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和又重新拿過來一張白紙,在上面認真畫了一座九層寶塔,並把第一層標註為農業社會,之上標註為工業社會,然後講解道:

“按照科技道的理論體系,

工業社會依據科技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分為不同的層級,

我們假設就是這樣的一座九層塔。

那麼,當蒸汽機得到完全應用,應該算是達到了第三層,

當電力得到廣泛應用時,可以算是第五層,

等到汽車與無線電普及時,算是第七層,

繼續發展的話,就到了電子時代,那就是最高層。

那時,當我們站在第九層的塔頂上,

回頭俯視最下面的農業社會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

所謂土匪橫行,流賊作亂,國庫空虛,

或者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相互打來打去,你死我活,

這種種亂象,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窮,大家都吃不上飯!

他們不懂得如何才能生產更多的糧食,

如何才能製造更多的產品,

所以,他們只能不停地打來打去,為了那一口吃的,爭得死去活來。”

在座諸人,對這段話理解最深的,莫過於楊錦麟。

他考中進士之後,就進入戶部為官。

那時的他,年輕氣盛,意氣風發,胸中有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雄心壯志。

結果進入官場以後,才發現現實的殘酷,根本就沒有他施展抱負的空間。

他家中富裕,又自視頗高,不願意與他人同流合汙,也不願意渾渾噩噩,蠅營狗苟混日子,為官十餘年,始終找不到能夠讓大明朝變得富強的有效辦法,最終心灰意冷,年紀輕輕就辭官歸鄉,隱居在家,每日除了輔導兩個兒子的學業,再沒有別的事做。

因為有了他的前車之鑑,兩個兒子對於科舉一途,似乎也並不是特別熱衷。

他長嘆一聲,感慨道:

“唉,有句老話,叫做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老夫一直以為只是客套之詞,今日才知道,竟然確有其事,

藍道長真乃經天緯地之奇才也。“

藍采和被誇得不好意思,扭捏道:

“鶴翁這麼說,我都要羞愧死了。”

楊錦麟卻道:

“藍道長不必自謙。

你的這個理論,委實醍醐灌頂,解開了楊某多年的疑惑。

怪只怪楊某學識有限,眼界狹窄,

不知道跳出侷限,從高處俯瞰,才能夠找出癥結所在。

只是藍道長,你說的這個從農業社會轉變成工業社會,

究竟該怎麼著手呢?”

藍采和點頭:

“我的想法是,從小處著手,

就是先在銅錢壩把基礎工業搞起來,

同時做一些農業試驗,看看能不能把糧食畝產翻倍。

之後再修一條鐵路,把銅錢壩和華陽縣這一路連起來,

然後再把範圍逐步擴大。”

楊錦麟不禁擊掌讚道:

“好啊,你這個方略很穩妥,應該可行。”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智果大師,這時插嘴問道:

“藍道長,你如何做到讓糧食畝產翻倍呢?”

“上化肥啊。”

其實藍采和作為一個富二代,從沒下過地,分不清麥苗還是韭菜,對於農業完全是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吹牛。

因為只要有了化肥,莊稼必然增產。無非是需要多做一些實驗,摸索一下各種化肥的最佳使用方法而已。

“化肥?”智果大師不是很懂:“是不是茅房裡面的大糞?”

“當然不是!

您說的農家肥,也可以用,只是數量有限。

化肥嘛,是從工廠裡面源源不斷生產出來的。”

藍采和又拿過紙筆,講解了氮磷鉀肥對於莊稼的作用,以及目前透過煤焦化的生產方法。

“大開眼界啊,大開眼界,老衲不虛此行,

藍道長竟懂得從煤炭裡面煉製肥料的方法,老衲佩服之至。”

聽了藍采和的講解,智果大師讚歎不已。

他之所以對於化肥如此關心,是因為他這次過來拜訪楊錦麟,就是為了糧食增產的事。

智果寺雖然香火很旺,各種佈施捐獻很多,但寺廟的開銷也大,不但常年都要免費看病施藥,還要不定期地施粥和救濟窮人,所以智果大師經常感到捉襟見肘。

智果寺其實還有四五千畝地的寺田,僱了一些農民耕種。

只是這些田地都是旱田,產量很有限,一年忙到頭,除了這些莊戶的口糧之外,竟然剩不下一點糧食可以貼補寺廟。

藍采和越戰越勇,他笑道:

“這農業嘛,可是一門大學問,其實也不純粹靠化肥,

還需要搞水利灌溉,還有農機農具,還有種子,

還有農作物輪作,還有種植養殖,綜合利用什麼的,

總之,這裡面有大學問,必須搞一個農業研究所,專門研究才行。“

眾人聽得頻頻點頭,表示受教。

藍采和又和藹地問:“鶴翁,咱華陽縣的糧食畝產有多少?“

楊錦麟嘆道:

“唉,咱們山裡的收成不行啊。

華陽的水稻畝產也就五斗左右,

山下漢中城周圍的水田,能有八斗到一石以上。“

藍采和對於糧食畝產也是糊里糊塗,他印象中後世的糧食,動不動就是畝產千斤,而大明朝的一石糧食,據說相當於後世的一百八十斤。

當他聽楊錦麟說,華陽的一畝地只能出產五斗稻穀的時候,不禁愣了片刻。

五斗豈不是才九十斤?這產量比撒下去的種子應該多不了多少吧?

於是他大手一揮,豪氣道:

“這麼點產量怎麼行呢?最少要翻倍嘛,

哦,不行,翻倍也太少,最起碼也要翻兩番嘛。“

楊慎聽了笑道:

“翻兩番倒不必了,只翻一番就好。

華陽縣有三萬多畝地,現在只有三千多人,

只要畝產翻一番,那我們的糧食就根本吃不完。“

藍采和則繼續吹牛,吐沫橫飛也顧不上擦:

“這是一個效率問題。

咱把畝產翻兩番,再把水利和機械弄好,

這三萬畝地就只需要一千人去種,

剩下的一千人去養豬養牛養羊養雞養魚,

一千人去工廠幹活,每月賺二兩銀子的工錢,

如此的話,豈不是大家都富裕了?“

藍采和勾畫的藍圖過於美好,在座諸人不禁都陷入了對未來的幻想。

只有楊銳不合時宜,他指著寶塔第五層上寫著的汽車問:

“藍兄,這個汽車咱們哪年可以造出來?

我還等著日行千里呢。”

藍采和一愣:

“日行千里嘛,倒也不難,其實我最擅長的就是這個。

只是這東西內部零件太多,有點複雜,

沒有個三年五年七八十來年,

我怕是未必搞得定。”

不料楊銳卻不沮喪,他鬥志昂揚地表態道:

“三年五年不算啥,我明天就跟著藍兄過去開始造車。“

這天晚上,王啟年獨自走了,藍采和被楊家父子三人挽留下來,四個讀書人秉燭夜談,最後抵足而眠。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圈的頂流夫婦

甜橙櫻桃

一覺醒來後,變成端淑女娘!

Y七點

四元解夢雜貨鋪

素素紫

小狼狗老公養成計劃

心情大好的天晴宇

病秧子想要活下去

倉鼠夢小澤

當光降臨

琳冧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