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發展一直在探索人的本性,原因是人的本性是基本不變的,變的是外在需求。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是理性的,小孩不可能讓梨,除非有更大的利益,這隻能在人有了價值觀和除去基本慾望之後才會出現。

基本慾望也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吃飯,睡覺,繁衍,安全。解決了基本慾望才會有更大的慾望。就是權力,權力代表更大的資源。

榮譽也屬於權利的一種,就是換取其他利益的一種利益。說白了就是交換。也是供給與需求。

底層都是基本慾望的滿足,很大的財富,更大的繁衍機會,更大的安全需求。

人總是往上爬,原因是稀缺,什麼都稀缺,水也一樣,在乾旱地區就稀缺。所以稀缺也可以理解為人為的,就是沒有人什麼都不稀缺。

人要滿足慾望就要學會交換,不用錢的交換就是物物交換,或者利益交換。

但錢是一般等價物,以前用貝殼,現在用金銀,紙幣,都一樣。

為什麼要用一般等價物,原因是方便,而且有國家背書之後就可以用紙,也就是公信力,國家信用。

大家都相信紙幣,所以相信的力量很大。如果我跟你說我要帶你去一個貧窮落後吃不飽飯的地方,你一定不會跟我去,當然也可以對你洗腦,但一定是要更大的利益驅使,例如人類的未來。這就有了更大的利益或者精神滿足。所以你才會跟我去。但一般情況我還是會跟你說,去一個永遠不缺吃個的地方。

當然你可以不相信我,但只要我能證明我的可信度,也就是我過去成功過,你也會相信。就是信用背書。也可以理解為銀行體系。

所以一切都和底層利益相關,這也就是底層密碼,你的基因決定的。它透過荷爾蒙等化學激素讓你產生愉悅,或者悲哀。

當人不再分泌快樂的荷爾蒙也就是抑鬱的開始,你會幹什麼都沒意思,沒有了快樂,一切也就結束了。甚至吃飯都沒有慾望,只想著死亡。

人的慾望其實是維持你生存的基礎。和尚也有慾望,就是和菩薩共鳴,更高的理想可以暫時壓制原始慾望,但基本反應還是有的,例如見到美女還是要看的。只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人基本就是一臺機器,它由快樂驅使,也因快樂滅亡。

炒股時快樂,虧錢時激動沮喪,燃起希望再賭一把,又開始興奮,長期刺激就會產生快樂依賴,就是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多巴胺也大量分泌,所以贏不贏已經不重要了,就是快樂。

說回股市,昨天漲了,今天你相信一定會漲,曾經的高位一定會迴歸,一定就是一種謬誤,忽略了變化,人變了,環境變了,條件都變了,有時候大家的思想也會每秒都變,這是動物性,是本能,是危險來臨時的預判,否則相應很安全,走在草原上就被獅子吃了,也沒有後代,留下來的都是膽小鬼,也就是你我,所以越相信某樣東西,它就會害了你。

相信可以,就是人性不變,人心會變,吃飯,穿衣,住房,安全不會變。哈哈

相同的事情會不會發生兩次就是經濟學和歷史學的區別,一個是已古論今,這個是研究本質人性。哈哈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地獄再次偉大

跳波的老魚

驚封:沒有未來的人偶師

上神彌枝

網遊:為了無敵變成妹又如何

滑稽樹

穿書:惡毒女配要自救

雲影影

【太中】喪世狂嘲

自S的N種方法

山迴路轉仍是君

賦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