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虛如此突如其來的出現在面前,那巨漢始料未及,面對打來的玉簫避無可避,捱了個正著,立時呆立當場,卻是被青虛封了心神,閉了外感,難知周身外界究竟。

那與滾滾戰鬥的巨漢這時也發現了這邊的情況,當下顧不得即將被收服的滾滾,飛身來到青虛面前,手持大刀戒備道:

“你是何方道人,為何與我等巫族為敵?你對后羿做了什麼?”

青虛聽到持刀巨漢的問話,只是瞥了他一眼,並未做過多理會,而是將目光放在了遠處想要趁機逃跑的滾滾身上,隨後將手中玉簫隨意吹了兩個音。

只見那正在逃跑的滾滾身子一僵,而後慢慢縮回逃走的腳步,退回原位,用兩隻前爪遮面趴在地上,不敢動彈。青虛見滾滾如此模樣不由笑了笑,然後對那手持巨刀的巨漢道:

“你這同伴無故用箭射貧道,貧道來討個說法,他說若是貧道能擋得住他的箭和你的刀,就將那獵物讓給貧道以做賠禮。貧道也沒對他做什麼,只是讓他射不了箭而已。你要不要出刀?試試貧道能不能擋得住你的刀?”

那巨漢看了看后羿,又看了看遠處用前爪掩面趴在地上的滾滾,神色凝重的緊了緊手中刀道:

“不用試了,我不是你的對手,那食鐵獸是你的了,但你必須解了后羿的禁制。”

青虛知道巫族中人好勇敢戰,原本還怕這持刀巨漢一根筋,非要鬥上一鬥不可,雖收拾起來不算麻煩,但如此一來,怕是就要把誤傷的賠禮就變成明搶了,不好善了。

這兩巨漢身後的十二祖巫可是十分護短難纏的角色,他雖不怕什麼,但也是麻煩不是。

他對這持刀巨漢的識實務很是滿意,正要答話,突然,原本呆立在一旁的后羿一個閃身向遠處飛去,同時向著青虛射了一箭。

青虛不由一驚,不過他雖驚卻不慌亂,抬手又將箭支抄在手中,然後驚異的看著后羿,雖然他剛才封閉后羿心神所用法力不多,但心頭迷障也不是一個小小太乙境的修為可以破除的。

這時那持刀巨漢看后羿脫困,忙一個閃身與后羿並肩站在了一起,而後道:

“道長,那個食鐵獸是你的了,吾等兄弟就不打擾了,吾等兄弟從部落出來的時間不短了,回去晚了,部落裡的人怕是會找來,到時若是發生誤會怕是不美,吾等兄弟就此告辭。”

倆巨漢說罷,就戒備著向後退走,但青虛這時卻道:“慢來,原先那一箭,算是以那食鐵獸了結了,但方才你那兄弟又射貧道一箭,這一箭還沒算呢。”

“你想怎樣算?”那持刀巨漢道。

“貧道心中有一惑,若是你那兄弟能為貧道解了,這事就算了結如何?”青虛道。

“何惑?”那持刀巨漢見青虛阻攔就知事情或不能善了,口中問著,卻以隱蔽動作示意后羿尋機先行逃走。

青虛看在眼中,卻沒放在心上,反倒對這持刀巨漢生起興趣,這持刀巨漢識進退,粗中有細,一點也無傳說中巫族人那般魯莽。

青虛道:

“無它,貧道就是想知道你那兄弟是如何衝破貧道對他下的心神封印的。”

那持刀巨漢聽後,以目視后羿,后羿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那持刀巨漢見狀,知事不能善了,猛得一推後羿將其甩出老遠,然後手持大刀衝向了青虛並口道:“快去部落喚祖巫。”

“好,蚩尤你若因此迴歸父神,吾必斬那道人為你報仇,而後亦迴歸父神陪你”

后羿聽得蚩尤吩咐並未與他謙讓計較,而是藉著他的推力快速閃動身形向遠處奔去,並做出自己的承諾。

青虛看著他們不由搖了搖頭,雖然他們的決斷是正確的,但在實力面前註定了會是無用功。青虛手持玉簫隨意撥開了蚩尤斬來的大刀,然後下一招就一簫打在他的額頭,封了心神,閉了外感,定在那裡。

青虛看著急速飛行逃竄的后羿笑了笑,然後輕輕一跺腳,只見那急速飛行的后羿下方突然彈出一根參天巨竹,一下就將其拍在了地上,而後巨竹化作一枚巨大竹葉將后羿裹住帶到了青虛面前。

在後羿那悲憤的眼神中一簫打在了他的額頭,同樣封了心神,閉了外感,然後青虛將神念落在他們身上,細細探查他們的內在異樣之處。

很快,青虛就發現了異樣之處,出得不周山,青虛也有過爭鬥,玉簫打在那些人身上,封閉心神外感,那些人就如同活死人一樣,無知無覺,無論是氣血還是元神法力都是以本能慣性緩慢無意識的執行,若要破開封印,首先要心神清明,要心神清明這就要考驗元神定力及心境修為了,但明鏡易汙難拂拭豈是說說?

而蚩尤與后羿身上的情況就不同,他們看似被封印了,但並不是完全無知無覺,他們的氣血和身內煞氣卻是加速執行,呈應激狀態,就像人睡著了雖神志不清但仍能感知外界危險,一旦危險來臨一個激靈就醒了。

至於打這個激靈要多長時間就看雙方修為差距有多大了,若是同境界可以說是根本不起作用,總之在巫族身上青虛的神通被剋制了。

這讓青虛很是震驚,不過無上神通被破雖讓青虛震驚,卻並未感到沮喪和威脅,因為他知道這世上就沒有無敵無解的神通,萬事萬物難脫陰陽,陰陽對立統一,一物生必有一物應。

他就想搞清楚原因,一則知道原因才能有方法完善神通,二則以防以後再遇見類似情況吃虧。

“這巫族之人與其它人有什麼不同嗎?巫族……巫……”青虛不由自語中陷入沉思。

“是了,巫族與其它生靈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修元神,但巫族為什麼不能修元神呢?”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於世界一曰混沌,二曰乾坤,三曰天地人(這裡的人指天地交感之氣機,造化之母氣),

於人(這裡的人指萬物萬靈,凡有形之屬)一曰靈,二曰性命,三曰精氣神。

神主性而生智慧,氣主運而推造化,精主命而化軀魄,精不足則不生命如石頭死物之屬,氣不足則己不主運如草木之屬,神不足則難生智慧如牲畜之屬。

再有,雖精氣神同出並行,卻各有序列,精為根,神為領,氣為通達,精足方能養氣,氣足方能養神,神足而後方能理氣,氣足而後方能主精之化育。

所以但凡有形有智之屬,皆是精氣神俱足化合而成,皆有修煉元神之條件。

所謂元神者,神合氣,氣合精,精氣神逆衍真性命,孕養真一之元靈。

巫族自當也歸有形有智之屬,那為什麼不能修元神呢?

青虛沉思良久,突然靈光一閃,不對,有形有智也不見得就能修成元神,就如後世之人族,天生靈智,神完氣足,但能修成元神者卻少之又少。

青虛想到後世一句話“識神坐命難見真神”。

真神者,元始真性也,先天無為之本神,致虛,守清靜。

識神者,後天有為之神,乃精氣盈發內外交感而生,依魄而存,因其為內外交感而生,故而易受內外資訊的影響。

青虛想到這,喃喃道:“我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元神之神,指的是元始真性,先天無為之本神,以神合氣,以氣合精,走的乃是以性主命的路子,神之舍為心,故心神為元神之基,對於修元神者,封住了心神就是封住了一切。

而巫族之人,乃盤古精血所化,先天充盈的是精氣,又因生在盤古殿中,盤古殿天然帶有盤古意志與道韻,如此內外交感之下,識神自生,識神既生,則真神退隱。”

青虛繞著蚩尤與后羿走了兩圈後,又自語道:

“如此看來巫族不敬天地,不朝聖,只尊盤古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巫族也不是不能修元神,而是修不了,用佛家的話講就是人人都有佛性,只因執妄而不得證。

巫族想要修元神首先就要打破盤古識神知障,明心見性方可

但盤古識神知障是以血脈精魄為基,又有盤古意志加持,如何可能?其難度怕是比證道成聖還甚。更何況他們本身就是盤古精血成就,否認盤古就是否認自身存在的意義,更不可能。

所以巫族就走上了與元神證道截然相反的道路,以命主性,修精魄,以肉身成聖,成為了洪荒別類,道不同不相謀啊。

這條路也不能說錯,只是元神證道有人走通了,肉身成聖他們沒有走通就隕落了。”

青虛沉思一下,又自語道:“不過我的道也算是脫胎於盤古大道,若想走以力證道的路子,怕是也得與你們交流交流。

但是現在嘛,嘿嘿,還是先拿你們做下實驗,對不住了。”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光照到的地方

委任於鬼

極樂迷途

牽葡

開局胎兒,混沌風雲起

千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