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陳友諒從江州敗回武昌以後,慚愧、憤怒之極,決定全國上下、傾其所有,破釜沉舟地要和朱元璋決一死戰。

首先調集全國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大造戰艦。他一向自以為是,專橫獨斷,不吸收在龍江的教訓,戰艦越造越大,船大了在江湖中行動困難,船大掉頭難,就容易成為別人的活靶。這次陳友諒的戰艦長有數丈乃至數十丈長,分三層,高有數丈,上下層語不相聞,房屋各易,中間可以走馬。

陳友諒大小事務從不與部下商量,只聽太師鄒普勝一人的。關於戰艦問題張定邊曾提出不宜太大、太高,應以方便靈活為宜。鄒普勝當面訓斥張定邊:“戰艦怎麼造應由皇上決定,我們作臣子的只有服從。我認為皇上英明果斷,戰艦大可以多載人馬,朱元璋的小漁船來,我們一陣弓箭炮火,就要吧把他們掀翻。”

“對,張將軍,戰艦就是要大,氣派才行。像朱和尚那種漁船,在湖裡打魚還可以,可是作戰,在長江裡行走,像朱和尚那種小打漁船,幾個波浪來就打翻了,怎麼作戰?”陳友諒說道。

“都作成鉅艦,萬一敵人用火攻我們怎麼辦?又要像龍江一樣被燒。”張定邊憂心忡忡地說。

“這你就放心好了,張將軍。”陳友諒哈哈大笑地說,“你看,我把戰艦外面全釘上一層生牛皮,箭射不穿,火箭也不怕,生牛皮不怕火燒,你放心好了,這次我在船上多備弓箭手,朱和尚的兵還沒有靠近船艦,就被我們射死,他休想用火攻,我們每個戰艦也配二十多隻中小型船隻,大小兼顧,難道怕他朱和尚不成?”

張定邊問道:“皇上,這次我們是直接進攻應天呢?還是江州、南昌。”

陳友諒說道:“那你先說說你的意見呢?”

張定邊說道:“我認為我們應該用主力去攻應天,少部分兵力打江州,據探子來報,朱元璋現在在淮北的亳州、安豐,和元朝和張士誠打得難解難分,應天城內空虛,我們正好乘虛而入,來個速戰速決,攻擊應天。朱元璋老巢一丟,我們再乘勢北上,南北夾擊他,這樣朱元璋就會像喪家之犬一樣被我們消滅。”

陳友諒說道:“張將軍,現在我們的形勢不同於兩年前了。兩年前,南昌、江州、安慶、銅陵、池州都歸我們所有,到應天不過兩百里路,所以,當時我們才敢去攻應天府。現在呢?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有龍江之敗,我們這一仗丟了十多個州縣,朱元璋一下西擴到江州、南昌,我們想起來都痛心,更不用說了。現在我們貿然去攻應天,那叫孤軍深入了,朱元璋萬一殺我們一個回馬槍,把我們堵在長江裡,慢慢消滅,那時內無糧草,外無救兵,我們幾十萬大軍,只有乾巴巴地等死。所以攻應天這一步棋太險。到現在我一想起在龍江被人追殺的滋味,渾身就起雞皮疙瘩。我們現在只能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從西部南昌開始,採取鯨吞的政策,一步一步地往東推。如果朱和尚來援,我們就在長江或鄱陽湖裡和他展開生死決戰,如果在鄱陽湖裡打,我們就能充分發揮我們大船的優勢。在湖中風大浪大,小船顛簸利害。這次,你們就看我是如何在消滅朱元璋的。”

鄒普勝忙點頭道:“皇上聖明,考慮得十分周全,這次是報仇雪恨,指日可待。”

張定邊還要說什麼,丞相張必先在他後面,輕輕拉一下衣裳,張定邊才把到嘴邊的話又咽回肚裡。二張退出皇宮,張定邊埋怨張必先道:“兄弟,你今天不幫我進諫皇上,你反而拉我衣角,這是為什麼?”

張必先說道:“三哥,你進諫那麼多好辦法、好主意,有幾個被採納了?他只聽鄒普勝的,哪會聽我們弟兄的?古語道:‘進佳言於愚人前,猶委珠寶於道。’他既然不聽,你何必徒費口舌呢?”

張定邊說道:“打仗上戰場是我去,一旦被火燒著,就玉石俱焚。最遭殃的是我,你是丞相,最多隻是監國,又不要你去戰場殺敵。”

張必先說道:“這事你要多個心眼,小心朱元璋的詭計,據說他是一個善用火攻的人。聽說他是一個和尚出身,我真想會會這個人。”

“你還是別會他的好,上次在龍江我就感覺他算計得太精了,把我們騙進了那個地方,一下子幾萬人轉眼就沒有了,想起來都後怕。還有他那個軍師劉伯溫,他們都聰明過人,我們的皇上能有他們一半聰明,就好了。”

張必先四周看了一下沒有第三者,就說道:“你是說我們的皇上有些愚蠢,是嗎?”

張定邊反擊道:“這話可是你說的,呵?”

二人相視一會,都笑起來。

接著陳友諒在所管轄的地區進行招兵買馬,擴充兵力,窮兵黷武,擴軍備戰。他所招的兵達到了六十萬人,當然相當一部分乃狐疑之眾。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陳友諒親自帶著文武百官和嬪妃及六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到南昌城下,停下戰艦,準備攻城。

南昌守帥朱文正,聽說陳友諒傾國而來,馬上佈署人馬守城,遂令鄧愈守撫州門,令趙德勝守宮步、土步、橋步三門,薛顯守章江、新城二門,牛海龍守琉璃、澹臺二門。朱文正自帥親兵兩千人居中調節、策應各門。

攻城戰一開始,陳友諒親自督兵猛攻撫州門,士兵們每人拿著一個斗笠大的盾牌和刀槍進行進攻,城牆上的箭、石頭、木塊、雨一般地向下打來,漢兵一手持盾遮住石頭木塊,一手拿著工具猛鑿城牆根,不到半個時辰,“轟”的一聲響,城牆坍塌了十多丈長。漢兵潮水般地往裡湧,鄧愈也不好惹的,只見他沉著地指揮著士兵火箭齊發,火銃齊鳴,熊熊火焰,閃爍如電,殺死漢兵不少。鄧愈即令士兵立柵,柵還沒有修成,漢兵又進攻,兩下又接戰,士兵以手血肉相搏,正在危急之時,朱文正率兵來援,且戰且築,漢兵輪番向上殺來,等柵修好以後,城內外已屍首堆積如山。朱文正手下的猛將牛德海、李繼先、趙國旺、許圭、朱潛,等相繼戰死,陳友諒也死傷不少。

陳友諒休戰幾天,見撫州門攻不下,決定改攻新城門,守城門的是薛顯,只見他手掄一柄大刀,有萬夫不擋之勇,漢軍一開始攻城,只見城門大開,從城裡衝出一支人馬,為首的就是薛顯,只見他如龍似虎,銳不可當,陳友諒計程車兵前來阻擋,都被斬瓜切菜般地剁下馬來,陳友諒的大將餘定、劉震不知好歹上前攔阻,被薛顯一刀,雙雙化作冤鬼,見閻王而去,漢兵紛紛敗退,薛顯右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殺了一陣,漢兵死傷無數,薛顯方才收兵回城。薛顯回城後,清點人馬,只少了偏將徐明一人,惋惜不已。

陳友諒見薛顯如此驍勇,知道新城門攻不下,只得放棄攻城,改攻水關。這水關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是朱文正專選的壯士在防守水關。陳友諒兵至,水關柵里長槊刺出,刺死了不少士兵,漢軍奮力去奪,柵裡又刺出淬火的鐵戟,雙手面板自然被灼爛,自此無人敢近前。水關也無法攻破。

陳友諒見南昌久攻不下,就派人先攻擊南昌周圍各縣,終於攻下了吉安、臨江等小縣,擒住了劉齊、朱叔華、肖天林等人,陳友諒將三個解到南昌城下,大聲呼叫趙德勝答話:“如果你們再不投降,就以此為例。”

說完將三人斬於城下。趙德勝大聲回答道:“我們知道了,這是當俘虜的下場,我們寧可戰死,也絕不當俘虜!”

其他計程車兵一齊高呼:“寧可戰死,也絕不當俘虜!”

陳友諒一聽,氣得雙腳直跳。本想殺幾隻雞給猴看,嚇唬一下對方,誰知適得其反,反而給對方增加了抵抗的決心。陳友諒命令士兵攻宮步、士步兩門,趙德勝日夜巡城,指揮士卒守城。

忽然一支冷箭向趙德勝飛來,正中趙德勝的肚臍眼,深度約有六寸左右。趙德勝一下倒在城牆上,士兵忙把他扶到安全的地方,趙德勝好一陣才甦醒過來,對身邊的人說道:“弟兄們,我自從從軍以來,大小戰爭經歷了上百次,也多次負傷,都沒有如此厲害,此次負傷疼痛難忍,想我性命難保,我再也不能為國出力了,望諸位兄弟竭力為主盡忠,打垮逆賊,保衛南昌!”

說完,趙德勝閉目而逝。守城士兵見主帥如此英勇,都舉起右手高呼:“打垮陳友諒,保衛南昌城。”“為趙德勝將軍報仇!”

陳友諒既攻不下南昌,但他又不肯離去,這真成了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尤香,’他只好把南昌城團團圍住。朱文正見這樣相持下去對南昌不利,就悄悄令千戶張子明偷出寨去應天求救。張子明扮成漁夫模樣,搖著小船,唱著漁歌,混出南昌城,星夜嚮應天而去。半個月的時間才到應天見朱元璋,遂將南昌被圍的情況詳細稟明吳王。朱元璋問陳友諒兵勢如何,張子明道:“陳友諒窮兵黷武,傾國而來,兵勢雖盛,戰死的也不少,現江水一天天枯竭,戰艦行駛困難,且漢兵久在於外,糧草等後勤運輸困難,照此下去打垮他不困難。”

朱元璋對張子明道:“先生趕快回報朱文正,努力堅守一月,我馬上親自領兵來援。”

張子明領命,仍扮作漁人返回南昌,沒想到回到湖口,就被陳友諒的巡邏兵抓住,送到陳友諒面前,陳友諒問道:“你是什麼人,敢如此大膽,出入我漢營。”

張子明道:“我是南昌城張子明,到應天搬救兵剛回,走到湖口就被你們抓住了。”

陳友諒饒有興趣地問:“朱元璋要來援助南昌嗎?”

“要來,為什麼不來。他說他隨後就到。”張子明說道,“朱元璋說了,他最喜歡和你打仗。”

“為什麼?”陳友諒問道。

“他說上次在龍江你送了不少東西給他,他說你這個人很大方。”張子明回答道。

“這次我的東西更多。他準備帶多少人來?”陳友諒問道。

“他說了,也不能太寒酸很了,讓你見笑。他準備帶這個數。”張子明說完伸出五個手指頭說道。

“五十萬?”陳友諒問。

張子明只點頭不回答。

陳友諒說道:“你想發財嗎?如果你想榮華富貴,你就對朱文正說:‘應天無兵來援。’叫他火速投降,我就給你很多金銀珠寶,永遠富貴。”

“你不要騙我,我不相信。”張子明說道。

“你放心,我不騙你,你要多少銀子,你要什麼官我馬上就給你什麼官。”陳友諒信誓旦旦地說。

張子明想了一下說道:“好,既然你給我金銀珠寶,還有官當,那我就去說,按你們的要求說。”

“要是你照我們的話說了,我給你一萬兩白銀,再給你一個知縣如何?”陳友諒說道。

“好,一言為定,我就按你們要求去說,你們可得說話算話。”張子明說道。

陳友諒便命令人把張子明押到城下,張子明點名要朱文正答話,不一會朱文正來到城牆後面,張子明高聲叫道:“朱統帥聽著,我是張子明,使應天已回,不幸被捕,主上命令我傳諭:主上帶援軍五十萬馬上就到,你們要堅守此城。……”

陳友諒想阻止已來不及了,他勃然大怒,忙奪過士兵手中的刀,一刀砍死了張子明,氣得大罵:“這個朱和尚給他部下灌了什麼迷魂湯,一個個都不怕死,又臭又硬,真他孃的邪門了。”

且說朱元璋對南昌被圍告急,火速飛調徐達回師,集兵二十萬,由龍江出發,日夜兼程,殺向南昌。

陳友諒聞朱元璋來援,就召集部下說道:“我們圍南昌已八十五天,仍未破城,這真是一個石頭城,啃起來真費牙!現在朱和尚帶兵來援,你們看如何是好?”

太師鄒普勝說道:“皇上,目前江河水淺,我們的船大,在江內行動不便,不如解圍去鄱陽湖,擺好陣式,我們以逸待勞,我們作一席好菜,專等朱和尚來,一舉消滅他,那時再來圍南昌也不遲,如果我們一個勁地在這裡攻南昌,朱元璋來了我們就腹背受敵,那就不好辦了。”

陳友諒說道:“太師之言,甚是有理,甚合朕意,那就撤兵鄱陽湖,擺好局,布好陣,專等朱和尚來送死!”

第二天陳友諒就撤兵鄱陽湖。

南昌城保衛戰歷時八十五天,取得了重大勝利,也激起了抗敵熱情。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暴富從百倍直覺開始

錢解憂

擁抱心意

鶉守

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

青冥寶寶

愛似初盡晚風

易汵

我帶著傳家寶來到了求生世界

榮慈

小漾就業記

詰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