用刀刮掉皮子內層的油脂。

然後用皂莢熬一鍋湯,將皂莢過濾出來,皂莢液倒入缸中浸泡羊毛,用搗棍攪拌,確保所有兔皮都有浸泡到,這樣浸泡一天後,撈出來像洗衣服那樣反覆搓洗,經過兩三次的過水後,就放在一邊備用。將豆麵和芒硝混合,加入清水,攪拌均勻,這是硝皮子的關鍵。將兔皮浸泡其中,這些溶液就會滲透到皮革的纖維結構中,使皮子變的柔軟耐用且不易腐爛。不過這是各漫長的過程,需要足足浸泡一個月,期間每天都要翻轉和攪動兔皮。以確保皮革的每個角落都能硝到。一個月從缸裡撈出兔皮,透過多次過水沖洗之後,平鋪晾曬十來天使其充分乾燥。

現在小嵐家的兔皮晾曬好了,辛氏、付氏和劉氏一翻修剪後,就開始縫製衣服。家裡的兔皮不足以人手一件,張氏早早就說好了先給張山峰、盛軒、張慶豐和張慶年做件壓風的兔皮襖。四人守衛家人的安全,現在每晚還是輪班巡視。冬天寒冷,有件兔皮襖穿著也能暖和一些。

除了四個男人做的兔皮襖外,其他人就都不添置新衣了。年景不好,大家也就沒那麼講究穿的多好了,每天能穿的暖暖的,吃的飽飯就不錯了。

張氏過來看小嵐的針線水平,點點頭道,“有點像樣了,學會簡單的平針了。”

“別看小嵐針線水平不咋地,可我爺我爹和我叔都爭著想穿她縫製的兔皮襖呢。’小燕看了看,就笑著道。

“你這孩子,怎麼還接人家短呢。”付氏用手指點了點小燕的頭,笑著說道。

幾人正在說笑打趣小嵐的針線活計,就聽見外面傳來一連串的腳步聲。原來是小草領著龐秀娥來串門子了。

最近村裡太平,又是大白天的,老盛家也不太擔心她們的人生安全。

“秀娥嫂子快炕上坐,炕上暖和。”小婷連忙招呼道。

小嵐則將炕桌上的點心匣子往秀娥那推了推,並笑著像她介紹,“這是我姥姥和舅媽。”

秀娥坐在炕上,先是叫了人,往四周打量一圈後,誇讚道,“四嬸家房子真氣派,屋子收拾的也乾淨。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望塵不還

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