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論西方怎麼看待中國的歷史,但中國真的沒有海洋文化嗎?

透過一次次的考古,事實證明,中國古人不僅“習於海”,還創造出光輝燦爛了數千年的海洋文化和舟船文明。

這塊土地,也是世界海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在我國最早的一批文獻中,曾出現過許多與舟船相關的古老詞彙。

有那麼一個詞兒叫匏(pa(á)o),有時也叫瓠(hu(ù)),它指的就是葫蘆。鮮為人知的是,它還是一種古老的渡河工具。

不知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葫蘆內部的巨大空腔可使它漂浮於水面不會下沉,於是,富有創造力的古人就把多個葫蘆捆成一圈,綁在腰間,藉助它的浮力,人們就可游到河對岸。

《周易》中有“包荒馮河”的卜辭,說的就是抱著空心的葫蘆渡河;

《詩經》裡也有“中流失舟,一瓠千金”的描述——沒了舟船,葫蘆就變成救命稻草了。

仔細一琢磨,這不就是古代版的救生圈、救生衣麼?

第二個詞叫做桴(fu(ú)),桴者,編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它指代的就是竹筏和木筏。

竹子與木頭都具有不錯的浮力,所以古人想到,如果把它們連線起來,變成一排,不就可以運載貨物與人畜了嗎?

孔子曾對弟子說,要“乘桴浮於海”,可見不僅河流,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古人同樣也不膽怯。

第三個詞更生僻了,叫“窾(kua(ǎ)n)木”,意思就是中間有洞或者被挖空的木頭。

說到這,很多人就明白了,它指的就是另外一種古老的舟船,獨木舟。

有意思的是,不知又是哪位國外學者斷言,中國的舟船誕生於木筏、竹筏,獨獨缺少獨木舟,因此我們只重視舟船的橫向結構,而忽視縱向設計,所以中國古船整體構造缺陷大,比較脆弱,不夠先進。

也許這位學者不懂漢語,所以也看不懂《淮南子》裡的“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

不過不要緊,我們用事實說話,2002年,在杭州跨湖橋遺址—一個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一艘殘長米的獨木舟及配套的船槳。

這與之前,世界公認的最早的荷蘭獨木舟(距今8300年),同屬同一時期。

嘿嘿,不好意思又打臉了!

我國古代不僅有獨木舟,還是最早使用獨木舟的地區之一。

正因為我們的舟船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到了唐宋時期,我國發展成為海洋文明的霸主。

但是竹筏也好,獨木舟也罷,雖然能解決在大部分河流中日常出行的問題,可無論其承載量,還是抗風險程度,都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對於遠洋航行,是完全無法勝任的。

於是,中國古人就開始嘗試建造更高、更大、更堅固的船,來滿足更多的運載與遠航需求。

也許是受木筏或者房屋建造的啟發,古人設想透過一塊塊的木板拼接,仿造獨木舟的形式,搭建起高大額樓船。

可是,與陸地上建造木屋不同,船是要下水的,木板無論如何拼接,都存在縫隙,哪怕一絲細微的縫隙都會造成滲漏,這樣搭建起來的舟船,抗風浪係數也會減弱。

所以,怎麼解決船的密封性問題,成為了關鍵。

而這個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曾困擾著世界各個民族。

比如,伊朗東部,曾有一個叫甘埋裡的古國,據史料記載,由於他們的船漏水嚴重,索性每支船隊都專門配備一隊人馬,這些人不幹別的,就專門負責日夜不停地朝外戽水;

日本也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不過似乎他們也沒找到好的解決方式,只是簡單粗暴地用一些雜草堵塞船板間的縫隙......

而中國,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我們在很早之前,就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黏合劑,解決了木船的密封問題。

《天工開物》對此就有詳細記載:古人先將麻纖維碾碎塞入船縫中作為筋骨,然後用桐油與石灰製成的黏合劑進行填充,這就是船艌技術。

這種特殊的黏合劑固化後在板縫中形成了一道牢固的防水密封層,最後,再在木板上刷上一層桐油,從而不但解決木船漏水的問題,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水防腐。

船體搭建出來了,但是深海遠洋,在沒有油、沒有電的時代,以什麼為動力呢?總不能還靠人力吧?

在現代航海技術還未出現前,幾乎所有文明,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風力。

風帆的誕生,是人類船舶史的里程碑,也是人類海洋文明的助推器。

我國最早的帆船誕生於哪個時代,現在仍是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有的學者認為早在商代,就已經出現帆船了,但更多的觀點認為,我國最早的帆船應該誕生於戰國時期,比古埃及要晚一些。

但無論早晚,中國的風帆技術從萌芽初始,就創造出獨有的特點:多桅多帆設計;可利用側向風力;可靈活調控帆的位置、帆角度和麵積等。

並在短短百年間,快速發展,最晚在西漢,中國的帆船已經能夠跨越海洋,領先世界,西漢的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就是最好的例證。

到了東晉,我國造船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水密隔艙技術誕生了,它的出現,對世界造船技術和海洋文明的推進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至今,現代的大型船體仍然繼續沿用了這一結構,所以有人也稱之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

船隻在航行過程中,最怕的就是觸礁,船體一旦觸礁撞破,就會快速滲水,給整艘船帶來滅頂之災。

如何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給船員爭取到查缺補漏的寶貴時間,就成為一大問題。

水密隔艙,就是一箇中國古人想到的絕佳解決之道。

其特點就是透過一塊塊的水密艙壁,把船體分隔成若干個船艙,即使某個船艙出現破洞漏水,也不會快速漫延到整個船體,從而使船員可以從容地修補漏洞,保證航行的正常進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

並且,橫向的水密艙壁如同船體一根根肋骨一般,與縱向的龍骨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使得船體橫向抗風浪能力得到加強,而這個道理,西方人到了15、16世紀才明白。

水密隔艙的發明,除了解決船隻安全性問題外,還有一個好處,就如之前所講,出洋遠行的船,在古代,無論哪個國家,都是以風帆為動力。

可是大家有沒想過,如此高大的風帆,如何才能把它們固定在船體中間,並且使其穩定不易晃動呢?

如果你去翻看古代西方的造船圖冊,會發現,他們的船體實際上就是一個空殼子,想把風帆的桅杆固定住,非常困難。

而中國古人卻不用操心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有水密艙壁,古人透過巨大的底座支撐起桅杆後,再把它與隔艙版從上到下緊緊貼合,這樣,不僅可以輕鬆地穩固住風帆,還可以根據船體大小,隔艙版的多少,放入不同數量的多根風帆。

所以,水密隔艙的發明,可謂一舉多得,意義重大。

自詡海洋文明非常發達的西方國家,為何直到18世紀才出現這一設計?

關於這一點,德國有個學者解釋說,中國古人肯定是從竹子的結構上得到的啟發,而歐洲又不種植竹子,所以就晚了一步。

而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另一個代表,就是平衡舵。

無論是“南海I號”的出土實物,還是《清明上河圖》古代圖文資料,都可發現,最遲在12世紀,我國的舟船已經開始普遍使用這一技術,使得轉舵更省力,減輕人力,同時可提升操縱船隻航向的靈活性。

在同一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值得稱道的船,叫做“車船”,其動力是依靠船伕腳踩踏板、以輪激水而獲得,往來十分迅速。

這種船還被宋朝編入水軍當中,著名的抗金戰役“采石之戰”,宋軍就是靠車船發揮了強大的威力,最終以少勝多。

航海文明與造船技術也是相伴相生的,在宋朝,海上商業貿易帶來的豐厚利益,也不斷促使著人們對航海技術的不斷探索和改進。

測風力的“五兩”,指引航向的“指南針”、古代版的GPS定位器“牽星板”、測量海水深淺的“測深錘”......一項項技術與發明成就了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光輝與燦爛。

這一輝煌,到了明初,達到了頂峰。

舉世皆知的鄭和下西洋,其組成的上萬人的遠洋艦隊,成為這一輝煌的最後一頁。

隨後400年的禁海之舉,使所有思想與技術被嚴重製約與禁錮,最終中國的帆船徹底失去了與西方抗衡的能力。

“比如我們現在乘坐的這條船,別看它是一條最普通的木製機動漁船,但依然用到了船艌和水隔倉技術。所以把心擱肚子裡,別看它老,但是保養得當,還能再戰個十幾二十年。”

“你說的真輕鬆,可你沒想過穩定性,你看我吐得!”

董博君吃完藥好多了,扶著船幫從艙裡走出來。

“喝口水緩緩,坐到船頭來,呼吸一下新鮮海風能好很多。”二姐小應扶著她走到船頭,順便踢了一腳礙眼的四個男生,“起開,讓個位置。”

“用不了那麼多年了。”

這個時候,於大爺從駕駛室裡走了出來,和幾人坐到一起。

“俺們家這條船啊,算是島上維護的最好的船了,但是它也老了,我們老兩口也老了,跑不動了,到了明年,它就要到強制報廢期了。那個時候我們也就在家不幹了。”

“現在近海不是那麼好打魚的。”說話的功夫,於大爺已經把拖網放下去了。

歲月在漁船上留下了痕跡,也許大海才是它最好的歸宿。

在老敖的眼裡,這片海域倒是有一些魚,渺渺的霧氣顯示著海底資源的存在。

小漁船拖著網沿著航線前進,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於大爺穿上了水靠。

四個男生也各自找了一件穿上。

“一會兒你們四個聽指揮,別亂動,如果被機器打到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於大爺囑咐幾人。

絞盤啟動緩慢收網,拉動網繩的幾人明顯感覺到了沉重感。

很快漁網被拉出了水面。

網裡什麼魚都有。

“哎呀,平魚,不少呢,就是個體不太大,一巴掌大。”

“刀魚刀魚,這個體可以啊,夠一級了!”

“我去,這這這,大海鱸,浩民,這條趕上你上次比賽的記錄了吧!”

網中一條大海鱸露出了身影。

又是一條大平鱸,約莫有個20多斤的樣子。

於大爺看到這條魚,滿是皺紋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

“這個好這個好,這一條就是小一千塊啊!”

這條魚比拿出來的泡沫保鮮箱還大很多,小一米長了。鱸魚大多數是養殖的,一般在2-3斤,是養殖最佳價效比,超過4斤以上的鱸魚基本是野生海捕。這條魚回到岸上就能要價40塊錢一斤,差不多千元左右。

這一網絕大多數是刀魚平魚,還有少量的梭子蟹、鰻鱗和鼓眼魚。

總體下來一網的收穫不少,至少抵得上油錢了。

收完一網又下了一網,差不多的收穫。

看看時間也已經是上午十點了。

老敖和於大爺小聲的嘀嘀咕咕一通後,於大爺開著船來到了離岸稍近的一片水域。

“哎?飽漢子呢?”一回頭陳杰豪沒看到敖海源。

“剛才就進船艙了,都十多分鐘了。”

“幹嘛去了那麼長時間?不會是去拉屎了吧!”

幾人正在編排老敖,卻見敖海源穿著一身潛水服走了出來。

“臥槽臥槽,這這這……”熊思明撓著腦袋頓時只會說國粹。

“潛水服,飽漢子你這是不打算帶我們玩兒啊!”

“我也要潛水,不帶我潛水我就,我就,我就往海里扔石頭!”

……

“你們沒經過系統培訓,潛水不是那麼好玩兒的。”老敖沒好氣兒的回了一句,“一會兒我帶著水下運動相機去拍攝海底的情況,你們連上後就能即時的觀看海底情況。順便我會在海底搜尋一些樣品回來。”

說完,在於大爺的幫助下,老敖把運動相機、網兜和氧氣瓶等物品穿戴好後,一隻手按住咬嘴和麵鏡,另一隻手按住腹部,從船幫邊緣向前跨一大步,匹著雙腿跳入海中。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始社會之從部落到帝國

默默無聞的狗尾巴草

嬌藏金枝

淡淡紫Y

男人都是壞東西

陳茉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