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弗洛伊德把心理學帶歪了,什麼都歸罪於原生家庭,在老友記電視劇裡非比就有一句話,說弗洛伊德可能很恨他的母親。

人把一切都歸於原生家庭,沒有有權有勢的爹,沒有家財萬貫的資本,沒有好的學歷,甚至基因不好。當然這也是個原因,但不是每個人都出身顯赫,人的一生不應該由那幾年短暫的經歷而一蹶不振。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而不是為了找理由逃避。

我們習慣性的引經據典證明自已的無奈,然後繼續喝著可樂刷著影片,似乎這個世界虧欠我們太多,習慣性的依附權貴,習慣性的諂媚領導。

魚是釣上來的多還是網上來的多。習慣於釣魚的人,會選擇優秀的釣竿,優秀的技巧,優秀的魚餌。這一切學校都可以學會。但其實大多數魚都是漁船出海在風浪裡撒網得來的。不是悠閒地一個下午,太陽不曬,溫度不高,優雅的甩鉤,漫長的等待而得來的。

即使釣上來的也是你力所能及的一點點,也就是餘暇的一點樂趣。

真正捕撈作業都是很多人一起合作,各盡所能,用盡全身力氣,甚至冒生命危險,在風浪裡,在先進的漁船裡,一網一網的捕撈,這樣才能去偽存真,一遍遍的驗證,一遍遍的修正。最後才滿載而歸。

一切都是商業運作,而不是那個英明的領導一聲令下,活就幹成了,這也許只存在於童話裡。

所以和最優秀的人站在一起,和最真實的現實博弈,才會有長久的明天,不然領導換屆,也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實世界裡沒有承諾,沒有一言九鼎,沒有駟馬難追,有的只是現實。

一切建立在確定的基礎上的一定是不確定。

妄圖在舊書堆積找到真理,那麼找到的一定是過去的真理,因為人是活的,是生活在網裡的,一個地方的波瀾會顫動整個網路。

我是個程式設計師,所以我們的世界就是一個不確定的東西。軟體什麼時候出問題,問題出在哪裡,怎麼解決,書裡都沒講。

還有就是客戶的需求和軟體的功能永遠是不匹配的。所以我的軟體基本不考慮客戶需求,而是按照我的理解重新規劃流程和操作,讓使用的人適應我的軟體。所以在很多人眼裡就是沒有滿足領導的意圖,但很好用。

也就是為什麼只能在一部分地方使用,而且也不受領導重視,但卻有部分無法取代的作用,當然最後也被我用來作為籌碼使用。

當然每次都是有驚無險,無疾而終。

也被我作為副業流傳很廣。所以一直也有徒弟,但我教的都是理念和建議。

技術無止境,夠用就好,沒必要深究。這也是我學經濟學,英語的觀點。

一切都是籌碼,一切都是工具,不會淪為工具人的唯一原因就是你的工具很多。

學習技能也是我的頭銜,是個愛學習的人也是領導對我的評價和印象。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學院怪談活下去

唐慕白

知否知否之華蘭傳

幸得爾爾

惡靈記錄人

聯債

殘唐狩獵人

碧樓清風

最後的機會之交換夏天

祺之琪

末世:死亡列車

墨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