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八,漢中城瑞王府

一間半是佛堂半是書房的大房間裡,瑞王朱常浩端坐在蒲團上,雙眼微眯,手裡握著一串念珠,口中唸唸有詞。

這是他每天早晚都要做的功課。

王妃劉氏待朱常浩睜開眼睛,忙上前扶了丈夫起身。

兩人來到桌前坐下,劉氏給朱常浩斟了一杯茶,笑吟吟道:

“王爺請用茶。這是剛送來的品種,味道還不錯。”

朱常浩端起茶盞,小小地抿了一口,讚道:

“嗯,確實不錯,似乎香味比之前常喝的更加濃厚一些。“

劉氏笑道:

“府裡常喝的都是西鄉縣的仙毫,味道雖好,但是偏於清淡,

這一壺是沔縣定軍山那邊的毛尖,王爺看看喜不喜歡。“

朱常浩嘆道:

“唉,漢中這地方,也就是茶葉尚可,終究還是窮鄉僻壤。“

劉氏笑道:

“王爺何必嘆氣。

繁華大城有繁華大城的好處,咱這窮鄉僻壤自有窮鄉僻壤的好處。

大城裡固然富庶繁華,可是非也多,

象王爺這樣生性散淡的脾氣,

還是在咱們漢中這窮鄉僻壤活得自在些。“

朱常浩也笑道:“還是你看得明白。“

旋即又長嘆一聲,

”唉,本王自是不羨慕他處的榮華富貴,只是這些年流賊四起,

卻總是盯著咱們漢中城不放,我這心裡不踏實啊。

崇禎八年,獻賊來犯,

九年,高迎祥來犯,

今年,李賊又來,

若不是洪承疇救援及時,

你我恐怕就腦袋不保,無法在這裡安心品茶了。“

劉氏聽他說的可憐,伸手推了丈夫一把,嗔道:

“咱們這不是腦袋還在肩膀上扛著呢嗎?王爺何必過於擔憂。

您每日裡吃齋唸佛,積德行善,

想必佛祖他老人家也不至於看著漢中城陷於賊手。

那些流賊畢竟是流賊,洪督師一來,就把他們趕到四川去了。

咱漢中城自是無恙的。“

劉氏所說倒是實情。

瑞王朱常浩自幼習佛,沒有什麼遠大抱負,也沒有政治野心,十年前就藩漢中,他捐資整治疏通了城中的排水系統,使百姓免於洪澇之苦,還籌款先後重修了文廟,城隍廟,呂祖廟和睡佛庵,所以瑞王在漢中的名聲還算不壞。

瑞王怠於政務,王府內外的大事小情,都是王妃劉氏做主處分。劉氏出身書香門第,頗為明事理,有主見,是瑞王的賢內助。

夫妻倆關係雖好,但瑞王不近女色,已經四十七歲的朱常浩,至今沒有子嗣,傳言王妃劉氏仍是處子之身。

朱常浩又道:

“本王數次上表,請求加強漢中城防衛,陛下那邊都只是下旨寬慰,

據說要調派一個不帶一兵一卒的光桿副將過來,又有什麼用。 “

劉氏一邊又把丈夫的茶杯斟滿,一邊道:

“這也未必就是陛下的意思,

我看多半是朝中那些老夫子想出的辦法。

雖然無兵可派,好歹算是把漢中守將的品級升上去了,

惠而不費,左右都有話說。“

朱常浩道:

“他們做官的本領,本王也是佩服的。

只是關外韃子一再叩邊,內地又流賊四起,

朝廷因為國庫空虛,無力募兵,局勢如此糜爛,

我看這些肱骨重臣,最是難辭其咎,

真該把他們一個個拉出午門,統統砍了腦袋。“

劉氏笑道:

“阿彌陀佛,王爺如此評論朝廷重臣,未免苛刻了些。

他們也是一心為公,只是沒有力挽狂瀾的手段罷了。

我看這洪督師倒是不錯,三下兩下,

就把那些流寇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朱常浩點頭道:

“洪承疇確實有些本領,這兩年打得不壞。

怕只怕朝廷沒有力量安撫地方,

過上一兩年這些流賊又要捲土重來。“

劉氏道:

“前段時間,

我看邸報上說,朝廷又給漢中派了個緝賊捕盜的通判過來。“

朱常浩問道:“是嗎?一個通判過來幹什麼?“

劉氏道:“盜匪橫行,自然是過來緝盜的。“

朱常浩又問:“他有兵嗎?“

劉氏道:“通判自然是無兵的,不過聽說他帶來二百護衛。“

朱常浩笑道:

“哈哈二百護衛又濟得什麼事。

不過此事倒也蹊蹺,弄個通判過來,這也不合常例啊。

哎呀算了,朝廷的事自有朝廷做主,咱也不去管他。“

他在房中來回踱著步,走了兩圈,停在長案前面,抬手拿起一支毛筆,在硯臺裡蘸飽了墨,抬頭閉眼,凝神靜氣,然後手腕一沉,運筆如飛,不見絲毫停頓,兩行墨跡淋漓的大字躍然紙上。

寫完後朱常浩扔下毛筆,在桌案前負手而立,端詳著自己的作品,有些許的自得。

他自幼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如今幾十年過去,對於行草已經很有心得,自認為達到了平和自然,委婉含蓄的境界。

他沒回頭就問:“你看如何?“

劉氏走過來看,原來是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句: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劉氏撇嘴道:“王爺的字自是好的,只是這詩不好。“

朱常浩笑道:“怎麼不好?本王倒是感覺這一句的意境很妙。“

劉氏拿過朱常浩剛剛扔下的毛筆,重新蘸了墨,低頭寫道: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 又一村。

字型娟秀靈動,竟也不輸朱常浩。

朱常浩仰頭大笑道:

“哈哈王妃教訓的是,是我消沉了。

你這字寫得好,筆力又有精進。“

又道:“你是說,本王若想移藩江南,還是可能的?“

劉氏道:

“這種事,王爺直接上書朝廷,那自然是絕無可能。

不過若是去後宮走走門路,想想辦法,那就保不準了。“

朱常浩慢慢地搓著手,又來回走起來:

“這事你去想辦法,不要怕花銀子。

哪天流賊破了城,剩下銀子再多又有何用。“

他又問:“王府現在有多少存銀?十萬八萬兩總是有的吧?“

劉氏笑道:

“咱們王府雖不富裕,幾十萬兩銀子還是有的。

這十來年在漢中攢下的,加上以前王府的家底,

統共總有四五十萬兩的樣子。“

朱常浩吃驚道:“咱有這麼多錢?“

劉氏笑道:

“王爺你一天天粗糧淡飯,吃齋唸佛, 又能花幾個錢?

你一不聽曲,二不納姬妾,這錢不就剩下了嘛。“

說到這裡,劉氏眼中閃過一道悽色,旋即她轉換話題道:

“這點銀子算什麼?福王府裡,怕是有幾百萬兩不止。“

朱常浩冷笑道:“只怕他的日子,如今也沒那麼好過了。“

他們說的福王,就是朱常浩的三哥朱常洵。

他們都是萬曆皇帝的兒子,朱常浩排行老五。

朱常浩對於萬曆,對於老三朱常洵的怨氣很大,由來已久。

朝廷賞賜的各種厚此薄彼太過明顯,比如他到漢中就藩,得到的田地就不足三十萬畝。

而朱常洵就藩洛陽,萬曆就賞賜他四萬頃田地,也就是四百萬畝。以至於河南騰挪不出這麼多土地,只好從山東和湖廣兩省另外劃撥了一部分,才算補足。

劉氏道:

“是啊,河南流寇不比咱們陝西少,

福王現在的日子想必也是要一日三驚的。“

朱常浩嘆氣道:

“唉,這都是命數。

若是當初父皇能把我指到江南,

哪怕只是一座縣城,也不會有今日之煩惱啊。“

劉氏附和道:

“江南的日子自是好過些。

其餘不管是湖廣還是四川,都不得安寧,

更不要提咱們陝西,山西,河南這些地方了。

韃子一再叩邊,我看京師也不是什麼安全的地方。“

朱常浩站起身,道:

“既是如此,那你就去想想辦法。

辦成了固然好,辦不成,那也是天意。“

又嘆氣道:

“唉,誰知道再過幾年,江南是否還是太平地方呢?“

說完他大袖一甩,飄然而去,只剩下劉氏在房中獨自發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生活微微甜,我們終將為愛而活

綰一頭清雪

蓋今古

一訴情衷

城南尾樓

銘澤闕

原神:我成了提瓦特締造者?!

白逸不能安逸

毒液亂入刺殺小說家

月球上種冬瓜

萬界神王:從召喚天使開始

七情菜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