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翻過袁可立的履歷,對他在任上的作為了如指掌。

反觀方文度,宋師襄善黨爭,終日彈劾不止,常與龐尚廉、宋禎漢等抱團攻擊某人或某事,簡直成為朝堂攪屎棍。

六科,都察院變味了。

明初風聞奏事,今大行黨同伐異之事,成為一味反對而不做事的典範,極大拖累朝廷的做事效率。

歷史上,孔有德的吳橋兵變,近乎重演山東兵變。

可惜,此時山東再沒有袁可立。

孔有德叛亂給朝廷造成的損失,甚至超過薩爾滸,廣寧等慘敗。

直接改變大明和建奴的軍事平衡,極大影響雙方作戰的作戰方式,孫元化,張濤之死,更打斷明軍朝著火器改革的節奏。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孔有德給建奴帶去急需的艦隊,紅夷大炮及匠人。

皇太極對孔有德投降前所未有的重視,親率諸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使用建奴最隆重的抱見禮相待,任命孔有德為都元帥,其下所部稱為天佑兵。

縱然言官和孔有德叛亂沒有直接聯絡,然而肆意彈劾前線將領,此風絕不可長。

聽到朱由校道出事情緣由,方文度,宋師襄等依然不服氣,不甘心。

龐尚廉強行爭辯道:“陛下,即使袁可立抗旨之事是子虛烏有,但毛文龍虛報戰功,袁可立身為毛文龍上司依然罪不可赦。”

“好個罪不可赦。”

朱由校右手扶在龍案,目光盯著龐尚廉怒喝:“袁公任登萊巡撫,組建水師,策反劉愛塔,以一己之力將建奴在遼南的勢力打得七零八落,建奴蜷伏一隅,三年不敢動。”

“反觀袁公遭爾等誣陷彈劾,迫不得已離開登萊,總兵張盤戰死,柳河之敗。”

“一樁樁,一件件,戰報會騙人,戰線不會騙人。”

“今日朕對袁公委以重任,爾等肆意彈劾誣陷袁公,一群蛀蟲,害我大明國柱,毀我大明社稷。”

朱由校怒目掃過龐尚廉四人,言官風聞奏事,所奏之事興許不客觀不準確,也難免產生冤案。

然而,言官僅是風聞奏事,做決定的還是朝廷,以袁可立之事來說,責任在刑兵部。

何況言官風聞奏事,震懾貪官汙吏,促使百官清廉自守。

今日不處置一味反對而不做事的方文度,龐尚廉四人,不扼殺都察院,六科給事中懟天懟地懟空氣的臭毛病,以後百官照樣人心惶惶。

他欲讓袁可立執掌遼東,遼南,必須洗清袁可立的罪名,讓他沒有後顧之憂輕裝上陣,在遼東遼南安心做事。

“袁公之事,錯在兵部,以後朝廷六部,事關軍事決定需實事求是。”

“今方文度,龐尚廉,宋師襄,朱禎漢善黨爭,而拙於做事無端陷害同僚,肆意曲解朝廷政令,即日起,貶出京城,前往陝西做官,能治理一縣做知縣,能治理一州做知州,倘若單純呈口舌之快,回鄉種地去吧。”

此言出,朝堂靜可聞針。

皇帝斥責言官,罪歸兵部,為袁可立鳴冤,分明力挺袁可立。

方文度不服氣,爭辯道:“陛下,你不能這麼做,肆意貶嫡御史,給事中,長期以往國將不國。”

宋師襄亦不甘心說:“陛下,沒有御史,給事中,朝堂必宵小四起,江山社稷大亂。”

龐尚廉欲爭辯,朱由校喝道:“夠了,少給自己身上貼金了,爾身為言官,經驗少,資歷淺,閱歷短,紙上談兵,以為單憑一張嘴能治國嗎?朝廷沒有誰都不行,唯獨不缺結黨的言官。”

“田爾耕,把這幾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混賬轟出去。”

結黨的言官?

又言結黨!

百官揣測朱由校的言語,眼睜睜瞧著錦衣衛把方文度四人轟出皇極殿。

孫承宗身為兵部尚書執笏出列,事不關己,卻事關兵部,他必須代表兵部表態,不禁打破朝堂寧靜:“陛下,袁大人離職三年,遼東,遼南愈發糜爛,不能因有言官誣陷袁大人而棄之不用。”

這時,首輔李國普執笏出列,仗義執言說:“陛下,兵易募而將難得,袁公善於謀略,御下有方,是遼東,遼南不二人選。”

此言出,百官陸續點頭附和。

除李國普言之有理外,還在於李國普首輔的身份。

時下內閣官吏沒有任何兼職,官銜低,卻是皇帝近臣,近期皇帝賦予內閣部分決策權,有拔高內閣官銜的跡象,讓人不得不重視。

與此,魏忠賢忍著皮肉傷出言附和:“皇爺,老奴本不該在朝堂說話,不過,老奴認為李閣老,孫尚書說得對,遼東少不了袁公,以後東廠絕不再刁難袁公。”

皇爺清算內廷,收拾宗藩,收拾勳貴,整頓京營,分明是個強勢的主子,他魏忠賢僥倖苟延殘喘,全靠皇爺高抬貴手。

若還不識時務,以後朝廷沒有他立足之地。

李國普,孫承宗,魏忠賢紛紛表態,朝廷其他官吏默然不語,袁可立,袁崇煥,傅宗龍如釋重負。

今日陛下朝廷為袁可立鳴不平,不惜揹負罵名驅逐言官,以後坐鎮前線,再無後顧之憂。

這時,朱由校視線轉向袁可立三人,寬慰說:“袁公,你們放心赴任,上任大膽做事,軍餉,軍械,軍馬,將陸續送往遼東,朝廷絕不拖後腿。”

“三位愛卿將建奴困在遼東一年,封伯爵。”

“兩年封侯爵,三年封郡公,五年封國公,以上均有食邑。”

“諸卿見過京營殺敵分配的方案,遼東戰場亦照此賞賜。”

“告訴前線將領,積極防禦,主動殺敵,建功立業,封侯拜相,絕非夢想。”

聞言,袁可立,袁崇煥,傅宗龍執笏出列,齊聲道:“謝陛下隆恩,臣等赴遼,絕不辜負陛下信任。”

遼東事定,朱由校內心放鬆不少,現在該快速結清拖欠的軍餉,事畢整軍募兵都將進入快車道,他視線轉向蘇茂相,田爾耕,魏忠賢詢問道:“遼東,九邊軍餉籌備的如何,錦衣衛,東廠負責押運的人選是否敲定?具體何時能啟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君之刃

仲夏第七聲蟬鳴

農家穿越小警官

沙木小小

一名警察和女孩們的情感之路

無慾無求的生活

於他懷中熱吻

鹿杳杳

千淵主宰

淚啟

官場宰相起於州部

夢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