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地理當中,烏鞘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這裡是中國乾旱區和半乾旱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交界處。它是東南沿海吹過來的暖溼氣流所能到達的最西端。烏鞘嶺和祁連山擋住了暖溼的空氣進入河西走廊,所以河西走廊的氣候就比較乾燥。

李浩然和老王來到了烏鞘嶺上面的一個烽火臺前。這個烽火臺已經倒塌得不成樣子了,不過還是依稀能看出個輪廓。李浩然躬身走進了一個門洞,門洞裡面堆滿了垃圾,但還能看出以前有人在此逗留的痕跡。牆壁上有鑿過的窟窿,可以擺放物品。或許千百年前的守城官兵在某個休閒的午後或緊張的戰鬥間隙真的在這個洞裡面小憩、放鬆過呢!

烏鞘嶺上還有一些古城牆遺址。當地村民說這個土城牆遺址以前是和長城連在一起的,可能是明代的官兵住宿用的。他們守衛邊疆的同時也在這兒生活。現在那裡的長城已在風雨中消失,只剩下一些土城牆了,看不出曾經有人生活過的痕跡。

李浩然和老王一路前行,終於來到了烏鞘嶺的頂上。2000多年前,驃騎將軍霍去病就是在這裡帶領著大軍翻越烏鞘嶺,到達河西走廊和匈奴軍隊作戰。2000年後的烏鞘嶺修上公路了,再也不用那麼費勁地往上爬了。

從烏鞘嶺下來一路都是下坡。“以前騎腳踏車的時候我是非常喜歡下坡的,那種感覺特別爽。但是現在徒步,一點都不喜歡走這個下坡路了,太費膝蓋和腳了。”李浩然看著前面一身輕鬆的老王,自嘆自己這個年輕人還不如身邊的長者。

李浩然和老王來到了烏鞘嶺北邊的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的名字叫南泥灣村,整個村子不僅特別乾淨,而且非常漂亮。家家戶戶蓋了新樓房,潔白的牆壁,一塵不染。三角形的屋頂,看上去非常別緻。路邊栽滿了樹,高高大大的,綠綠的枝葉在微風中搖曳。樹下的木杆上插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陽光的照射下亮亮閃閃的。村委會建設得也很大氣,小村環境相當不錯。據說當地村民在黨的脫貧攻堅政策的指引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致富,用雙手讓鄉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看我們身後的烏鞘嶺,把溼的空氣全都擋住了,都過不來了。”李浩然轉過身去,看了看藍天上擠在一起的片片白雲,又轉過身來,“看我們這邊的,天上都沒有那麼多雲了,這邊就乾燥了許多。”

從烏鞘嶺翻過來,天氣暖和了很多。李浩然和老王決定在路邊露營。那個地方離公路有100米,不會特別吵,前面20米遠的地方有一條小河—古浪河。早上起來洗漱都特別方便。

“老王,明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開啟河西走廊之旅了。”李浩然有點興奮。

晚上,脫下鞋襪後,一個晴天霹靂從天而降,李浩然發現他的腳踝腫了。這兩天腳一直隱隱作痛,他也沒有太在意,沒想到現在居然腫了。“明天還有二十公里到古浪縣。希望今天晚上趕緊消腫,明天到古浪縣休整一天。”李浩然喃喃著。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吊車尾也可以成為訓練大師

想見世面的土豆

開天第一花:我在星際風生水起

繆繆西

辭安必守

愛吃酒釀元宵羹的羨

我在世界遺忘之處登神

清熱解毒扶正固本

系統也需要愛情?

小城的風

救命,天命災星竟然當朝女帝

樊樓高百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