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郅送走了朱元璋,也真正成了大權在握,毫無掣肘的帝王,而此時朱棣也在江郅的放任下查到了他一直想要知道的真相,拿到證據後,朱棣滿心疑惑,他不明白自已的兒子怎麼會變成另外一個模樣,也不明白他又怎麼會成為朱標的兒子,更不明白他身邊的鳳凰是怎麼回事……

可這些疑惑都在晚上的一場夢中找到了答案。

晚上的朱棣突然發現自已變成了朱高煦,準確來說是自已被困在了高煦的身體裡。

他看到朱標死了,父皇立了朱允炆為皇太孫!

他看到朱元璋死了,朱允炆這個他從未入過眼的侄子成為了大明天子!

他看著自已被猜忌,自已裝瘋賣傻……最後自已一步一步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位,成為了大明天子。

可此時他心裡沒有多少歡喜痛快,反而是悲憤交加,他清楚地知道這是自已兒子朱高煦的情緒。

看著事情漸漸地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朱棣清楚知道高煦未來的結局,只不過朱棣沒想到自已的兒子死得那樣慘烈,活活悶炙而死,妻妾子嗣都盡數被滅,一丁點骨血都沒留下來。

朱棣看著高煦的下場如此慘,悲痛欲絕,心都在滴血,而且他清晰地知道這其中有一大半的原因是自已的放縱,要不是自已屢次三番暗示,要不是自已登基之後的屢次放縱……

雖然朱棣覺得自已做錯了,心裡也很後悔,可這並不代表他就此罷休,皇位,成為大明天子是他此生追求,如今雖然明面上成不了皇帝,可私下裡他卻像掌控整個大明,做幕後之王。

江郅看著朱棣拿來威脅自已的證據,心裡覺得很可笑,果然像朱棣這樣的梟雄帝王怎麼可能真心後悔,就算是後悔,也只是覺得自已沒有在合適的時機抓到江郅的把柄。

“四王叔是得了癔症了吧!”

冷酷的話當即讓朱棣皺起了眉,看著江郅話裡帶著教訓的口氣說道:“高煦,你不要自誤。”

聽到這話,江郅目露諷刺,有些好笑地說道:“四王叔,現在朕才是大明天子,至於你是所謂的把柄,其實根本沒什麼用,只要朕身上流著的是朱氏血脈,皇爺爺是不會介意的,更何況朕既然能讓你知道,那朕就有那個把握讓你說不出去!”

最後一句話中,朱棣竟然察覺到了殺意,頓時臉色一變,有些不可置信地後退一步。

“高煦!”

見此,江郅袖袍一甩,看著朱棣語氣冰冷地說道:“這個皇位是朕憑本事得來的,你看到了沒,沒有你,朕能當上皇帝,可你沒有了朕,卻只能一輩子不甘心地當個王爺,安分守已些,不然別怪朕無情,畢竟你也算朕的仇人了。”

備受打擊的朱棣恍惚著出了宮。

………………

四王府裡,徐妙雲的身子骨好了些,想到如今朱高熾的年歲,徐妙雲又趕緊為其挑選妻子,姻緣天定,徐妙雲還是挑中了張氏。

正準備喝口茶時,就聽到下人們的恭迎聲,徐妙雲抬頭便看見了失魂落魄的朱棣,見此,徐妙雲趕緊將茶盞放下,起身迎了上去。

“殿下!您這是怎麼呢?難道宮裡……”

聽到這話,朱棣揮手讓客廳侍候的下人們離開,之後正要說話時,突然發現自已出不了聲了。

“額啊啊額……”朱棣驚恐萬狀地摸著自已的喉嚨。

而徐妙雲見朱棣說不出話,一邊安撫朱棣,一邊趕緊吩咐下人去請大夫。

好一會兒後,朱棣冷靜下來,他覺得自已突然失誤不是嗓子的問題,怕是宮裡的江郅動的手,想到這裡他拉過徐妙雲的手,就準備將自已發現的事情寫在其掌心。

可惜一筆剛劃過,他的手突然就不聽使喚了,軟綿綿的,任憑他再怎麼用力,可雙手仍然固執地躺在兩側。

徐妙雲看著朱棣雙手不能動了,心裡更著急,急忙催促道:“大夫怎麼還沒來?馬三寶拿著牌子去宮裡請太醫!”

“是,王妃!”馬三寶急忙跑到書房,拿了進宮的牌子便騎馬往宮裡趕去。

一炷香時間後,大夫來了,可對於朱棣的怪病,大夫根本就束手無策,再過了半個時辰,宮裡的太醫到了。

可太醫診脈之後,還是給出出了同樣的答案,四王爺得了怪病。

因為朱棣得了不能言語,不能動彈的怪病,徐妙雲想著用朱高熾的婚事衝一沖喜,當然徐妙雲曾經也想進宮向江郅求靈丹,可惜江郅直接拒絕,直言朱棣與靈丹沒有緣分。

元初二年,明宣宗朱瞻基要出生了。

對於這個仇人,江郅一早做好了準備,在朱瞻基出生前一天,江郅就吩咐嫿瓏去尋找一個天生痴傻的男嬰。

朱瞻基不是覺得身份地位天註定,那江郅就要看一看,這輩子的他會不會和他的傻子長兄爭。

翌日張氏生出了一對雙胞胎兒子。

當朱棣知道張氏生了一對雙胞胎時,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明明前世張氏第一胎只生了瞻基,可這輩子卻生了一對雙胞胎,難道是宮裡的他做的手腳。

朱棣之前沒有請封世子,現在因為不能言語,不能動彈,更沒辦法請封世子,可徐妙雲看著自已的孫子都出生了,總不能一直拖下去,因此就讓御史代為上書。

“周愛卿言之有理,四王叔生了怪病,四王府確實得有人支撐門庭,依朕之見,不如就讓四王叔的嫡長子朱高熾襲爵稱王,其長子朱瞻圭為世子,眾卿意下如何?”

“陛下聖明!”

聖旨下達之後,朱棣險些昏了過去,他終於明白雙胞胎的用意,那個逆子就是在報復瞻基,想要瞻基一輩子屈於人下。

之後許多年,朱棣都深覺得以前的自已太天真。

朱瞻圭和朱瞻基兩歲之後,徐妙雲等人便發現了朱瞻圭好像有些不對勁,隨著年齡越長,朱瞻圭的痴傻之狀完全顯露出來,而與之相反的是朱瞻基卻聰慧無比。

“祖母!為何!為何孫兒不是這王府的世子呢?”

徐妙雲看著朱瞻基憤怒又不甘心的樣子,深深地嘆息一聲,隨後摸著他的頭髮安撫道:“瞻基,這一切都是命啊!”

“可是祖母,我不服氣,就是因為他先出生,就算他天生痴傻,也得是王府世子!憑什麼!”

此時的朱瞻基內心悲憤欲絕,明明自已聰慧過人,文武雙全,可就是因為出生晚一刻,自已就得永遠屈居於這個傻子之下,就算在府裡,自已還得對其頷首行禮,深深的不甘和恥辱席捲而來。

其實朱瞻基不是沒有對朱瞻圭這個傻子下過手,可朱瞻圭就好像有神明庇佑一樣,每次都毫髮無損,反而是自已偷雞不成蝕把米,野心暴露了出來,成為外人指責不齒的笑話。

安平四年,朱高熾突然暴斃了。

這輩子的朱高熾竟然走在了朱棣前面,其實這也是江郅預料之中的,朱高熾好吃喜靜,最不愛運動,又最管不住嘴,多年的肥胖早就壓得他的五臟六腑喘不過氣來。

朱高熾的死對朱瞻基的打擊最為巨大。

本來朱瞻基是打算攛掇朱高熾這個父王上奏廢掉朱瞻圭這個傻子的世子之位,可是朱高熾根本不想摻和進去,在朱高熾看來,雖然自已的長子傻子,可也沒必要非要惹陛下不喜更換世子。

自已次子朱瞻基完全可以在以後將自已的兒子過繼到長子名下,兜兜轉轉王爵還不是落在了次子一脈上。

如今朱高熾薨了,朱瞻基的算盤完全崩了。

按照規矩,朱高熾這個父王薨了,朱瞻圭這個世子理所應當成了王爺,為此,江郅還特意加恩,賜還給朱瞻圭了燕王號。

朱瞻圭成了燕王,按照現在大明的爵位令,朱瞻基這個次子支脈就得離開王府,別府另居。

在禮部多次上門提點之後,朱瞻基滿心憤恨地離開了燕王府。

為了得到燕王爵位,朱瞻基只能將主意打在了自已的兒子身上,為此開始了積極備孕生兒子。

江郅在知道朱瞻基的動作後,在給朱元璋的書信裡不經意提了一句,很快江郅便在朱元璋的回信裡看到了自已想要的。

孫氏生下兒子後,江郅立刻讓人用死胎交換,隨後便將“大明戰神”打包送給到朱元璋那裡去了。

因為長子是個死胎,之後朱瞻基便繼續在生兒子之上努力。

看著朱瞻基如此努力,江郅也沒有給他潑冷水,而朱瞻圭這個傻子,江郅也沒有給他賜婚,見此,朱瞻基生兒子的勁頭更大了。

在江郅特令嫿瓏下的補藥功效下,朱瞻基拼了十年,生了九個兒子。

躺在床榻上的朱棣聽著馬三寶給自已的報喜聲,眼裡滿是憤恨掙扎。

九個!這是第九個!

朱棣一直提心吊膽地擔心著,此時徐妙雲早就去世了,整個燕王府裡除了他也就只有朱瞻圭這個傻王爺。

可是朱瞻圭是個傻子,每日好吃好玩樂呵呵著,根本想不起朱棣這個祖父,就是每月初一十五的請安,也讓朱棣受不住,每次請安時,朱棣總是目不轉睛盯著朱瞻圭的面容,心裡總是懷疑這個孫子不是自已的親孫子!

宮裡的江郅眼看著朱瞻基的兒子都漸漸地長大成人,早就策劃好的陰謀就此展開了。

宣德六年,突然有御史彈劾朱瞻基犯上作亂,暗中聯絡呂氏餘孽想要逼宮造反。

很快,江郅就派人去查證這件事。

朱府被錦衣衛抄家徹查,錦衣衛從朱瞻基的書房裡找到了不少書信,裡面都是些怨懟聖上的大不敬之言,當然也有和呂氏餘孽勾結的證據。

江郅藉此開始了官場大掃蕩,貪官汙吏都被江郅送到了菜市場,而作為此案中身份最高的朱瞻基,一家人就在大牢裡團聚了。

案子還未判下來時,燕王府突然有下人稟告:老王爺快不行了。

知道這個訊息後,江郅御駕親臨到了燕王府。

江郅剛踏進屋子,就聞到了濃郁的魚腥味,在太醫稟告之後,江郅才知道朱棣咬斷了自已的舌頭。

看來朱棣是想借此逼自已來見他。

想通了這一點後,江郅讓屋裡侍候的人都退下。

“前世因今世果,朕不會放過朱瞻基一家人的,有仇報仇,有怨報怨,這要怪只能怪你自已。”

朱棣聽到這話,目眥欲裂,面目猙獰,嘴裡的傷因為掙扎溢位了鮮血。

前世若是朱棣能稍微為原主想一下,給原主留條後路,哪怕是圈禁也比滿門皆死好,可朱棣什麼也沒說,既然如此,現在也什麼不必說,一切看命即可!

朱棣死了,朱瞻基一家人也死了,臨死之前,江郅讓嫿瓏恢復了朱瞻基的前世記憶,讓他帶著悲憤不甘死在了瓦甕之中。

此事了結,江郅的任務也徹底完成了。

人到中年,江郅也面臨了太子儲君之爭。

就當眾臣下注站隊時,江郅將幾個兒子都叫到了奉天殿。

在做太子和遠征兩個選擇中,眾人都選擇了遠征自已打天下。

實在不是太子之位沒魅力,實在是眾人覺得江郅這個父皇太神秘,也太過風華正茂,明明已經年過四十,可和他們這些兒子站在一起真沒什麼兩樣,雍容華貴,威儀赫赫。

就算他們之中哪一個真做了太子,遲早有一天會被逼瘋,而且看他們父皇這樣子明顯就是長壽帝王,或許他們還得死在自已父皇前面。

江郅看著被嫌棄的太子之位,也沒有勉強他們,因此,江郅在眾臣的反對之下,直接將所有的兒子都派了出去。

給兵給將給糧草,成功與否就看他們自已的本事了,當然江郅還是讓嫿瓏來回監視著,沒本事就早些收拾了,免得嚯嚯自已的兵將糧草,所幸幾個兒子沒有蠢人。

大明在江郅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人口也隨之暴增,之後江郅就開始了定點移民,勢必要讓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盡皆漢人。

三十七年之後,江郅感覺到大限將至,就將所有的重孫子召了回來。

一場家宴之後,江郅成功選出了繼承人。

翌年春,江郅離開了這個世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學園都市跟姑姑學修仙

瓜路由

寶箱:開局開出神威寫輪眼

小白兔吃胡蘿蔔

婚婚欲醉:霍少老婆有點皮

蘇小焰

大佬在八十年代興風作浪

蚊香可仁

彼岸,重逢

小春星河

直播:你缺斤短兩還說我胡攪蠻纏

高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