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半個多小時後,主持人說出上屆獅王孫楓下場時,場下的群眾頓時歡呼起來。

孫楓也不怯場的走到廣場中間,用拳禮的形式跟圍觀的人行禮後,鑼鼓開始擂響。

這種表演開場舞獅者都是要打一套南拳,作為表演的開場和序幕。

而孫楓家族傳承的八極拳是屬於北派武術,所以孫楓的爺爺對北派武術上有著高深的造詣。

而孫楓為了學舞獅拜的黃師父,對南拳的洪拳和永春拳上都很有研究。

所以孫楓的武術是屬於融合貫通了南北武術之長,完全可以說自成一派的宗師。

孫楓起手式用的是詠春拳的問路⼿,是詠春拳的標誌性起⼿式,舉措灑脫⽓勢非凡,頓時贏得了觀眾一陣叫好聲的開門紅。

緊接著孫楓快速向前滑步,左手回防於左頜前,同時用右直拳猛力的擊打前方。

孫楓用的這招是洪拳中的抽橋衝拳,目的是利用洪拳的動作迅捷,追求剛勁有力的速度感來衝擊觀眾的視覺。

這種快慢相結合的打法,瞬間就給了觀眾們眼前一亮之感,“好~”

這種武術表演最主要的就是要精彩,畢竟觀眾大多數都是外行人,根本就看不出啥是真功夫。

所以孫楓先用南拳特點短橋寸勁,迅疾緊湊,用手上功夫來展示出他紮實的洪拳和詠春拳。

然後快速的用腿法與拳術結合,剛柔相濟,大開大合,舒展大方,又打出北派武術的特點。

“好~真過癮!不愧是上一屆的獅王,快慢相間,節奏分明,好功夫!”

“老黃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阿楓這個首徒是收對了,太給他長臉了。”

兩位內行都能毫不吝嗇的對孫楓稱讚有加,何況看熱鬧的觀眾更是叫好不斷。

孫楓面色不變大氣不喘的表演完武術後,再次抱拳表示感謝觀眾的喝彩,搭檔褚桐帶著獅頭興奮的上場。

對於褚桐來說,跟孫楓搭檔一起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可能光環加身,但褚桐這個綠葉當的也是心甘情願。

因為孫楓在利益上是從來不少褚桐的,更帶著褚桐獲得舞獅表演的很多榮譽。

兩人表演開始,孫楓舞動獅頭先是中規中矩的表演著獅子“睜眼”“洗須”“舔身”“抖毛”等常規動作。

“媽媽你看,這個獅子好可愛啊?

給我買一個回家當寵物養唄!”一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在母親的懷裡央求道。

女兒單純,可媽媽不能單純啊!

媽媽倒是一點意見都沒有,也很想花錢買一個回家玩,可關鍵你那個小氣的爸還不得鬧翻天啊!

“寶貝,舞獅子的是人,是不能買的。”

“哎~呀~真是太可惜啦!

要是我玩獅子,媽媽跟哥哥玩,一舉兩得多好啊!”

年輕的媽媽差點被女兒天真美好的想法給打敗了,差點也贊同的說出的確是太可惜啦!

女兒玩獅子,媽媽玩…

呸~都怪老公是個完犢子玩意,把人家的思想都給弄滑坡溜號了。

應該說是媽媽陪哥哥玩,生活那得多美好和諧吧!

嗐!可惜家中老公的數學老師沒教好,就光知道行進問題中速度因素很重要,可也不能把時間這個要素給偷工減料成123吧!

氣死了,還想過年看望那個數學老師,哼~屁都不許給!!!

沒招誰惹誰的數學老師要是能聽到這番話,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辯解說,是你丈夫上課沒認真學好吧!

我還是他的語文老師呢!

還教過只要功夫深,日復一日百日恩。

雖說鐵杵能磨繡花針,那也不能光去硬磨啊!

作為老師的經驗之談是同學們加點油,路程等於任重道遠,慢工才能出細活啊!

孫楓哪知道他又把一位年輕少婦的心給撩動的盪漾了,他現在已進入關鍵時候的要上梅花樁了。

年輕的舞獅者只要能吃苦下功夫,通常一年之內就可以拿到獅頭。

而標準的樁陣有21根梅花樁柱組成,最高達米,最低的米,多半數表演都是要超過2米的。

練習這種高樁的舞獅者,沒有至少配合5年以上的搭檔經驗,根本就達不到獅頭與獅尾動作合一的程度。

兩人一個小失誤就會讓表演者跌落,所以特別需要默契的合作精神。

孫楓現在要上的樁是米,孫楓說了聲“羅漢起”,褚桐立即心領神會的把踩在肩上的孫楓舉起。

獅子身形高高立起的同時,孫楓非常穩的快速舞動著獅頭,讓獅子直立姿態的精氣神美感完全展現在眾人面前。

“哇去~這個動作太乾淨利索了,一氣呵成,太飄逸漂亮了。”

“是啊!獅王就是獅王,可惜看不清他的真模樣,否則一定要結交一下。”

光明正大的叫好喝彩,可沒有圍觀的少婦們心中想的實際。

人家心中千呼萬喚的是舞獅者的腰多好勁真大,這要是自己的老公有這個本事,那得多解鎖多少姿勢該有多麼的幸福吧!

孫楓身形在要靠近樁體時,利用獅頭低伏狀態的一瞬間,雙臂用力推樁讓身體前躍到下一個樁子上的同時,喊了一聲“抓緊”帶著抓住孫楓腳的褚桐,一起飛上了樁上。

這個動作原先師兄弟之間是沒有的,純粹是兩人十多年的默契程度,以及孫楓大力出的奇蹟。

“好~絕了,這獅子給耍的如同飛上樁上一般,說國內第一都當之無愧,今年的“高青”頭彩肯定是獅王的。”一位舞獅的陳師傅跟同行議論道。

“是啊!這上樁的動作乾淨漂亮,如行雲流水一般,獅王把獅頭簡直是玩活了。”

陳師傅預設的點了點頭,“獅王今年的武術和舞獅的水平都增進了很多,讓我們這些同行也要望塵莫及了。”

“哈哈哈~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都老嘍!”

“採青”是醒獅的精髓,已衍生出多種套路,根據“青”擺放的位置分為“高青”和“地青”。

“高青”是將“青”吊在兩三米高的地方,一般是在房梁或長杆上。

表演者透過站立、爬杆、爬梯、上樓臺、疊羅漢、高樁等方式去“採青”。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