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耕種方式效率太低。在無法產出更高效的耕種器具之前,增加耕牛的數量和改良汲水方式便成了首選。下期週報莊上會將提高母牛配種率,以及救治母牛難產,各種常見牛類疾病和處理方式寫上。”

“灌溉這方面有水車在,莊上改良與否並不會產生太多影響,倒時我們會將戽斗的編織方式附上,教大家如何利用。”

“其三,增強地方性產業建設。我們不能將所有工廠都設在京郊了,要鼓勵地方百姓辦廠子,這樣離家近,不僅不耽誤農忙,剩下的時間也可以去上工。”

李茵說罷,繼續啃蛙腿吃。

“如今最難辦的問題不是百姓回家種糧秋收,而是路途遙遠,要耽誤不少時間。”

“李莊主,莊上可有戽斗這種器具?”

“有呢,只是戽斗這種就像曲轅犁那樣,只是一個小的工具,並不能帶來特別多的改變。”李茵道:“諸位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在李茵看來,任何澆灌器具都比不上現代那種管道澆灌方便,任何耕種的器具也比不上耕地機。

“有稍許進步那也是好的。”房玄齡道,就像曲轅犁那樣,做出來後百姓們的耕種效率的確是提升了不少。

“義妹,我聽聞有不少羊毛從高昌那處運送過來,可是要擴建毛線廠?”

李世民覺著自己已經愛上了牛蛙鍋這種吃食,等回去了得叫尚食局學一學,莊上對於吃食秘方從不私藏,只是宮裡怎麼做都沒莊上的好吃。

“兄長,毛線廠擴建之後,可得大量招小娘子們上工。”

李茵扒完最後一口飯,喝茶清口:“到時候廠中可不會只吸納年齡大、寡居或母子獨居這樣的女子了!”

唐朝的確不禁止女性出門做買賣,但限制卻無比多。

比如她們做最多的買賣是餐飲,其可以在固定的安全地點進行,比如參與買賣的大多都是生活所逼。

這時候大家可不以在外拋頭露面為榮。

李茵來之前,從胡人那邊傳來的冪籬還成了一種時尚,不是李茵那會兒輕紗飄揚的冪籬,而是將身體遮的嚴嚴實實,從頭遮到腳的那種。

跟中東那邊的頭巾有什麼區別?

有些東西總是打著時尚的名義限制女子,比如北宋末期裹小腳,比如束腰高跟鞋。

“義妹,農家女子出門做工,恐怕會引起不小的非議。”

“兄長,好多工廠將要停工了,漢子們在家裡秋收,娘子們總不能歇著吧?”李茵嘆氣。

“兄長也見了毛線廠的織機效率,等之後建立好織布廠,那時候大唐還會缺少絹帛嗎?那在家中的小娘子們又該做什麼?整日裡就給漢子做個飯食?”

桌上的飯食已經撤下,今日莊上出了新的點心。

“兄長,諸位,快來嘗一嘗莊上做出的酸奶,裡面加了水果蜜豆,好吃的很!”

說罷,李茵就開始流口水。

上次吃酸奶還是上次的事兒。

這批酸奶被舀進了玻璃碗中,亮晶晶的碗體配著乳白色的酸奶,厚重醇香,絲滑冰涼。

李茵忍不住,端起離自己最近的一碗,撒上山楂杏仁碎等小料,狠狠地舀了一大勺送進嘴裡。

“好吃!”好吃到快要哭出來,李茵又塞了幾口,才有空招呼幾人。

“諸位快吃,這些小料想吃什麼就撒進去,不想吃就不撒。”

李世民端起面前的碗:“義妹,這有些像之前的那個雙皮奶。”

“兄長嘗一口試試,只是看起來一樣,口感可完全不同。”

幾人相互看了一眼,等李世民開吃,其他人才動勺子。

一嘗,果真不凡。

“李莊主,這酸奶六味齋會賣嗎?”蕭瑀瞬間被征服,他想隨時吃到。

“目前估計不太行。”李茵搖頭:“酸奶不好存放,做出來如果不冰著,很快就會變壞。”

“吃到壞的酸奶可是會拉肚子的。”

說到此處,李茵就想到冰窖的事情,今年叫莊上做個冰窖出來,不能總是去李世民的冰窖裡霍霍……

硝石製冰也要利用起來,只是獲取硝石又是不小的人工成本。

“兄長,您可要支援小娘子來毛線廠做工啊,這樣百姓冬天就有毛衣穿,大家瞧見了毛衣的好處,便會大量購買毛線。”

李茵塞一大口酸奶:“高昌那邊就會拼命地養羊,他們養羊必定要餓馬,這樣我們就能解放高昌了!”

然後她就有人手挖礦了。

李世民被說的心情激盪,他完全沒有去細想其中的邏輯對不對。

“所以,義妹的意思是……”

李茵狠狠地點頭:“沒錯,小娘子們出門上工,高昌就能解放!”

“……”房玄齡幾人無言。

這麼牽強的邏輯鏈,你是怎麼聯絡上的?

“好!”李世民跟著高興。

他如今也慢慢被李茵給影響了,一想到大唐還有一半人口整日宅在家中,不知怎麼的,這心口就有點疼。

這可是勞動力啊!

這什麼邏輯鏈一聽就有問題,可是架不住拿下高昌的誘惑。

義妹口中的拿下,不是那種封當地貴族為王,而是徹徹底底的同化,以後高昌就真正的成為了大唐的一份子。

這多可怕!

“吾這腦袋,好疼啊。”房玄齡兩眼一黑,險些當場昏倒。

在場的幾人,也就長孫無忌還有閒心吃酸奶,他還年輕著,不礙事兒。

此次回家時又是大包小包,每人還裝了兩大罐酸奶,拿回家給夫人娃娃們嘗一嘗。

李世民的酸奶是按照桶來計算的,他家裡人口數量龐大。

送走幾人,李茵才回書房。

曉夏正在那裡整理小娘子們的匿名來信。

“莊主。”

李曉夏捧著好幾封信件,走向李茵,她眼眶泛紅。

“怎麼了?”李茵接過信件,一一開啟——

‘女莊小夫子來村子教授拼音,我便會寫二三個字,紙張是報紙上剪下來的,筆是火燒的炭筆,此番獻醜。

上期副刊有姐妹號召女子七月初七晚於東市湖邊點燈為織女祈福,我願去。’

‘織女除妖為蒼生,牛郎點燈救織女。七月初七東市湖邊,我與姐妹同去。’

‘告訴上期的姐妹,我會去。’

“曉夏,這是好事,到時候準備好人手在湖中撈花燈。”李茵盤算一下:“順便我們也找人做些花燈去賣。”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囤好物資卻穿到了七零年代

柺子李喜歡吃桃子

這本古言不對勁

小一的

炎帝從鬥羅開始

發糕熱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