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了兩步,便遇見隔壁的張大娘,"張大娘!"

她看到她,很高興地招呼道。

張大娘也看到了她,笑眯眯地打著招呼:"歲歲,今天這麼早"

百歲點點頭,走近張大娘,從兜裡掏出雞蛋塞到她懷裡,

張大娘看清以後,忙要推回來“歲歲啊,大娘可不能接,留著給小娃”

百歲忙握住張大娘的手“娃有,我給他們留了的,

這個是特意給大娘你的,就是不留他們也高興,建國可是在你家長大的”

張大娘見推辭不過,又從自己衣兜裡掏出一個水靈靈的大柿子給了百歲

百歲笑嘻嘻的接過,和張大娘一起往前走去,到了地裡,小隊長來安排今天下午的任務

百歲和張大娘分在一塊田裡除草,上個月南方剛種植好了晚稻,

田裡的稻子長得極好,稻田裡的草也長得極好,現在沒有後世的除草劑,需要人工一顆顆拔草

百歲和張大娘一起站在晚稻田的邊緣,俯視著面前茂盛的青翠稻苗。

陽光透過稻葉的縫隙灑在她們的臉上,溫暖的觸感讓兩人心情舒暢。

兩個人飛快的脫掉草鞋,捲起褲腳,下到田裡,水裡冰涼涼的,兩人認真的彎腰開始飛快拔草,

拔了一個小時,百歲直了直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抬起頭,眺望遠處的山脈,

那裡綠意盎然,一片片茂密的樹木如同守護者,環繞著這片寧靜的田野。山背村大隊的山很高,不知道里面有什麼野物

“百歲,我們得快點除草,這片田地可是我們的命根子。”張大娘也跟著休息了一會兒,又揮動著手中的草帽,一邊囑咐著百歲。

百歲點了點頭,又開始彎腰拔起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就是農民的真實寫照…………

60年代的人們勤勞,樸素,不怕苦不怕累,每一滴汗水都浸透了她們的希望和堅守。如今,除草成了她們的重任。

拔草撥著正起勁,一個冰冰滑滑的東西,從百歲的腳邊劃過,百歲以為是水蛇,蹲下身子,細細觀察,小手這麼一掏,掏上來一條泥鰍

百歲樂了,偷偷從褲兜,其實是從空間裡拿出來一個竹筒,把泥鰍丟進去,系在腰上,

村裡人上工都會帶一個竹筒,裡面裝著水,百歲今日忘帶了,現在的衣服特別肥大,

長度能遮住屁股,竹筒被上衣遮住,再正常不過了,不像後世的衣服,就一小塊布料

百歲和張大娘默契地分工合作,默默地在田地裡穿行,他們的動作熟練而準確。

張大娘一邊拔草,一邊小心翼翼地避開稻苗,不讓它們受到傷害。百歲邊撥邊把看到的螺絲泥鰍收回竹筒裡

漸漸地,稻田裡的雜草越來越少,稻苗也變得更加茁壯。天色也越來越晚了,稻飛濺著微弱的陽光,搖曳在微風中,

百歲和張大娘終於拔完了整個田,兩個人的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雜草深深紮根於水裡之中,特別消耗體力

兩個人上了田,在水溝邊洗乾淨腳,百歲從兜裡掏出西紅柿咔咔咔啃起來,

柿子酸甜多汁,張大娘也吃起了雞蛋,勞動過後吃啥都香

吃完後張大娘叫來大隊長,兩人登記好了公分,忙碌了一下午只有3個公分,

山背大隊去年一個公分才八分錢,真的是很窮苦

百歲望了望附近,見田裡還有許多人,便讓張大娘先回去了,

在田邊折了一片大樹葉,在溝裡摸起泥鰍來,摸了約一斤後,才往家走

推開院門,小兒子王建國,便衝出來,撲到百歲懷裡,嘴裡甜甜的叫著“娘”,百歲用乾淨的那一隻手摸了摸他的頭頂

攬著他往廚房走,廚房裡正在燒火的王青青,看見她娘進來,連忙起身舀了一勺水放盆裡“娘,你洗洗手”

又見百歲手裡的大葉子,好奇地問道“娘,你手裡拿的是什麼?”

百歲把葉子裡的泥鰍,倒進廚房一個破瓦罐裡說道“是泥鰍和田螺”又從腰上解下竹筒,也嘩嘩譁倒進瓦罐裡

王建國好奇的蹲在瓦罐裡前,往裡瞧,王青青則轉身又舀了半瓢水倒進瓦罐裡,

瓦罐的泥鰍立馬就嘩啦啦的遊起來,聽到水聲王建國哈哈哈大笑,

王青青趕忙把弟弟拉開一點,她可是剛給弟弟洗完澡,可不能又把衣服弄髒了,

百歲邊洗手邊看著倆孩子在那鬧,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洗完手掀開鍋蓋,看見裡面的粥已經快熬好了

粥裡面還放著四個剝好的水煮蛋,在心裡微微感嘆,全都是乖孩子啊,雞蛋都只捨得吃一點

王青青見娘盯著鍋裡,開心的說“娘,下午的雞蛋可真好吃,哥哥和我們分吃了兩個,剩下的等娘回來一起吃”

百歲放下鍋蓋,彎腰親了女兒臉蛋一口,王青青立馬羞紅了臉,扭捏的喊著“娘,拖著長長的奶音”

王建國見狀也立馬圍上來要親親,百歲也忙親了小兒子兩口,王建國立馬滿足了

百歲和孩子親香夠了,轉身去了後院,摘了兩根茄子和一把辣椒,洗好,快手把茄子用菜刀對半切幹,

掀開鍋蓋拿出一個木架上,放上竹搭子,把切好的茄子和辣椒放上去蒸

嘎吱一聲,一個身高1米,國字臉,濃眉大眼的男孩走進來,背上揹著一個背婁

“哥哥哥哥哥哥哥哥……”兩個小孩立馬從廚房裡衝出去,圍著男孩叫起來

王衛國對他們笑了笑,把背婁的小樹枝倒入柴房,從懷裡掏出幾顆野果子遞給弟弟妹妹,

兩小孩立馬高興的哇哇大叫,百歲也端了一盆水出來讓大兒子洗洗

大兒子王衛國現在在村裡,讀小學二年級,學校在村口,下午四點就放學了,孩子們都是上學就帶著一個背婁,

夏天草多,下學以後就開始打豬草,村裡的豬圈剛好在村子中間,邊打邊走到了豬圈,剛好就能打滿一背婁,

交給裡面的劉大嬸,一背婁豬草,能掙能記一個公分,原主的大兒子很勤快,路上回來還會順便撿一些柴火

原主的婆婆五九年就走了,四個大姐,大姐二姐嫁在隔壁村,

以前除了逢年過節都見不到,三姐嫁在鎮上也是不常見到,只有四姐嫁在同村,

跟百歲隔了十幾戶人家,不過還沒有當家做主,偶爾會拉著丈夫來幫百歲做一些重活,婆婆走後,

二女兒才三歲,原主要上工,女兒都是大兒子在帶,小兒子出生以後,原主揹著上工帶到一歲,隔壁的王大娘,

當時也正好在帶孫子,便把王建國接了過去幫帶了兩年,雖然原主每個月,給了一塊錢和十斤粗糧的報酬,

但這份情誼也是非常珍貴了,今年小兒子三歲,王大娘也要上工了,便又只能交給二女兒帶。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團團包圍】

春水煎茶

穿越到明末清初做韋小寶

絕世的容顏啊

宣武之下第一人

勿念他歸

魔神遊戲:從通關新手村開始無敵

大齡才子

網遊修了個仙

想冾米的凌天

鬥羅我的藍銀草無限升級

靖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