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一鍋,米半錢,麻衣一身輪著穿。塵網不結富貴處,春燕不來破屋簷。(燕子只會在富庶祥和的人家落戶,所以以前人總喜歡用燕子來說這戶人家過得好。)

李茵一身青衣,束髮帶,騎馬向六味齋駛去。

願意做些小買賣的老人婦人,此刻已經在六味齋後院等候。

有些不是孤寡老人或寡婦的,若是家裡有病人,或者身體不好的男子,實在困難,願意來的也能來。

“你們坐那邊歇一歇,先吃些粥。”如今天色還早,李曉春讓人熬了一大鍋小米粥,給每人盛了一小碗:“不允許多吃!”

怕他們胃受不了,也不讓吃鹹菜。

這些都是京郊貧民區的人,本來是沒有什麼貧民區的,但之前連年天災,又是戰亂,慢慢的流竄到此處的人就越來越多。

最後聚集在一起,成了貧民區。

李茵沒想到情況會這麼糟糕,這些人蓬頭垢面,是好幾個魏徵加起來的程度。

有幾個婦人穿的衣服明顯大了,上面一堆補丁,要麼是自家離世或者臥病在床的漢子的,要麼就是買別人不要的補了補。

他們做個烤麵筋,城裡的皇親國戚們,誰願意吃?

可又不能讓他們回去自己洗,他們弄不來那麼多木柴燒水,屋子裡也不暖和,這天氣去河裡洗,李茵怕他們洗出病來,雪上加霜。

“三喜叔,把後院的菜地改建了,先弄個小型的澡堂子出來。今天就開始動工,沼氣池城裡不好弄,咱們先燒煤。”李茵思索,得加快進度,三年內要把鍋爐弄出來。

如此城中供暖就不是問題了。

馮三喜去找王大海,現在水泥快做出來了,王大海每日忙著認識新材料,吃飯都得看李茵給的書,有的不認的字還要王二丫教。

聚來福已經買下了,前掌櫃的連夜出城,如今掛了女莊的牌子,來找事兒的宗室消停了。

女莊上頭有通天的人物,惹不起呢。

六味齋後院,婦人們狼吞虎嚥。

這哪是小米粥啊,這是小米飯,她們一年能吃幾回?

吃完米粥,一群人自覺洗了碗。

“諸位老丈,娘子們。”李曉春站在石墩子上:“今日叫你們過來,第一件事兒是叫莊主認個臉熟,第二件事兒便是給你們瞧病。”

“咱們以後賣東西,不能帶著病賣,就算你能堅持賣,客人也不敢吃呀!給你們瞧病的是我們莊主,莊主說了,看病抓藥莊上都不收錢,免費幫你們養身體。”李曉春說完,李茵那邊已經支起了臺子看病。

她戴著口罩,手套沒戴,要把脈,穿上白大褂,頭髮塞進白色帽子裡。這會兒沒有藍色無菌帽子,沒有化纖和塑膠,只能戴上白布做的。

希望沒人覺得不吉利。

這一波只有三十三人,是選出來的最困難的人家。

李茵有系統幫忙,看病速度快。

寫了方子,不用給病人,在方子上寫名字,背後寫注意事項。

那些病情比較複雜的,需要針灸,還有二次、三次用藥的,李茵會特地在方子上做標記。

兩個時辰後,李曉春就拿著一沓方子去濟世堂抓藥了。

莊上一直這般抓藥,抓完後還會給濟世堂留存一份方子,其他醫館來要方子也給,不過拿了方子,醫館每旬都得有一上午做義診,抓不起藥的去女莊拿個什麼證明,然後就能在義診那半天去免費抓藥,藥錢按照成本價來算,女莊補八成,醫館補兩成。

回頭百姓有錢了,再還了醫館的那兩成,女莊就不收了,去六味齋買兩斤點心就行。

這時候雖然有寺廟創的悲田坊和官府辦的養病坊,可病人那麼多,哪裡照看的過來呢?

還有那些貴重的藥物,怎麼可能給人免費用!

老百姓知道女莊仁義,所以小病就去悲田坊和養病坊,實在看不好了找女莊,來醫館拿藥。

老百姓覺得,莊子可沒寺廟和官府有錢,人家不交稅,莊子要交稅呢!

“曉春管事,這次的方子怎麼那麼多?”濟世堂的掌櫃從後堂走來,接過方子,趕忙叫來後面的學徒一起來幫忙。

先抓藥,抓完一張方子的藥,其他學徒再拿去抄寫,背面的注意事項也得抄,漏掉的話要捱罵的。

“莊主想讓城東郊那頭的人幫莊子做一些買賣,這不得先讓人把身子養好嗎?”

掌櫃思索片刻,眼中帶著敬佩:“李莊主仁義啊!”

這段時日,城中鋪子每旬開一次義診,抓藥還能免費,京城周郊窮苦百姓生了大病,再也不怕花錢了。

大家都念著女莊的好呢!

不消片刻,李曉春幾人帶著藥走了。

“以後女莊來抓藥,按成本價。這錢咱不能賺,喪良心。”掌櫃的告知幾位徒弟一番,拿著抄好的方子,去後堂研究了。

六味齋後院。

李茵在教一眾人做小吃。

比如煎餅果子,烤麵筋鐵板燒,炸串布袋饃,缽缽雞,糖炒栗子山楂冰糖葫蘆……

有的流動攤子一個人忙活不過來,就自己組隊成兩人的。

長安城裡人流量多的地方李茵探查過,除了東市西市,平康坊和城門口每日人最多。

同一種小吃大家抽籤決定去哪裡擺攤,然後每旬輪流換。

李曉春回來後,將藥交給小廝去煎,以後每日這些人準時來喝藥就行了。

讓他們帶回去煎藥根本就是為難人。

澡堂子是三日後建好的。

李曉春給了他們每人一套洗漱用品,然後讓他們出來後穿上莊子發的統一制服。

一身短打衫,上身白色衣衫,在領口袖子衣襟口縫黑邊防髒,黑色腰帶,下身黑色褲子。

每個人都必須把頭髮梳成丸子頭,戴白色的口罩和手套。

他們的流動攤位上統一掛了一個木牌子,上面刻了女莊二字。

那日長安城的人發現,街頭賣東西的多了一種很有美感的攤位,人家統一制服,嘴上帶著一塊白布,手上有手套,看起來乾乾淨淨的,就是叫人想吃她們的東西。

平康坊。

林小娘子推著一個煎餅果子的攤位,慢慢走入。

之前她聽旁人說過,來平康坊玩樂的都是京城勳貴子弟,有錢的很,不能得罪。

她運氣不好,抽到了這裡。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疾而終的故事

一隻醫學生

戰靈決

隱之心

重生九零之璀璨人生

一個人的星球

大佬歸來,假千金她慌了

五行山的金蟾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