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區搬進去後,老廠區慢慢就閒了下來,武同塵又開始發力做自己的市場了,之前不是推了一些客戶和訂單嗎,現在自己再想辦法回收回來,把自己兩個老廠都用上,再說了,自己品牌做起來那可是自己的個人資產了,於是這個階段他自己的品牌產量又增了上來,那時候的生意還是好做,基本都是現款現貨,或者預付款,外貿、內銷都在高速發展,透過中國當時的GDP增速就能看出來當時的發展有多野蠻。

不缺錢了,又有大量閒餘時間,武同塵還想著之前注塑行業的事呢,在山關村的總部東面汽修廠那裡分割出來一片,註冊了一個注塑廠,手續什麼都跑好了,機器裝置也都上齊了,選擇了做汽車配件,和一個汽車廠簽訂了合同,自己又去各地汽配城找了很多經銷商。開好模具給他們生產,這個注塑還真是當時他看到的那個情況,像印錢。但是有一條,用電量大,模具複雜,而且貴,慢慢的他發現了注塑的難乾的點,有些精密的東西得很多模具打出來,然後再組裝,配套給汽車上用。當時很多汽車內飾、門把手、包括一些擋板、反光鏡殼都是塑膠的。

市場可謂是非常龐大,自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一段時間裡做的還真是如魚得水,成為了一個幾百公里內小有名氣的廠子。他那段時間沒事就去浙江,寧波的裝置、黃岩的模具,讓他也見識到了數控的魅力與價值,可以說後來引進工業這個概念就是從那個時候意識到技術會不斷突破的,人工終將會被淘汰。

但是這個注塑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汽車款型更新,那麼他的模具基本就算報廢了,可能後期有很多維修換件,但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開一次機、換一次模具的費用需要打的量,沒有哪個配套商能承受得住。那段時間裡他也在不斷探索新產品,生產空調外殼也試過,後來空調廠人家自己成立了注塑公司。生產一些鐵製品的塑膠替代品也試過,可是銷量連模具費都收不回來因為塑膠的價格高還易壞,鐵的能修能補,塑膠的幾乎不行。甚至有幾次,模具做出來需要幾個月,這邊模具還沒做好沒運過來,市場部回覆這個東西已經過時了。武同塵當時也是被氣的血壓高,可是市場經濟,又發展這麼快,誰能控制了呢?後來又幹了一段時間,會計算賬,給供貨的汽車廠和經銷商,把車廠壓款週期費用去掉,把生產成本去掉,所得的利潤把所有的都去完了,居然不夠機器模具折舊的。剛才也說了,這個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電量大,現在市場上又推出了新裝置,用電量能節約很多,就是價格高一點。他面臨了兩難的抉擇:繼續幹換新裝置,繼續投資,老裝置就得認賠了,下一步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如果不幹,那現在就直接賠了。

賠錢他倒是不心疼,他還能賺,他也賠得起,但是面子上掛不住啊,人家不覺得能力不行嗎。為了面子武同塵決定再堅持堅持,機器也不換了,再生產一段時間試試吧。這天一個偶然事件讓他嚇的不輕,管車間生產的技術員姓邵,這天用航車吊模具,航車失控了,吊著模具升到了最上邊,那副模具大概有七八噸沉,最後收著收著鋼絲繩斷了,模具掉了下來砸到了機子上,一瞬間像小地震一樣。小邵回報的時候臉上沒了血色,說他平時就站在那個位置,今天因為陰天視線不太好才出來的,他不敢往後說了。武同塵看著機器看了看小邵又想起來財務報表,算了吧,不幹了收尾吧,自己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做生意不賺錢做幹啥,不能光圖面子不圖裡子吧。於是開始處理廠子的後續事宜,一些業務轉手,清算,機器裝置開始找頭賣,但是機器已經過時了,已經不好賣了,模具當然沒人要了,都是過時的東西又不通用,最後投資幾千萬的東西賣了百餘萬的廢鐵錢。

這件事也是武同塵為數不多的投資失敗事件,當然,這件事打擊不到他什麼,畢竟人家主營業務還是賺的盆滿缽滿,從此以後他投資變得更謹慎了。現在流行一句話叫富二代不創業可能永遠富,創業就不一樣了,有可能讓你瞬間變窮,這個武同塵十幾年前就體會到了,一次錯誤的投資有可能會把之前的成功拖進去,虧的自己底子厚,還有源源不斷來錢的路子,要不然後果真不敢想象,有可能數十年積累功虧一簣,甚至有可能負債,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後來,他在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書中找到了相應的解釋和總結,稻盛和夫說成功有一套公式,成功=方向X能力X熱情,對,不是加法是乘法,是成倍數的增長。武同塵解剖了這個公式,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方向,如果方向搞錯了,能力越大熱情越高,虧得會越多。他想到了他一個老夥計老王,原來也和他同行,生意初期和他不相上下,後來改行了,能力和社會關係都有,但是不幸的是選錯了專案,老王的能力和努力讓他老是感覺自己可以做好,然後缺錢的時候動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借到貸到了很多錢。最後還是因為這門生意根本就不行,老王被利息和到期的本金壓垮了。一個很好的生意人,武同塵很認可的一個人,倒在了自己的選擇上。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他有可能這輩子都沒機會了,試錯也是需要成本的。

這次失敗的投資對武同塵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如果硬說有什麼好處那就是他花了幾千萬買了失敗的經驗,更好的認識了生意的本質。再就是他也認識到了數控和科技的重要性,後來每次一有技術性革新他就會去看機器,然後還會參觀一些展會,瞭解科技發展的方向,瞭解未來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一點讓他在今後的競爭中總是走在同行業的前列。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武同塵後來成了行業標杆,他上什麼別的廠仿什麼,他買什麼裝置其他廠子就跟進,很明顯,他公司發展成了是個一流企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鬼差日常生活

文歲

神秘的579局

太極以上

多金王爺竟要入贅

憶蘇州

歌宇的雙向暗戀

槐枯杳

城王妃來自中國

悠悠雨季

簡單學生

萬里長城的葉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