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兒,他們這是?”

楊大牛戰戰兢兢的問著,回身把幾個孩子護在了身後。

“爹,沒事,這幾個大哥,是幫我們送東西的。”

楊刀小聲說道。

“送東西?”

楊大牛感到莫名其妙。

“爹,稍後再說,先搬東西。”

楊刀小聲提醒楊大牛。

總共就二百多斤糧食,幾個護衛一趟就搬完了,然後,他們就騎著馬,護著馬車走了。

楊刀這才把事情簡單說了一遍,不過只說自己跟著一個大夫一年,他教了自己如何辨識藥材,今天剛好碰到了一棵三七,就拿去換錢了。

反正以後自己還要識字,說自己曾經跟著一個遊醫,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楊大牛想法簡單。

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只有他母親一直沉吟不語。

“你這孩子,身體還沒有好,這一天跑了多少路啊!”

楊大牛埋怨著。

楊刀這才想起來,他一天一夜,走了三十多里,竟然堅持下來了。

這是個好現象。

“爹,別說其他的,快點想想,咱們這些東西,藏到哪裡好,不然被村裡知道了,什麼也留不下。”

楊大牛看著四袋糧食,還有其他東西,轉頭看著李敏:“孩他娘,這麼多東西,要不,咱們給爹,娘送去一點?”

李敏氣得把頭扭到了一邊。

“爹,你如果去告訴村裡,這些東西,就是蛇肉。”

楊刀淡淡的說著,聽不出來什麼情緒。

一提到蛇肉,楊大牛不敢再說送東西的事情了。

“爹,以後爺爺來了,你不說話就行了,有什麼事情,讓我來。”

楊刀仔細的囑咐。

“嗯。”

楊大牛沒有別的優點,除了聽話。

他答應不說話,就一定不會說。

楊刀放心了。

“咱們這家,一眼就看透了,哪裡也藏不住。”

李敏在一旁發愁。

“爹,咱們家不是有個地窖嗎?”

這時,三丫忽然說道。

“對啊,地窖!”

楊大牛,李敏都興奮起來。

他們挪過來的時候,晚上沒事,楊大牛兩口子就在屋裡偷偷的挖了一個地窖。

因為他們不管有什麼,楊富只要一來,馬上就會被拿走。

沒辦法,只能挖個地窖,把東西藏起來。

這兩年因為大旱,家裡也沒有多想可藏,大家反而忘記了。

楊大牛掀開地窖口,剛要進去,被楊刀拉住了。

“爹,通通風再進去。”

地窖長時間不用要通風,村裡人都知道,算不得什麼。

大家心情緊張的等著,感到時間過得好慢。

過了一會,楊大牛才開始往下挪東西。

等到所有東西搬下去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

“爹,忘記了,應該留一塊布,明天讓娘給楊聰,三丫做身衣服。”

楊刀說道。

“穿什麼衣服,不年不節的,忽然做衣服,還不被人懷疑?

等天冷了再說吧。”

楊大牛說道。

楊刀這才發現,他的理想很豐滿,現實真的很打臉。

就楊家嶺現在這個情況,他家如果突然做新衣服,一定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別人還不怕,就怕楊富那個老狗,以及老狗後面的那一群吸血鬼。

想想真可悲。

本來是親人,卻不得不像是防著仇人一樣防著。

“娘,把我的上衣,給楊聰穿吧,楊聰的衣服,給三丫,她們兩個已經是大孩子了。”

屋裡一下子靜了下來。

楊聰懵懵懂懂。

三丫因為習慣了,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但是李敏與楊大牛卻知道。

“用我的衣服吧。”

楊大牛低著頭說道。

“爹,你是一家之主,不太合適,我一個孩子,大家都一樣,沒什麼。

再說,等到天冷的時候,就有新衣服穿了。”

幾個人商量好,白天與其他家一樣,煮野菜吃。

只是他們家不一樣的是,他們有鹽巴。

晚上沒人的時候,可以偷偷的煮糧食吃。

不過,這樣早晚會被人發現。

楊刀提議,等閒的時候,把院牆壘起來。

或者,起一座大屋。

“哥,咱們真能起大屋嗎?”

三丫靠著楊刀問道。

“能,到時候,咱們起一座很大很大的屋,一個人一個屋子,再壘很高很高的院牆,誰也進不來。

咱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做衣服,就做衣服。”

楊刀說道。

“太好了,到時候,我要天天喝稀飯。”

“嗯,天天喝,讓三丫喝夠。”

楊刀苦澀的撫著三丫的頭。

南山的二畝地要趕快種上。

第二天一大早,楊大牛就出去了。

李敏的身體還沒有好,楊刀瘦的風一吹就倒,地裡的活,只能讓楊大牛一個人幹了。

二畝地,對楊大牛來說,小事。

可是,楊刀卻沒事找事。

楊家嶺,村裡是沒有茅廁的。

大家方便的時候,小的隨意解決,大的就去樹林裡,溝裡,莊稼地裡,稍稍遮掩一下。

楊刀卻是在屋後用樹枝圍了一個不大的地方,挖了個坑。

然後在後面挖了一個大坑。

一家大小便,全都在裡面解決,不用再到處亂跑,找地方。

每天的垃圾,全都倒在大坑中。

大小便也流到坑內。

一村人嘲笑楊刀,說他因為有病,腦子壞掉了。

可是,楊刀家的簡易茅廁做好以後,沒過兩天,就有兩家的女人與男人吵了起來,也要做一個。

她們說,每天跑出去大解,都非常麻煩,有時候還會遇到不懷好意的人。

不少女孩就是在方便的時候,被男人抓到,不得不嫁給他們。

沒辦法,男人被吵得受不了,也不是太難,只好也做了一個。

有一,就有二。

不到一個月,絕大部分人家,都做了一個茅廁。

不過,他們沒有把垃圾扔到大坑中。

他們家的地很快就種上了玉米。

楊刀想了幾天,還是決定拿出三十斤玉米,假借城裡老爺的名義,在村裡換種子。

現在一斤種子,等到秋收以後,要給五斤。

每家最多隻能換兩斤。

楊家嶺本來有五十多戶人家,不過因為大旱,有許多人家逃荒走了。

現在還不到三十家。

有些家裡還沒有地,靠給別人家打短工為生。

所以,三十斤玉米,也算是滿足了每家的需求。

不過,給楊富的五斤種子,確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那年,遇上了更好的她

誰家少年

我繫結了概念神系統

我是二次螈

羅碧姜竹

一見我珍

快穿:瘋批綠茶養成記

韓槿

故事書

迷你少男團

岑鞏

旺旺奶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