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計劃

◎瑣事◎

可憐的太子, 為朱至的事真是急得頭都快要禿了。馬皇后反倒不急,一番安撫太子, 這是以後的事, 慢慢來。

等朱至養好腿能下地,來到馬皇后跟前,眼瞅著馬皇后氣色上佳。行, 親眼看到馬皇后氣色, 朱至心裡的大石終於可以放下。

但是,與之而來朱至就忙得連馬皇后都難見她一回。

魏國公府她得去學兵法, 更得跟著朱雄英一起,不, 是跟著太子一起忙烈士陵園的事,等看到燕王也參與其中,朱至打量太子一眼,太子不為所動,同燕王說起此處本就是墳地, 亂葬崗。

葬身之地, 從來都是極讓人講究的地方, 太子能選定此處,一開始其實好些人都不同意, 畢竟這樣一個地方, 難道不是挺讓人害怕的?

可惜,太子反駁得有理有據, 再可怕的地方能可怕得過戰場。而且亂葬崗也該清理清理, 也算是造福逝去的人。

因此, 太子讓欽天監們聯手, 先擇以黃道吉日誦經超度, 將此處屍骨全都整理出來,待烈士們入園時,再將他們一道安葬。

連高僧都被太子請出來超度亡魂了,誰再說亂葬崗不行,有誰願意貢獻出自己家的田地讓大明建烈士陵園?

有些話一丟出去,成功把人的嘴堵上了。

讓他們貢獻田地,算了吧,還是亂葬崗更好。

朱至板著臉道:“沒有萬一。如果皇爺爺不讓我上戰場,我一定跑到北元去。”

朱雄英盯著朱至,朱至馬上道:“對,以後我要是進了軍中,第一時間就要把我的軍隊變成為人民服務的軍隊。”

“要不是早年的事,能有皇爺爺得天下?能有大明?”但凡得天下的軍隊,沒有哪一個是能與百姓為敵的。

朱至飛揚自信的道:“建了烈士陵園,這裡可不是從前的亂葬崗了,怎麼能讓這地方變成無人敢靠近的地方呢?

朱至盤算的事不少,只是得一步一步的來,不能急,尤其不能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急。

指點朱至是不打算指點的,但是該考慮的問題得提。

“你要怎麼樣?”朱雄英單純問問。

捫心自問,朱雄英想的沒有那麼多,或許沒有親自上過戰場,沒有見過真正的戰場是什麼樣子,更沒有看到過真正的將士是怎麼樣,朱雄英沒有朱至諸多的感觸。

說到這裡,朱至眼睛已經放光了,可朱雄英卻打了一個寒顫,趕緊拉住朱至提醒道:“我就是說萬一,萬一而已,又不是真的,你不用現在就考慮萬一不成怎麼辦。”

“一味只有朝廷出面的事,不是百姓自發,更不是他們發自內心佩服的,能長久?朝廷費財建烈士陵園,難道只為了向天下人昭示,大明沒有忘記將士們的付出?

“那都是早些年的事了。”朱雄英有心為大明的將士解釋一下。

朱雄英本著將心比心的想法,不得不承認,朱至說得在理。

朝一旁的萬河招招手,讓他過來。萬河乖乖上前,朱至同他一通耳語,萬河面上一僵,最後乖乖退去。

朱雄英和朱至到烈士陵園,其實已經不太看得出來原本的模樣,百川也不是第一回 來,但每回都提著一顆心,生怕主子們有個閃失。

老百姓們不會主動與將士們為難,誠如朱至所說,但凡見著軍中將士,百姓們跑得比兔子都快,誰有功夫招惹軍中的將士。

“哥哥別告訴我說,你不知道別人怎麼評價從軍的將士。世人看不起入伍從軍的人,果真只因重文輕武?難道不是因為凡入軍中者,仗著自己的一身武力欺壓百姓,以令百姓聞其風而喪膽,雖為將士,實為強盜?”朱至得跟朱雄英好好說道說道了,誰造就的結果,難道是老百姓們?

“走,我們四周看看。”朱至圖都不看,給朱雄英建議,他們完全可以出去走走。

“為什麼?”朱至上過戰場了啊,雖然只在外頭看,沒能參與,可那也去試過了。朱元璋不能再用朱至撐不撐得住作為藉口,不讓她上了吧!

“我是說萬一。”朱雄英趕緊補充,他說的是萬一是吧,一個萬一而已。朱至不能選擇性忽略他的前提。

“地嘛,空著就是浪費,能夠廢物利用不好嗎?”朱至單純就是問問。

對,或許在朱雄英看來,不,應該是朱雄英和太子、朱元璋看來,建烈士陵園是對武將們的肯定,也是對軍中將士的拉攏,可是,陵園建起來之後要是空了下來,臉往哪兒擱?

為了面子,有些事就算他們不想去做,有時候也非去做不可。

朱至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登了一處小山坡往下一看,好傢伙,四周空無人家,方圓數里內不見半點炊煙,這地方建得不是一般的偏僻啊!

“哥,周圍一片的坡地是不是都是朝廷的?”朱至瞅著寬敞的地盤,立刻冒出疑問。朱雄英一個激靈抬頭盯著朱至,朱至坦然無比和他對視,無聲回應他在此時此刻腦子閃過的想法,證明他絕對沒有想錯,相信自己。

“我又不出面。”朱至眨眨眼睛如是答,她要是出面不就成了仗勢佔朝廷便宜?她能幹這事兒?

“不是哥哥提醒我想的?”朱至本來是不打算想的啊,架不住朱雄英提醒了,她就順勢想一想,一想,也沒什麼,仗嘛,想打還怕沒得打?

“不,這也可以是對萬千將士的示警,唯有他們記著自己的身份,他們是為百姓而戰,不曾滋擾百姓 ,不欺於民,真正為民服務,他們才能得到百姓的愛戴。”

朱雄英就不得不問問了,“你莫不是在提出烈士陵園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主意?一步一步算計著了?”

得說太子早把朝臣們看透,根本不給他們挑三揀四的機會。

真是,步步為營了啊!

朱雄英已經不想問朱至都打了多少主意,好心提醒一句道:“萬一爺爺反悔不讓你入軍營了怎麼辦?”

“再說了,將士們捨身忘死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天下人過上太平安樂的日子?冷冷清清,沒有人煙的日子,他們怕是要以為自己白犧牲了?”

朱至同朱雄英道:“所以,莫因天下太平就讓軍中將士忘了,他們來自於百姓,更不應該忘記百姓之苦。既從軍,是為國是為民,而不是為了耀武揚威。”

反倒是自認為辛苦的將士們啊,跟老百姓白吃白喝白拿,半點不把自己當外人。

她要一股作氣跑到北元去,嗯,朱元璋能拿她怎麼辦?管不管她死活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麼滅了北元!

“走水圖。”朱雄英又遞過來一張紙,證明這個問題該考慮的都已經考慮好了,朱至只管放心,沒問題。

朱雄英莫可奈何,只能乖乖奉陪到底。

朱至也很自然而然的從朱雄英手裡接過紙張,大致一看道:“咱們只要把要求提出,專業的事當然得讓專業的人規劃,外行指點內行,不是鬧笑話嗎?流水都規劃好了嗎?不會陵園建起沒個兩年,當即就塌了吧?”

“工部提議在周圍多種果樹,你看看圖,這裡,這裡一片片都是種果樹的地方。”朱雄英來了好幾回,事情都上手了,給朱至解釋起來也是極順手。

“啊?”朱至完全不打算留下來仔細看看工程嗎?出去轉什麼?朱雄英納了悶,可是朱至像是打定主意,根本沒有要因為他的不解改主意的意思。

這個,這個!朱雄英補一句道:“朝廷不是有公祭嗎?”

引得朱至側目,給了親哥你莫不是傻的表情問:“哥哥,我的好哥哥,你不會覺得,建起一個烈士陵園,往後人人就把這陵園當回事了吧?”

“你是要把皇爺爺和爹往火上推。”朱雄英已然第一時間品出味來了。

朱雄英趕緊否認道:“當然不是。”

“哥,等烈士陵園建起,我一定把周圍一帶變成應天不亞於秦淮河的繁華之地。我不僅要讓泉下有知的將士們知道,大明沒有忘記他們的付出,大明的子民們也會牢記他們的付出,百姓會和大明一起為他們守陵,更要讓他們親眼看到大明的繁華,百姓的安居。”朱至眉飛色舞的向朱雄英宣告,建一個烈士陵園不過只是開始,怎麼能是結束,給她等著。

朱雄英額頭滲出汗來,趕緊安撫朱至道:“是我多嘴多舌說錯了話,至兒,有事好商量。”

沒辦法,朱雄英確信朱至說得出做得到。至於朱至到北元會做什麼,能做什麼?打住,不能再想下去!

“也對,暫時用不著考慮。還是想想該怎麼把這一片變得繁華。”朱至也覺得暫時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眼下重點是,怎麼在烈士陵園建起之後,讓眼前的地方變得繁華。

朱雄英抹了一把虛汗,慶幸於朱至的注意力被轉移!

但是,朱雄英也不得不考慮,朱至心裡的那點打算他該跟親爹提個醒吧。

萬一,萬一,真要是不讓朱至上戰場了,就得嚴防死守的啊!

朱至不知因為她的一句話,朱雄英已經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定要提防她。

她一邊讓萬河去把方圓百里的空地全都租了下來,一方面開始編故事,讓人說書啊!

應天裡誰說的書最受人歡迎,朱至就尋上誰,不講以前的英雄事蹟,就講講大明朝建起,那些為趕走元人,為大明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無名之輩。

無名之人,死了也是悄然無聲,記著的人少之又少,卻也更能引起人的共鳴。

說來他們哪一個不是默默無聞的人,只做著最尋常也最簡單的事,一生就那樣碌碌無為地過完了?

但是,他們至少有家人,有兒女。

那早早為國戰死於沙場的人啊,卻是連個掃墓的人都沒有。

清明無人掃墓,靈位無人為之祭奠,多少人聽著暗暗抹了淚,這是真慘是吧。

其中說書人說起那為應天攻陷而以美人計毒殺元人守將的事,再一次讓他們知道,原來不是所有的青.樓女子都是無情無義的人。就在他們眼前,不過是過去了十幾年的事而已,有那義氣的女子為了守護他們付出了性命,而他們一無所知。

事情過去不久,其實有人記得的,只不過沒有人提,慢慢的也就淡忘了。

如今再被人提起,也就有不少人出面證明這一切的真實。

使美人計的六個姑娘啊,她們為了取信元人陪著元人喝下了毒酒,當元人毒發時,意識到自己中計時,對幾個姑娘揮刀相向,等明軍趕到的時候,幾個姑娘身上沒有一處是好的,血流了滿地都是,那場面極其恐怖。

饒是如此,一氣尚存的姑娘們卻高興,高興於應天終於要回到他們漢人的手裡,元人,他們將必死,必死!

說書歸說書,戲更得演出來,朱至讓人將寫好的劇本送到戲曲班子去。有人白送劇本,戲班子求之不得,再說這更是近日說書最火的本子,傻子才會拒絕。

因而街頭巷尾,突然間颳起道說大明將士為趕走元人死去的人,男的女的,其實大傢伙誰也沒有閒下來,只是有些人功勞不為人所知。

如今說書的,唱戲的,紛紛將這些無名的人全都搬到人前,好讓人知道,究竟在這和平之下,有多少人付出生命。

與之而來也就有人提起朝廷興建烈士陵園的事了。

一開始百姓們根本就不關注這件事,朝廷動亂葬崗也好,將來那裡要葬的什麼人都好,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結果被說書的和唱戲的一鬧騰,應天百姓也就知道,為了天下太平,有許多人身死無名,連個上墳的人都沒有。

朝廷出面建陵園,就是為了讓這些無人祭奠的人,清明重陽得有一祭,不至於成了孤魂野鬼。

一時間,多少人有了切身體會。誰願意死後無人供奉呢?大明朝廷是有良心的,立國之後能想到死得默默無聞的將士,這是一件好事,該支援,該肯定。

因此,本來因為去亂葬崗做事不太樂意的幫工,終於明白朝廷一番作為的良苦用心,紛紛積極參與。

以至於,本來朝廷對於烈士陵園修建一事其實挺頭痛的,畢竟這要人要錢,哪樣不是朝廷缺的?

突然不管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人,全都往烈士陵園湧來,本來以為須得費個半年時間才能弄好的陵園,竟然硬生生縮短了一半,三個月就弄好了!

這個事,太子算是相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書的也好,唱戲的也罷,都是朱至在裡頭推手,後來自覺幫忙建陵園的人吧,朱至也是個機靈的,來了幹活的人就算不給工錢,那也必須管他們吃喝。

人與人之間本就是相互的,你幫我,我幫你,不就慢慢建立了友情?

朱至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更是派了太醫前去守著,別管是誰受了傷,染了風寒,一律給治。

當然,朱至更是讓人對陵園周圍實施規劃,開荒種樹養魚養雞鴨什麼的,不拘,誰要是有心在這兒幫忙看護這些雞鴨的,一個月二兩銀子。

哇,這工價一放出去,誰還顧得上原本這地方是亂葬崗嗎?

上趕著求工作。

隨後,陸續有人開始在這一片擺攤,小吃啊,糖水啊,人越多,做生意的人也就越多,有生意頭腦的人多著,哪裡用得著特意去推動?

等烈士陵園建成後,周圍已經安頓了好幾戶人家。

隨著烈士陵園的興建,水也好,路也好,樣樣都得修,在這基礎上,聰明人能不趁機把水源弄好?搭著朝廷的順風車,再把自己缺的,又必須得要的全補齊全了。

水的問題解決,路也好走了,人還怕不會多起來?

太子在建成後過去一瞧,哪裡還有原本的荒蕪。住的人家有了,荒地也有人開墾,再看人來人往的,轉頭衝朱至道:“你是早想到這也是一筆好生意?”

“爹爹這樣說我可要傷心了。真要是按生意來做,三年五載,我別指望能回本。但是,為了不讓烈士陵園成為別人的笑話,我得先把樣子做好。”朱至手裡拿著一紮烤串,一邊吃著一邊回答,太子看她吃得香,偏朱至竟然沒有要分他一串的意思?

“什麼肉?”太子面對無知無覺的朱至,轉移話題問。

“羊肉。爹您不喜歡吃吧。”朱至又咬了一串,吃得那叫一個暢快,望著太子的時候,依然沒有打算給上某爹一串,讓他嚐嚐。

太子算是明白了,指望朱至自覺太難。是以,太子上前一手奪過朱至手中的肉串,取了一串咬了起來,百川看得那叫一個急啊!無奈太子不為所動,嚼著肉覺得味道很是不錯。

“你大哥呢?”太子領著兒女一道出門,結果一個剛來就吃上了,另一個不見了人。

“我哥應該看孩子去了。”朱至怨念無比的瞅著某個爹,搶她的肉串也就算了,竟然還是全搶光了!過不過分?

然而朱至沒敢搶回去,一眼瞥過萬河,萬河一灰溜煙不見了。

“看什麼孩子?”太子吃著肉,不得不承認味道極是不錯。結果聽到朱至的話,沒反應過來。看孩子什麼的,朱雄英就是一個孩子,他看的哪門子的孩子?

“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朱至如是答,太子瞟了朱至一眼,結果朱至衝他笑,卻沒有要細說的意思。

算了!太子也不是那追根究底的人,朱至不細說,他也不問了。

咬著肉串一路走看下來的太子,對於周圍的小商販們仔細打量一番,問起朱至道:“陵園建好了,以後人就少了,你要如何?”

“這一片地,種了果樹,開了田地,更養了雞鴨,爹,有田有地,就不怕沒有人。”朱至說的是實話,過程雖然可能會很長,但絕對不會讓這一片冷清下來。

太子想了想補充道:“朝廷應該給些獎勵。”

朱至想讓烈士陵園熱鬧起來,就是為了不讓烈士陵園將來無人問津,這也是失了朝廷的初衷。

那麼朝廷總不能幹看著,須得激勵人在周圍安家。人一多,就不怕沒有人知道烈士陵園了是吧。

“爹果然一點就通。”朱至必須對太子給予肯定,多聰明的爹啊,馬上懂了有些事就得操辦起來,莫等著被人挑了毛病指出不是才來補救。

“你還有什麼主意一併說了吧。”太子相信,朱至腦子裡肯定有主意沒有說出來。

“爹,您是我親爹,要不說您最瞭解我呢。我的主意其實就是,朝廷應該組織國子監那些學子們每月一遊烈士陵園。讓他們瞭解,大明朝的建立,不僅有文人出謀劃策之功,也有諸多將士浴血奮戰。”朱至想什麼,自然是讓那些看不起將士的人知道,他們沒有什麼資格看不起將士。

太子一頓,朱至勸說道:“知建國不易,知為大明戰死的將士無數,他們才更應該珍惜現在,對將士懷有敬畏之心,也能在以後體恤將士不易。”

一套套的說辭下來,叫太子都不好拒絕了!

“朝中大臣未必同意。”太子只陳述一個事實。

朱至不說話了,什麼朝中大臣未必同意,根本原因難道不是因為太子依然拿不準?

好吧,面對不接話的朱至,太子反而不作聲了。

這時候萬河回來了,手裡拿了一把烤串,剛吃完的太子一眼看見,萬河正要遞向朱至的手一時不知該不該轉個方向了啊!

朱至已經一個箭步上前搶過,控訴道:“爹爹不要太過分。”

可惜太子不為所動,硬是從朱至手裡拿走大半,朱至!!!

朱雄英回來的時候,正好父女又解決完了肉串,吃得滿足的兩人沒了剛剛搶肉吃的劍拔弩張,反而在那兒對肉串進行評價,“味道不錯,就是有點鹹。”

“肉要是太淡不好吃。”朱至哪裡不知道,可是這烤肉就得這樣才好吃。

“等回了宮,你讓人做一些。”太子突然對朱至如是吩咐,朱至側頭問:“為什麼是我?”

太子理直氣壯的回道:“因為我是你爹。”

某個理由確實相當可以。朱至無能反駁,只好老實答應下。

“爹爹別隻吃烤肉,烤菇子要不要嚐嚐?就是我讓人從雲南帶回來的。”雖然被太子下達了回宮吃烤肉的任務,不過朱至不是小氣的人,有好吃的必須要分享,再說了,又不是熊掌魚翅,只是再尋常不過的烤肉,家裡吃得起。

“新鮮的菇子味道可好了,烤的時候都不用怎麼處理,只要放點油再加點鹽,味道可好了。還有腰子,五花肉。”朱至細數著自己嘗過的美味,大有自己就要幹一乾的意思。

朱雄英!!!這是要饞死誰啊!

“好了。”太子顯然也一樣,立刻提醒朱至打住,不可以再數。

“我們出來是有正事,你別隻顧著吃。”太子哪怕自己也吃了,也不能再讓朱至說下去了。

朱至幽幽地凝視太子,太子莫不是忘記了剛剛誰跟她搶吃的?

朱雄英已經第一時間上前拉住朱至,同時衝太子道:“爹,我們去看看陵碑的情況吧。”

太子正有此意,朱雄英提醒朱至道:“把嘴擦擦。”

看朱至吃得油光滿面的,也不知道擦擦嘴,是不是有點過分。

好像,是的!朱至趕緊拿過帕子擦嘴。

太子已經走在前頭,朱雄英等著朱至,這才跟上。

此時的陵園裡,一座座的碑陵立起,看著一塊塊立起的碑,有些有名字,有些沒有名字,但是關於他們死於哪一場戰役,寫得一清二楚。不用說,都是為了攻下應天而死的。

若說之前太子未必能夠想到這樣一座陵園的建成會是什麼樣子,此時此刻看到已經幾乎完成的陵園,這樣一座一座的陵碑立起,太子才第一次體會,為了大明建立,甚至只是為了奪下一個應天而已,付出了多少人命。

自然,跟在太子身邊,縱然不是第一次看到眼前陵碑的朱雄英和朱至也是一樣的感觸,至少在面對這一塊塊的陵碑前,他們再也沒有輕鬆愉快的心境,唯有鄭重。

為此,太子同朱至道:“你的提議很好。該讓天下人知道有多少將士為邊境安寧而死,尤其是安享清平的讀書人們,他們沒有資格看不起任何將士。”

朱至雖知道太子不會拒絕這份提議,聽到太子拍板定下,心裡也是鬆了一口氣。

國子監開頭,天下讀書人難道能不瞭解瞭解大明建成的辛酸?

“死去的將士須得銘記,活著的將士更應該善待。”太子感觸之後,更下定決心要辦另一件事。

“比起授人於魚,不如授人於漁。”朱至立刻明白太子話中何意,趕緊出主意。

太子回頭看向朱至,朱至道:“軍中退伍的將士,該優先於各衙門中錄用,誰家若是任用退伍的將士,朝廷當予於獎賞,甚至免去部分雜稅。”

獎賞令人心動,比起口說無憑,當然是真正的好處更讓人願意付之行動。

“你是無時無刻不想著利益。”太子無奈,怎麼朱至三句話不離商,不離利益呢?

朱至無奈聳聳肩道:“爹,不是我想,而是因利而動是人的天性,違背天性,只講理想,太難為人了。順應自然,必能事半功倍,何樂不為?”

太子瞪了朱至一眼道:“這種話當我的面說說可以,別讓你爺爺聽見,否則有你好果子吃。”

對此,朱至更無奈了,“明明這些年我也算賺了不少錢,讓爺爺看到不是所有的商人只圖一己之利,做生意也可以造福百姓,怎麼皇爺爺還是對商人恨得咬牙切齒?提商色變?可是想要國富民強,沒有商人怎麼富?等天上掉餡餅嗎?”

太子再也忍不住咳嗽起來,提醒朱至適可而止,這個話題不許再提。

“掩耳盜鈴更不可取,我親愛的爹爹。”朱至吐一口氣,更盼著某個當爹的能夠悠著點,莫要總想著讓她閉嘴閉嘴。

錢不是萬能的,可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就說修陵園好了,花錢的地方還少嗎?

“爹,四叔來了。”朱雄英一看太子和朱至又要為了錢的事扛起來,頭正痛得不知該如何是好,正好,對面燕王走了過來,趕緊的提醒他們,別爭也別吵了。

燕王大步流星而來,看到太子也很高興,上前抱拳,“大哥。”

“四叔!”朱至和朱雄英同燕王見禮。燕王揮手衝他們一笑。

太子吩咐燕王一道過來搭把手的,見到燕王並不覺意外,只是看到燕王身後抬著一個人,問:“怎麼回事?”

“剛剛在那邊碰上的,不知怎麼的昏過去了,我正打算送他過去找大夫。”燕王簡略回答,太子也就不細問了。

“讓他們送過去吧。”太子揮手,燕王讓手下將人抬走,跟在太子身後問:“大哥,陵園建好了,什麼時候公祭?”

太子第一時間掃過朱至,朱至可不管,他們兄弟說話,她自覺的不插嘴是吧!

“等父皇決定。”太子如是答來。燕王同太子道:“大哥,我怎麼覺得建烈士陵園好像才是一盤棋的開始?”

細節上的事,太子沒有一樣一樣告訴燕王,朱至的動作吧,燕王不至於事事扣在太子頭上,可要說沒有一丁點別的懷疑,甚至看出別的端倪,未免顯得燕王太無用了。

太子滿意於弟弟的察覺,衝他昂昂下巴道:“看著就是。”

得,燕王得了這話便明白,不管這盤棋怎麼下,他可以參與,卻不需要知曉全域性。

也行,凡事用不著樣樣都清楚,他又不是掌舵的那個人。

只是餘光掃過朱至和朱雄英,好像這兩個小的知道得比他多!

朱至敏銳的察覺燕王的目光,抬頭同燕王對視,衝燕王一笑,燕王回她一個笑容,坦言問:“至兒和雄英在這些事裡也須擔當重任?”

“對。”太子重重點頭,瞥過兩個孩子道:“該讓他們學著點,父皇的意思。”

一提朱元璋,燕王就更無話可說了。朱元璋決定的事更不是誰能改變的。

“爹,二叔和三叔都來了。”碰上燕王這個時常出入烈士陵園的人不算奇怪,可是碰上秦王和晉王,實屬難得。

這兩位自打被召回應天以來,剛開始天天進宮侍疾,馬皇后康健後,馬皇后再沒讓兩人總在她眼前晃悠,以至於在外面逍遙得不錯的人就想能回封地。

問朱至怎麼知道的,還不是因為秦王摸不準情況,拉過朱至打聽過相關的訊息。

朱至面對自家二叔,就不想說打擊他的話,甜甜回一句不知。

至於秦王怎麼到處打聽自己何時能回封地的訊息,朱元璋在上,再不濟更有一個太子頂著,朱至多管閒事,果真事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顯然,秦王一直沒有得到一句準話,實在忍不住了,乾脆拉上晉王尋上太子。

在烈士陵園見著弟弟們,太子的表情沒有多少意外,人已然走了過去。

“大哥。”見著太子,別管在外頭怎麼威風的王爺們,個個都是弟弟,自覺些夾起尾巴做人。

“二哥,三哥。二叔,三叔。”一個個各打各的招呼。

“去那兒坐坐吧。”太子指向陵園外的茶攤,那是給人歇腳的地方。一干弟弟們誰也沒有意見,乖乖跟著太子過去。

茶攤上是一對年邁的夫妻,見著客人上來連忙端出茶來,萬河自覺上去付錢,太子早渴了,端起喝了大半碗,這才將視線落在兩個弟弟身上問:“無事不登三寶殿,不進宮尋我,反倒在這兒堵上我了。有話說吧。”

秦王和晉王看著面前的茶沒動,太子話一落下,兩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秦王開口問:“大哥,母后的身體好多了,我這不是什麼時候父皇放我們回封地。”

收穫太子一記關懷的目光,“為何著急回封地?”

“也,也沒什麼,就是有點事。”秦王面對此問,有些結巴答來。

“公事私事?”太子細問,秦王捉捉頭,不知如何答才好。

太子卻從他這反應裡得出了結論,“私事。”

“不是。”秦王趕緊否認,偏又眼神躲閃,此地無銀三百兩什麼的,說的就是秦王。

朱至都想捂臉了,想說謊是不是也該練練?

太子這時候從懷裡掏出一份奏摺丟到秦王手裡道:“不是。那你解釋解釋,這上面寫的事究竟是真是假。”

秦王被丟了一記滿懷,趕緊抱住,再聽太子的話,一時傻了眼,趕緊低頭開啟奏摺,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秦王汗淋如雨的道:“大哥,裡面好些事都不是真的。”

太子鎮定自若的問:“那你告訴我,裡面哪些是真的。”

秦王……

一看辯解不成,反而自己把自己坑了,秦王急得不行,求救的視線落在旁邊的晉王身上。

晉王,晉王當作看不見!

秦王瞪大了眼睛,說好的一起來找太子想辦法回封地?結果讓他衝在最前面,他好在後面撿漏嗎?

不成。既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更得同當。秦王馬上道:“大哥,別光說我啊,三弟的事大哥難道沒有聽說?”

這一刻的晉王啊,真是掐死秦王的心都有!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將臨,開局發現自己有條龍

昨日書生

越界突襲

魅陽小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