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的百姓們大多都不識字,李茵沒帶著他們瞧那些之乎者也則的書籍,而是將人引到了啟蒙童書區。

這邊的書籍都是最基礎的,有看圖識字,有小故事,還有連環漫畫。

“老丈,你瞧瞧這個。”

李茵抽出一本看圖識字,翻開第一頁遞給老人。

這個圖書是沒有目錄的,每頁的內容都是圖片加漢字,漢字上還標著拼音。

老人在褂子上擦了幾下手,然後小心翼翼地捧過來。

往書上看去,是一幅野外的圖畫。

老者伸出食指,指著畫中的小草,那草上有一條細線,指著畫外的一個字型。

他開口詢問李茵:“草?”

李茵握住老者的手,將其食指從圖畫上慢慢移動,順著那條指著草的黑線,一直移動到‘草’字上。

她開口道:“草,老丈,這個就是草字。”

“呀!這是草!”老頭盯著那個字,看了好久好久。

等到老人再次抬頭看李茵的時候,李茵才指著另外一個字,那個字旁邊的黑線連著的是畫中的太陽。

“‘日’,這個是日字。”

老者食指指著日,也開口學嘴:“日,這個是日!”

李茵不停,繼續指著下一個字:“鳥,這個是小鳥的鳥字。”

“鳥!這是鳥字!”老者聲音又大又堅定。

他說罷,不再看書,只是雙手微微顫抖。

他哆嗦著嘴唇,問李茵:“小娘子,你剛剛說,這書叫俺免費看?”

“對,館子裡的書都是叫人免費看的,大家也不用害怕摸髒了,看皺了,這算是正常耗損,不會叫大家賠錢。”

李茵迎著一眾百姓的目光,又道:“不僅能看,還能借。”

“只要諸位留下自家的住址,然後叫村中里長作保,莊上的人核實後,便會給諸位發借書證。到時候大家再墊付十文錢押金,便能把書拿回家去看。”

“不過每次借走書籍的保留期只能是半個月,也就是說,大家得在半個月之內來還書,若是沒有看完,也得來這裡登記還書,然後再借半個月就是了。”

“若是有人沒按時還書呢?”有百姓問道。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瞬間怒瞪著那人。

叫你免費看書,咋地,你還想不還啊!

“不是不是,我就是怕有事兒耽擱了還書的時間……”

那人瞬間慫了,他沒想著不還啊。

“這個無妨,你可以叫自己信得過的人拿著你的借書證來還書。”

“或者你實在是有事兒耽誤了,下次來還書的時候解釋一番便可。不過你也不能總是推遲,若連著三次都超過時間限制的,莊上便會沒收你的借書證,一年之內你都不能重新辦了。”

“就算你真的遲了,最多也只能遲半個月,時間再長,莊子就要派人去找你了!到時候你的借書證也會被沒收。”

“這個好!萬一啥時候天氣不好,俺進不了城了,就不怕還不上書了!”

“對,這個看圖識字的書,能叫俺娃娃看看。”

“……”

百姓們紛紛叫好,有的還擔心書不夠多。

對此,李茵只能儘量保證像這種啟蒙掃盲類的書籍,每種都多印刷幾百本,其它的只能大家輪換著看。

之後兩三日,有著女莊這個招牌在,圖書館很快便在長安火了起來。

跟馮三喜預料的那般,有許多的寒門學子每日清晨拿著幹餅過來,餓了便就著熱水吃,困了就趴桌子上睡覺,一連熬上二三日的大有人在。

學子們直到幹餅吃完後,才會起身離開。

好在這圖書館建的大,容納百千人不成問題,不然大家連個坐的位置都沒有。

見圖書館慢慢走上正軌,李茵就不再關注其中事宜。

管玻璃廠的曉鬆快急瘋了,天天吵著叫她過去呢!

圖書館門口。

一輛低調內斂的馬車停下。

“陳六子,你駕著馬車停遠點兒,這邊安靜,別擾了讀書的人。”

王德先下了車,然後給李世民搬了車凳。

“主子,到圖書館了。”

話音剛落,李世民便掀開了簾子,他用腳踩凳,找了半天的位置。

“下次不要給吾墊這勞什子凳了,麻煩的緊。”

明明他撩起袍子一跳便下去了。

王德應喏。

馬車離去,二人站在六味齋門口處。

“這建的可真好。”李世民羨慕,他如今不想再住那宮殿了,他想住水泥房。

聽義妹說之後水泥房還要安裝窗戶,走線路。

他不曉得那是什麼東西,但聽著便叫人覺著好。

李世民讀了一遍門外黑板上的規矩,朝著王德道:“走,我們進去。”

入門是活動區,有個很大的前臺,一個小娘子在整理借書百姓的資訊。

臨街那一側開著視窗,擺放著桌椅。

牆上掛著的木板上面,寫著‘活動區’三個大字。

李世民瞧去,那桌子新奇的很,竟然是靠著窗沿的一長條,凳子又細又高,大家坐上去得把腳踩在橫槓上。

此時正有幾名學子坐在此處,就著熱水吃幹餅,時不時地看著窗外的街道放鬆。

李世民帶著王德走向前臺。

見有人來,前臺的小娘子放下手中的活計,微笑著看向他們。

“二位客人,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

“小娘子,吾就是想問一下,那邊的桌子和凳子,怎都這般怪異,坐著不難受嗎?”

此次前來,李世民沒有跟李茵說,他覺著這些小事情不必要勞煩義妹親自來。

“這位郎君,這是李莊主故意設計的樣式。”

小娘子道:“活動區主要給學子們吃飯用,空間不大,所以不能叫學子們逗留太久,得給別的學子讓出吃飯的位置。李莊主這樣設計,剛好合適。”

“……”李世民,原來是為了叫別人坐著難受啊:“李莊主奇思。”

“這裡的書,都能看嗎?”

“是呢,郎君想看什麼,按照櫃子上的分類,自行查詢便可。”

李世民道了謝,帶著王德向裡面走去。

圖書館中最多的書籍不是經義類,而是農學和兒童書籍。

此時,一個身穿麻衣的老丈正站在兒童書架子前,認認真真地翻看著手中的書。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囤好物資卻穿到了七零年代

柺子李喜歡吃桃子

這本古言不對勁

小一的

炎帝從鬥羅開始

發糕熱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