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榮其實還很年輕,這一年也只不過剛滿二十五歲,他當初加入嘨亭山,完全是因為誤打誤撞。

他還記得兩年前的一個冬夜,他飢寒交迫地倒在了嘨亭山腳下,被那些看守山門的小嘍囉報告給了史清,史清當時看著他昏迷不醒,便命人抬著他上了山,又燒來米湯喂下,衛榮這才撿回了一條命。

他醒後得知自己到了一處綠林好漢的山寨,二話不說倒頭便拜,就這樣加入了史清的隊伍。

不久後,史清便發覺衛榮的武功跟他不相上下,有一次兩人在一起飲酒,說起各自的身世,衛榮這才告訴史清,他的父親是前清的一員武將,清朝還未垮臺時,因他父親為人正直被同撩陷害,害得他們被皇帝抄了家,全府老小除了他帶著一個比他小十二歲的妹妹逃了出來,其他人全部被斬了。

衛榮沒有跟史清詳細講他過去的一切,但這已足以讓史清為他的身世扼腕嘆息:

“衛榮老弟,我們這山寨裡的兄弟,個個都有悽慘的身世,但這些兄弟中,還是屬你最慘啊。”

衛榮放下酒杯,臉上頓時一片懊惱:

“這些年我帶著妹妹東躲西藏,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只要哪裡有風吹草動,我們就馬上會離開那個地方。想當年我帶著妹妹逃出來的時候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如今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都二十三歲了。”

“衛榮老弟,你難道沒有聽說皇帝老兒已經退位三年了?你為何還不敢拋頭露面?”史清問。

“大哥,不瞞你說,末代皇帝宣佈退位的第二天我就在茶館聽到了訊息,可是那段時間我和妹妹走散了,我每天都在走街串巷的找她,直到感染了風寒,體力不支昏倒在了嘨亭山腳下......”

衛榮說起和唯一的妹妹失散一事,還是淚溼雙腮,妹妹衛蘭比他小十二歲,當年他帶著妹妹逃出來時,衛蘭還只有五歲。

這些年他帶著衛蘭東躲西藏,靠著給人幹苦力換點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和妹妹。他雖然有一身武功,可他卻不敢在人前展示,他怕別人瞧出端倪,他只能喬裝打扮混跡於社會最底層。

在他加入嘨亭山的前四年,也就是他十九歲,衛蘭七歲時,他有一天在碼頭扛大包,晚上回到租住的地方,竟然發現妹妹衛蘭不見了。

他們租住的房子裡有些凌亂,地下還有衛蘭吃剩的半塊糖果,衛榮一下子便知道衛蘭被人販子擄跑了,因為他早上出門的時候,妹妹衛蘭還奶聲奶氣地對他說:

“哥哥,你晚上早些回來,我們一起吃這半塊糖。”

衛蘭年齡雖小,但她卻異常懂事。

她知道哥哥衛榮養活她不易,平時衛榮給她買了任何好吃的,她都會留下一些給衛榮,常常看得衛榮很是心酸。

所以,她如果不是被人突然擄走的,是絕對不會將那半塊糖果扔在地下的。

衛榮發了瘋地四處找尋衛蘭,可是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沒有發現絲毫蹤跡,他只得擴大尋找範圍,找著找著,就找到了鄂西,找到了這個叫嘨亭山的地方。

史清聽了衛榮的身世頗為同情他,他問衛榮:

“你那妹子身上可有胎記?”

衛榮點點頭:“我妹妹後背上有一個月牙形的胎記,呈淺褐色,不注意很難發現。”

史清聽了直呼為難,這胎記如果長在臉上、手上可能還有辦法很直觀的看到,可這長在後背上,根本沒辦法去查啊。

衛榮知道史清的意思,他對史清說:

“我知道找妹妹的希望很渺茫,但只要我活在這世上一天,我就要去找她一天,算起來,妹妹今年也該有十一歲了,肯定長變了.......”

此刻榮威揭下臉上的人皮面具,想起當初和史清聊的這一切,再次長長嘆了一口氣。

如今,又是兩年過去了,他都已經二十五歲,妹妹若還在世上,也該十三歲了,想必定然長成一個大姑娘了,她這些年到底在哪裡呢?她過得好嗎?

榮威只要一閒下來,就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衛蘭。

平時走在街上,看見哪家的丫頭跟衛蘭年紀相仿的,他都會多看一眼,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妹妹小時候的模樣已經深深地刻在了腦海裡,她長大後無論怎麼變,他相信終歸還是能找到一些小時候的影子的。

這也是他當初極力勸說史清帶著兄弟們下山的原因,如果他們一直待在嘨亭山,他根本沒有多少機會下山光明正大的找妹妹,因為他們山匪的身份太敏感。

他們唯有將自己洗白,能夠自由自在地城裡生活,這樣他才能更好地找妹妹。

為此,他和史清以及眾兄弟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次圍攻百花山,他們損失了五百個兄弟。

好在現在史清和剩下的兄弟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歸宿,蕩陽城的孟德齡是個不錯的將領,跟著他倒是可以吃上一口安生飯。

榮威想到這裡稍稍心安,可是當他再次憶起妹妹衛蘭,他的一顆心又揪緊了,妹妹,你究竟在哪裡呢?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沫沫不忘

lululu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