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刀承認楊忠說的有道理。

真的楊刀不識字,當然不會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想法。

本來他也沒有。

可是,見了官動不動就要下跪,讓他很不爽。

習慣了眾生平等,別人給他下跪還讓他不舒服,何況是給別人下跪。

而要改變這一切,只有參加科舉考試。

只要考個秀才,從此以後見官就可以不用下跪了。

一聽今年要開院試,楊刀馬上動心了。

“楊爺爺,我曾經跟著我師父兩年,他不但教了我醫術,還教我識文斷字,背了很多文章。

又一次遇到一個秀才老爺,他說我如果參加科舉的話,說不定可以考中秀才。

所以,所以我想斗膽去試試。

就是考不中,到時候楊家嶺村有兩人參加科舉,於咱們楊家嶺,也是有好處的。

您說呢?”

楊刀說道。

之前吃地耳的時候,楊刀說過是一個秀才老爺讓吃的,這次還能拿來做藉口,正好。

楊忠知道楊刀識字。

但他沒有多想,楊家嶺識十個八個字的人,大有人在。

如今楊刀居然說要參加科舉,讓他大為震撼。

楊觀參加科舉,楊刀也參加科舉,對楊家嶺村的名聲,當然大有好處。

“楊刀,你真要參加院試?”

楊忠驚疑不已。

“是,楊爺爺,麻煩你替我打聽一下,如果參加院試的話,需要注意什麼。”

楊刀說道。

隨後給楊忠拿了五兩銀子。

楊忠雖然是楊家嶺的族長,也不過是一村民,多識了一些字而已。

去到鎮上讀書人那裡,一樣不受待見。

所以,楊刀給楊忠銀子,自然是讓他送禮用的。

楊忠心中歡喜,卻沒有接銀子:“楊刀,不用去問別人,楊觀在的學堂邱老夫子,自然是知道的。

咱們一起去拜訪即可。”

科舉的事情,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插手的。

楊忠知道這錢,不能收的。

“多謝楊爺爺,咱們明天去拜訪邱老夫子如何?”

“好,好。”

楊忠滿口答應,帶著東西下山了。

等送走楊忠,楊大牛立刻問道:“楊刀,你真要參加科舉?”

楊刀問道:“爹,你不高興嗎?”

“高興,高興!”

楊大牛連聲說道。

“可是,楊觀學了那麼多年,連個童生也沒有考中,你這一天學堂沒有上過,行嗎?”

“行!”

楊刀還沒有回答,三丫先搶著回答了。

“爹,你看三丫都說行了,那就一定行。”

楊刀順勢說道。

楊大牛雖然一百二十個不相信,但兒子參加科舉,總之是天大好事。

如果考中秀才,他以後就是秀才的爹,誰敢輕視他。

只是,有那麼容易嗎?

沒有!

楊刀跟著楊忠來到鎮上,先去買了十斤糧食,二斤點心,這才去拜訪邱老先生。

邱老先生看到楊刀帶的糧食,點心,眼都直了。

瘦削的臉,怎麼也壓不住內心的激動。

讓老伴把東西接下,這才請楊忠,楊刀坐下。

楊刀沒有坐,而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

“楊兄,今年的院試是在縣裡舉辦,可是縣試,府試,還是要參加的,規矩還是有的。

楊刀如果想參加縣試,還是必須有人作保,地方鄉紳,秀才,學堂,包括族長都是可以的。

過了縣試,府試一樣嚴。

必須有秀才,廩生,或者是有官員作保才可以。

不過,如果過了府試,就可以參加院試,無須再找人作保。”

邱老先生說的很詳細,並無不耐之色。

“先生,不知先生能否為楊刀作保?”

邱先生這次面露難色。

“書香學堂,在縣裡是有備案,自然是有作保資格的,不過,恕老夫直言,如果學識不足,是會連累本學堂名譽的。

畢竟,書香學堂,曾經也是出過秀才的。”

說到弟子考中秀才,邱老先生不住的捋自己稀疏的鬍鬚,頗為自得。

楊刀掏出十兩銀子,雙手捧著,走到邱老先生面前跪下:“願拜入門下,請先生教導。”

邱老先生看著銀子眼熱,先看了一眼楊忠,不緊不慢的說道:“你且起來,我考教一番再說。”

楊忠急忙站起:“邱先生,在下還有些俗事要辦,待事情辦完,再來麻煩先生。”

楊忠離開了。

他有什麼俗事。

拿著楊刀給的兩百文錢,買了一個饅頭,慢慢的啃。

之前傳著要打仗,鎮上不少人逃了。

快兩個月後,又回來了不少人。

鎮上的張老爺,李老爺,聽說也回來了,大街上人來人往,熱鬧了許多。

秋收在即,糧價也落了很多。

楊忠看了看手裡的饅頭,忍不住感慨萬千。

如果沒有楊刀,自己到現在都還吃不上這麼大的一個饅頭。

自從病好以後,楊刀像是換了個人。

不到三個月,買下來三座大山,還在飛泉峰上蓋了大房子,聽說山下的窯廠,也賺不少的錢。

而自己一家,也得到了楊刀的特別照顧。

“不好!”

楊忠猛然想起一事,頓時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手裡的饅頭也不香了。

楊刀怎麼還不出來。

他心急如焚,不知不覺就轉到了邱老先生家的附近,躲在一棵大樹下,不停的朝邱老先生家觀望。

楊忠走後,邱老先生就帶著楊刀去了書房。

楊刀一路看過,明確邱老先生祖上,應該是闊過的。

兩進的宅院,雖然房子已經有些破舊,還是頗有規模,讓人心生敬意。

“楊刀,你隨便寫篇文章,讓我看看。”

邱先生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張紙,鋪到桌子上。

楊刀皺了皺眉頭。

這紙,也太粗糙了吧。

看上去比前世給死人燒的紙錢還要粗糙。

看來,以後又多了一份發家致富的門路。

“謝先生。”

楊刀謝過邱先生,拿起毛筆,低頭沉思。

邱先生坐在一旁,以為楊刀說在想文章,其實楊刀在想,他背的那麼多文典古籍,究竟抄哪個比較好。

有了!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楊刀洋洋灑灑,一口氣默了一百多字。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