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此處,他立即提筆研墨。

鴻臚寺內與他這般的使臣不知凡幾,生怕累不壞驛站的馬匹。

京城某大院。

一老者喝著六味齋的一等茶葉,反覆琢磨研究著。

上面的條令他一早便知,朝中討論完之後,他便得到了訊息,只是始終捉摸不透罷了。

“崔旺。”老者扭過頭瞧著站在一旁的年輕郎君。

這個小輩曾經去學過沼氣池建造,與女莊的人接觸更深一些。

“你若是女莊的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提出這些條款?”

崔旺睜著一雙單純地大眼睛,族首竟然會詢問他這種不學無術的人?

他試探道:“為了保證百姓們都有糧食吃?”

那老者沉默一瞬,對他擺了擺手:“算了,你下去……稍等。”

“對於李茵,你是怎麼看的?”

崔旺撓了撓頭,怎麼看李莊主的?

他張著大嘴巴看啊!

李莊主橫空出世,所做之事有哪個不叫人驚掉下巴?

“我……”這好難回答!

老者不等對方思考,接著道:“第一條律令,凡大唐境內良田,只得種植農作物以供天下百姓食用,違者誅一族。”

“崔旺,你覺著為何要出這一條?”

崔旺快要碎了,能不能不要折磨他!

“族首,晚輩覺著是限制種植的品種,只能種糧食。”

老者瞧了他一眼,說了又好似沒說。

“那第二條,荒廢土地者,每十畝罰款萬兩白銀。你怎麼瞧?”

崔旺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十畝的糧食哪有白銀珍貴?為了不被罰,一定得種糧食啊!”

老者低頭思索,前兩條的意思很明顯,田地必須每年種糧食。

而第三條,又給了一絲打破前兩條律令的機會。

“崔旺,第四條,不得私自用糧釀酒,不得私自賣糧與外族,違者誅九族。”

“族首,即使沒有第四條,我們也不會賣糧給蠻夷的。”崔旺道:“這可是叛國!咱們把糧爛手裡也不能給外人!”

“那前三條呢?”族首瞧著崔旺:“前三條對我們有約束嗎?”

“好像也沒有。”

二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未來有約束!”

“未來我們不想種糧了呢?”

老者拿著茶杯的手一哆嗦:“那可能嗎?”

“崔旺,你說李茵是個什麼樣的人?”

“神奇。”

崔旺硬著頭皮搭話:“若是某天李莊主說她能飛上天,我都信。”

茶杯滾落在地,老者聲音顫抖:“李茵此人,有的放矢。就如她當初叫馮三喜來敲崔氏的大門那樣,只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叫所有人坐檯觀望。”

“之前各家心思複雜,誰都不想出頭,如今不過數月,誰都無力出頭!”

崔旺嚇得不行,這都啥跟啥?

他現在能走嗎?

他不想聽下去了。

“你走吧。”老者擺了擺手,整個人顯得有些蒼老。

崔旺得令,撒腿就跑,他就是個小角色,吃好喝好就行了,說多錯多。

不知不覺中,好像每家都跟女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盧氏盧平議,李氏李自行,王氏……”

那老者念著幾個家族小輩的人名,到王氏的時候頓了一下,才慢慢開口:“王氏,王有福!”

……

孫府。

王有福打了個噴嚏。

在黑板上寫字的手頓了一下,她扭頭瞧著乖乖坐好的孫伏伽等人。

“老孫,你是不是在心底兒唸叨我?”

孫伏伽一懵,旋即反射性開口:“夫人,吾每時每刻都在唸叨你呀!”

周圍的一眾戶部官員眼觀鼻鼻觀心,好賴憋著不笑出來。

好啊你個孫伏伽,在府中竟然是這樣的。

“那便好。”

王有福將粉筆放下,拍了兩下手,拿起小木棍指著黑板上的一條曲線:“我們來講一下邊際效應遞減規律……”

底下戶部的官員紛紛拿起紙筆來記。

再過幾日他們就要被考校了,萬一考的不好了,那面子往哪兒擱?

陛下也真是的,幹嘛非要弄這麼難學的東西,折磨死人呀!

盧氏。

啤酒廠。

盧平議正帶著南方來的商賈參觀工廠,他想要建一個分廠。

啤酒這東西保質期太短,運輸也費事兒,壓根沒辦法運到嶺南道那邊。

問了馮管事之後,他決定找個商賈合作,釀酒得徵得官方同意,故而那分廠也要給女莊分紅。

不然他開不了的。

正走著,突然一陣涼風襲來,吹得人汗毛直立。

“有人在唸叨我?”

盧平議喃喃自語:“莫不是盧宏濟那小子?”

“可真記仇。”

女莊。

李茵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完了,要感冒了。”她裹了裹身上的衣服,曉春將熬好的薑湯給她端來。

“莊主,快喝一口驅寒。”

李曉春舀了一勺,遞在李茵嘴邊:“你就是太忙了一些,等運動會結束,定要好好休息!”

“人累的狠了,稍不注意就容易生病。”

“一場秋雨一場寒,這是天氣不好,也是我年紀小身子骨弱,哪能怪幹活呢?”

李茵嘴硬,勞動最光榮,這才哪到哪。

之前當醫生那會兒,一場手術都要好幾個小時,有時忙起來兩天兩夜不能安睡。

敲門聲響起,曉夏走進來。

“莊主,您兄長派人給莊上送了些好藥過來。”

李曉夏繼續道:“天氣越來越涼,近日城中好多百姓都感冒了,人傳人,好在沒什麼大礙,熬一熬就過去了。”

“曉夏,叫工廠趕製一些口罩出來。”

李茵裹著被子,暈暈乎乎地:“我這邊有個方子,你們照著去煮些湯水,明日擺在城門口給百姓喝。”

系統裡有改良版的板藍根藥劑,正好利用了。

“在報紙上也登一下藥方,還有,近日天涼,叫大家都做好防範,出門最好戴口罩。”

說著,李茵停頓了一下:“罷了,把紙筆拿來。”

口罩用料定是要比百姓穿的棉麻金貴,就怕有人抱有僥倖心理,想要多省一筆錢財。

但這樣往往又弄巧成拙,付出了更多的錢財不說,身體上還要遭罪。

不如叫李世民來普及,順便叫他給點補貼。

李曉春無奈嘆氣,還是將紙筆給人尋了過來。

又有人拿了一杯食醋來,放在銅管道上,屋內瞬間充滿了叫人上頭的味道……

與李茵小時候有段時間聞到的一模一樣,那會兒禽流感爆發,她躺在阿孃的懷裡,聽對方唱童謠。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皇的甜寵日常

拈花一笑奈戀紅塵

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

你是否有很多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