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藥與皇上前後錯半身,皇上邊走邊與她閒聊。

“聽說你父母過世了?”

“是,前段時間的事,已經辦過喪事,不敢勞皇上過問。”

“你也到了婚配年齡,可有心儀的人?”

“是鳳藥侍奉的不好嗎?皇上急著讓奴婢出嫁?”鳳藥半玩笑半認真回答。

她平時沉默寡言,只有確定皇上心情好時,才會偶爾露出小女兒情態。

“女子總要嫁人生育呀。”

“奴婢並無中意人選,也不想盲婚啞嫁。還是再等等。”

“你雖是庶人,朕卻願意為你指婚,侍衛、太醫皆可。”

太醫、侍衛也幾乎都出於世家子弟,又是皇上指婚,是天大的臉面。

鳳藥低著頭,跟著皇上,暗自揣度,侍衛若可以指婚,何不求皇上為她和玉郎指婚?

轉念一想,李琮曾向皇上告狀說自已與金玉郎有私情,自已求賜婚等於承認了。

她的沉默讓皇上以為是種拒絕,轉了話題。

御花園裡景緻甚好,皇上心情也放鬆,問鳳藥,“李琮身子骨可是好些,所以來請安?”

“奴婢不知。”鳳藥老老實實回答。

“所以昨天你出宮去六爺府不是為了探望他?”

皇上話鋒轉得快了點,鳳藥微微吃驚。

“昨天主要看望王妃,六爺身子到昨天還如從前一樣,每日躺著。”

“也許今天有好轉了。”

皇上不再說話,兩人到了紫蘭殿。

宮女低頭去通傳,殿中傳來嬰兒呢喃和女人抽泣聲。

皇貴妃得知皇上駕到,已跪地迎接。

皇上看她還掛著眼淚,眼圈紅著, 一臉憔悴,伸手將她扶起。

一邊乳母抱著小皇子給皇上請安。

璟兒伸著兩隻小手讓皇上抱,他接過孩子,那孩子伸手便皇上臉上拍打起來。

乳母嚇得趕緊伸手要接過孩子,皇上卻樂了,親了親孩子滿是奶香的小臉蛋。

雲之過來給皇上請安。

皇上將目光轉向一旁被綁在輪椅上的李琮。

他毫無知覺,茫然睜著雙眼,面相痴傻。

雲之跪在地上流下淚來,“皇上,是媳婦沒照顧好夫君。”

“你已經盡心了,藥石無力,也怪不得你。”皇貴妃讓雲之起身。

“你給皇家添了一兒一女,讓我的琮兒後繼有人,已是天大功勞。”

皇上在一旁點頭。

“都退出去。”皇貴妃道,“雲之帶琮兒去曬曬太陽吧。”

鳳藥幫著雲之推出李琮,連同胭脂都退出大殿。

裡面安靜下來,只有嬰兒偶爾出發的咿呀之音。

“有事和朕說?”

皇貴妃對著皇上跪下,未語淚先流,“皇上……”她抽泣著,“琮兒變成這個樣子,我這個做孃的真想隨他一起去了算了。”

她拉著皇上袍角,“可還有個小的,我還有責任護好幼子。”

“皇上也知道如今皇后不容臣妾,若有一天皇上離我而去,我們真就成了孤兒寡母,到時,恐怕要發生不忍言之變故啊。”

皇上只是聽著,聽到後面,面露不忍,他知道皇貴妃說的都是真的。

自已一旦哪天不在了,前朝後宮都將成為王家的天下。

皇后怎能容下皇貴妃。

皇貴妃害她吃了不少暗虧,受過不少窩囊氣。六皇子還與皇后兒子爭過皇位。

“你起來說嘛,你與朕也是多年夫妻,朕自然也要顧念你的。”

“皇上怎麼顧念臣妾?我沒了琮兒,璟兒這麼小,臣妾依靠誰去?”

皇上一時語塞。

皇貴妃一個勁磕頭,“臣妾已為自已想好出路,只求皇上恩准。”

“好吧,你說來朕聽聽。”

“臣妾想收養九皇子李瑕。”

她垂頭跪著,半天沒聽到皇上說話。

她大著膽子抬頭看到皇上,只覺得老皇帝神色複雜,卻並沒瞧著她。

“那……倒也是個不錯……允了。”

皇帝完全沒想到皇貴妃所求之事竟是收養李瑕。

剛好朝中一部分大臣置喙李瑕出身。

他的名字中的“瑕”也暗指出身不好。

認到皇貴妃膝下,玉碟一改,李瑕自此便有了正經世家出身的祖家。

出身卑姓再不敢有人提及了。

回含元殿時,鳳藥感慨著,“轉眼雲之小姐與六爺都有兩個孩子了,想來六爺早早納妾,第一子竟是嫡子。倒也是福氣。”

“只可惜現在六爺身子不好了,王妃再想為皇室開枝散葉也不能夠了呢。”

皇上自已子嗣單薄,很希望兒子們能多生養。

太子倒有幾個孩子,卻沒扶正任何一個妾室,太子妃之位一直空懸。

他心念一轉問鳳藥,“可是太子那邊有什麼訊息。”

“並沒有,不過聽說太子向常宗道常大人求娶常家小姐為太子妃。”

皇上停下腳步,任命常宗道為五軍總督制的政令未下,太子是怎麼得知的?

他有些不悅,卻也不會再為這種小事煩惱。

“常大人什麼意思?”

“依奴婢之見常大人並不喜歡太子爺。”

“哦?那他喜歡哪家公子?”

“常大人在南疆負責軍需時,奴婢多次與他打交道,此人十分務實,喜歡認真勤奮的年輕人。”

“奴婢多次聽他誇獎九爺。四爺九爺相較,他必定中意九爺。”

…………

太子向皇后請安時,提起冊立太子妃一事。

皇后已經催促多次,他納的妾室眾多,也誕下孩子,太子妃多年空懸,是而沒有嫡子。

常家鼎盛時期,他有意迎娶常雲之,雲之卻心儀李琮。

之後,他便沒再中意任何姑娘。

眼見常太卿即將成為皇城最大新貴,手握重權,在朝中讚譽頗高,假以時日,必定能成朝廷可依靠的要員。

他自已還有點私心,不想像父皇那樣,受制於外祖父。

身為皇帝,自當乾綱獨斷,這一點他和老皇帝的的意願是一樣的。

娶了常宗道之女,扶持老丈人,與自已外祖抗衡。

太子請官媒到常家“納采”並未告知皇后。

聽說兒子想娶常宗道的女兒,她略有些吃驚。

她已看中王家姑娘,自已一個遠房侄女。

女孩兒年十六,相貌才情都很好,嫡出女子,大家閨秀,很配得上兒子。

沉吟一番,她問太子,“你許她什麼位份啊。”

太子悻悻而言,“太子妃也沒能讓常大人當場就同意,更不用說側妃了。”

“他當時就拒絕了嗎?”

太子搖頭,“九弟那日也去納采,常大人說七日後給我回信兒。”

皇后又問,“他對你九弟的媒人怎麼回話的?”

太子有些不耐煩,“納采我沒去,只請媒人去了,聽說九弟帶媒人親自上門的。常大人自然先回復我這邊,我的媒人走後,他對九弟說什麼我怎麼知道。”

皇后起身在修思殿中踱步思考,慍怒地不時看太子一眼。

這個兒子,直心直腸,做事衝動莽撞,總是不動腦子。

“兒子,你別把太子妃位給常家姑娘,給她個側妃足矣。我們不要等七日,我們直接跳過問名,納吉後到常家納徵。”

按婚禮六儀,“納采”,男方請媒人向女家說明通婚意願。徵求女方同意。

然後“問名”,問女子姓氏,用以占卜吉凶。

“納吉”,在家廟卜得吉凶,派人通知女家。

“納徵”,向女家贈送玄纁、束帛、儷皮定婚。

“請期”,男家擇定完婚吉日,徵求女家意見。

“親迎”,於黃昏時,到女家迎娶新娘。

這六禮分為三個階段,議婚、定婚、成婚。

光是議婚就要交換草帖、定帖、細帖、庚帖,全部搞完,還要押樣——交換花簪與鞋樣。

因鞋與諧同音,取和諧永好之意。

此時方為議婚結束。

接下來要訂婚,更為繁瑣。

光看禮儀就知道男子娶一房正妻是多麼隆重之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