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皺眉:“可我們怎麼能插手別人家的土地?”

“嫂嫂,並非是我們插手別人家的土地,而是別人家先插手國有田地。”

李世民迷糊了,他開口:“義妹,此言何意?”

“均田制從根本上便是有弊端的,表為公有,實為私有,土地買賣法保護的並非是百姓手中的土地,而是為世家大族兼併百姓手中田地找尋了一個合法的藉口。”

“如今的兩稅法中,有一部分的稅錢必須以銅錢為抵,而市面上流通的錢幣並不多。”

“之前說經濟學的時候便講過金銀銅的地位,也說過這些礦產在我朝國土上的分佈和儲藏情況,兄長可還記得?”

李世民點頭,這些東西對他產生了不小的衝擊,也叫他改變了許多對待金銀銅的態度。

“故而莊上與世家做生意,只收金銀銅,因為他們根本不缺這些!”

“而六味齋賣貨給百姓,收的多為絹帛。”

莊上關於絹帛兌換銅錢的比例一直都清清楚楚地寫在黑板上,擺在六味齋門口。

百姓們願意來六味齋買東西,不僅因為東西實惠,也是因為莊上不壓絹帛的價錢,並且找錢的時候還給銅幣。

莊上的紡織技術並不差,如今卻只有不怎麼沾邊的毛線廠建了起來,就是害怕衝擊到百姓的資產。

“百姓交稅沒有銅錢,於是便要賣掉絹帛糧食來換取,可銅錢都在世家地裡埋著,市面上能有多少?於是銅錢越來越貴,絹帛和糧食越來越便宜。”

李茵嘆氣,若是莊上的紡織技術再推出來,離京城近的娘子們可以來工廠做工,離京城遠的該如何?

家裡藏著的絹帛突然成了廢料,叫百姓怎麼活!

她繼續道:“這是惡意兼併,不應該被允許。”

“百姓們為了兌換銅錢交稅,只能用大量的絹帛來換,於是日子便不好過,漸漸地就得賣自己的私人土地。”

好在唐初這種情況少,百姓們手裡的田地還多著,不用怕好種子推廣不出去。

“兄長,若是當官的和鄉紳地主勾結,為富不仁,那百姓將更加難熬。”

“如今礦產的挖掘技術一直在進步,再加上女莊用從世家手裡摳出來銅錢反哺給百姓,至少在京城這片地域中,銅錢的使用量已經漸漸趕上絹帛了。”

聽聞此言,李世民突然想喝上兩杯酒。

這種細小的變化他之前根本沒注意,現下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如今京城漸漸有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只要六味齋價格穩定,其他鋪子不管背後主家是誰,都得按照六味齋的定價水平來。

不然人家六味齋一氣之下出了你家的主打產品,你動也不敢動,爭又爭不過,以後還怎麼賣貨?

“所以從長遠來看,均田制弊大於利。”

“可若想打破這種制度,不能直接強硬收歸所有土地,只能使用迂迴政策。”李茵笑道:“兄長只要表現出憂心糧食不足的問題便可。”

“我懂了。”

長孫皇后眼睛一亮:“今秋劍南、關東一帶乾旱,糧食本就要減產,私人土地不在朝廷掌控範圍之內,好多又不用交稅,誰知道大家會種什麼!”

“所以……”

“好擔心糧食不夠啊!”李世民適時開口:“還是將土地收歸國有吧。”(唐朝的均田制本意是將土地國有的,但因為世家所以私公並存,到最後私有完勝公有)

李茵哈哈一笑,配合著演起了情景劇:“兄長,萬萬不可啊!這都是諸家代代先輩嘔心瀝血,真金白銀買來的呀!”

“無妨,吾願意出錢,幫朝廷購買。”

李茵表情搞怪,大喊:“不行啊,土地可是百姓的根基,這是在要大家命啊。”

“可若是有人不種糧食呢?”

“糧食乃國之根基,吾等世家一定會督促百姓種糧的!”

“不,還是叫吾購買吧,吾是為了天下百姓考慮,諸公應當理解。”

李世民說著說著,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諸公既然認為不妥,不如吾等各退一步,便擬一條律令出來,內容便為:凡大唐境內良田,只得種植農作物以供天下百姓食用,違者誅九族;荒廢土地一畝,罰款白銀萬兩。”

李茵佯裝捶胸頓足:“萬萬不可!這懲罰過於嚴重了些。”

這戲演不下去了,幾人對視一眼,紛紛大笑。

“這般要求,就好像是在告訴別人說,你今日從米粟麥……這些作物中選一個吃吧,不然我就要砍你的腦袋!”

長孫皇后抿嘴,忍俊不禁:“二郎,你睡飽後必須要起床,不然我可不依你!”

李茵朝長孫皇后豎起大拇指,這比喻過於魔性了。

“如今的耕地便是全部種糧,此番尚且不夠百姓分食,世人哪裡會想到有朝一日糧食會多的吃不完?”

就像她那個時候,沒人能想到袁老嫁接出了魔稻。

若是李茵現在告訴別人說畝產能超過千斤,不,只要說畝產能超過600斤,別人就會罵她有病。

“義妹,糧食真的會一直增產?能達到什麼程度?”

“會一直增產,直到每畝千斤。”

“!”

眾人皆迷糊。

李茵道:“今秋莊上還會種一茬稻米,繼續嫁接,兄長不若明年開春來瞧瞧。”

隨著工業發展,糧產越來越多,願意種地的人也就越來越少,等機械工具產出,解放了勞動力,糧食就更加不值錢了,到時候得靠國家調控才行。

世家手裡那麼多的良田,那這糧食他們是種還是不種?

種了,糧食賺不到錢,又要耗費人力物力,賠死。

不種,那就等著罰款吧,荒廢耕地,罪無可赦。

種了別的,違背律法,要砍頭。

這可是當初大家都同意了的事情,不能反悔。

即便大家想賣也賣不出去,有幾個冤大頭會要這種必須每年種糧食的土地呢?

李茵那會兒剛建國的時候,在五億人口的基礎上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勉強達到十億的人口。

如今大唐加上隱形人口也不過三四千萬,給大家五十年時間也搞不出十億人,猛地增了那麼多糧食,這不得不種糧的耕地就是大坑了。

到時候世家不種糧,就宣傳其違背律令,導致糧食不夠,於是聖上花大價錢向蠻夷買糧。

世家藏糧,就宣傳其殘忍暴虐,寧願生生瞧著百姓餓死,也不願低價賣糧。

世家糧多賤賣,她和老李就暗中收購,調控境內糧價,實在過於多了就釀酒,賺一筆去……(不用考慮世家會私自釀酒或賣糧給蠻夷,這也是重罪)

“兄長,莊上還有不少好東西沒拿出來,先用香水和五彩玻璃首飾找蠻夷撈一把銀錢。”

“若他們沒了金銀,就用糧食來換,我們不怕糧多,至於其他的都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兄長喜歡什麼,莊上八成能做,所以我們一概不要。”

李茵說著,又道:“當然,若是他們想要便宜些買也行,叫他們進貢地方特產,植物動物都要,有我們相中的,就給他們便宜一些。”

說罷,李茵點了點頭。

這樣也不用擔心有人故意藏糧不放,稅收加上從國外進口的糧食,足夠朝廷放糧叫百姓們吃飽。

世家的糧,就叫他們自己囤著吧。

只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他們膽敢武力反抗,她就敢放陸禛。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願望樹

吃菜喝湯不吃飯

人在江湖別回頭

是九尾阿

化雪無聲

檸檸想看櫻花

閆爺今天火葬場了嗎?

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