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應雪便進劇組前往沈江市的一個小縣城的山村了。

陶林村小學,是應雪劇組這次拍攝的主場地。

她站在教室走廊下看著黑沉沉的天,明明是清晨卻如同黑夜般,大雨傾盆而下,連綿不斷。

“應導,這雨感覺越下越大啊。”同行的副導演走到她身側,語氣有些擔憂的說道。

應雪點了點頭,“春季,第一場春雨,雨大也正常。”

“希望晚些時候就能停停,不然都沒法拍同學們操場活動的外景,又要耽誤一天時間了。”說著副導演被叫走。

應雪看著遠處群山間的閃電,不一會兒緊隨其後的就是驚天雷鳴,即使有所預料還是被那雷聲驚了一下,教室裡也傳出驚呼聲。

他們這次拍攝的是一部關於鄉村教師和留守兒童及其留守老人為題材的電視劇。

圍繞著這所只有百來個學生和三個老師的小學開展的一個又一個單元劇。

陶林村,沈江市陶縣最落後貧窮的一個小山村,村裡年輕力壯的都在外打工,有能力的就把自己的小孩也帶出了這群山,而還剩下這一百多個走不出的小孩,還有僅剩的三個老師在努力的將他們送出去。

當初學校的老師找到她,向她投稿時,應雪也是考慮了很久,因為這部劇他們沒有選一個當紅的演員明星,而全都是用的這個學校這個小山村的人。

後期片酬也全部都用於這個小山村,現在聚集在這裡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是應雪自費或是自願參加的。

他們想為這個小山村,為這個社會盡一次綿薄之力,給自己的人生增加一次難忘履歷。

這村裡到縣城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全靠他們自己開車一路顛簸進來。四周環山,當初應雪一批人來考察時看到這兒還是兩眼一抹黑,都有些怕自己被騙進這大山就出不去了。

而現在他們已經在這裡待了快一個月,由各種的不習慣不舒適都差不多適應了,而適應最快的就是應雪。

這裡的生活環境讓她回憶起了自己小時候家裡窮,一大家人擠一張床,天天吃蘿蔔鹹菜的日子。

早春的雨,還帶著一股子寒氣,應雪站了會兒就進了教室臨時改成的工作室。

“應導。”一個四十多歲女老師打著招呼道,聲音帶著濃重的當地口音,身上還穿著一件黑色的棉襖,袖口用兩個長長的袖套套著。

應雪淺淺一笑,“晉老師。”

“每年到這時候啊,都會下一場大雨,不過啊,一般最晚到中午就會停的,不會耽誤太長時間的。”晉老師怕她等的心急,安慰道。

但其實她看起來反倒比應雪還著急的樣子。

應雪點了點頭,“好,晉老師您先去上課吧。”

晉老師連連點頭,“好,好,那你們先休息休息,等中午吃完飯,我就叫孩子們過來哈。”

但這場雨並沒有如晉老師的經驗之談那樣在中午前停住,小了點,但依舊很大。

應雪組織同伴一起開了個會決定大家今天全體先好好休息,等明天雨停就加快程序。

一行二十多個人都是住在空置的教室裡,被子什麼的都是村長從村民家裡蒐羅來的,顏色各異卻異常乾淨整潔,都是洗的乾乾淨淨的給他們用。

應雪正在和剪輯師觀看已經拍好的成片,突然門口一個小腦袋探進來,“應老師,吃飯了。”

普通話裡夾雜著當地口音,只能根據幾個字組合聽出他說的什麼意思。

是個小男孩,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左一件右一件的套著不少衣服,整個人顯得有些臃腫,雙頰帶著微微皸裂的紅,當應雪看向他朝他笑時,小男孩的明亮的大眼睛裡也帶著害羞的笑意。

“好,老師們馬上就來。”

孩子們平時在學校接觸到的大人也就是老師,所以當看到應雪這群人的時候,一時不知道怎麼叫,後來有回聽到同事喊應雪老師,然後這群孩子們也就老師老師的叫開了。

學校有個簡陋的食堂,,今天下雨,灶臺上放著個盆接漏下的雨水。

應雪洗手時看到盆可能是被不小心撞歪了,雨水都砸在了盆沿上濺的灶臺到處是。

她輕輕挪了挪盆,讓漏雨入盆。

副導演家裡是京都的城裡,只在電視劇裡看過這種場景,此時不禁自嘲地笑了聲,“你說咱這過的都是什麼日子啊?這年頭竟然還有這麼簡陋艱難的生活,那課桌拼起來床睡的我都要腰間盤突出了。”

應雪扯了扯嘴角,有些嘆息道:“我們國家太大了,像這樣貧困的地方還有很多,甚至還有比這更貧困艱苦的。”

“這就是我們今天聚在這裡的意義,讓更多的人看到、瞭解到,我們國家不是所有地方都如京都海市那樣的燈紅酒綠、紙醉金迷。這個國家還有千千萬萬的民眾在努力的想要爬出那座座群山。”

副導演看了眼這個比自己小個兩三歲的姑娘,總覺得她身上有著一股沉著又無比蒼涼成熟的心境。

副導演拍了拍她的手臂,說道:“你還年輕,咱們還有很多的時間和無限的能力去做更多的事。走,先吃飽飯,填飽了肚子好乾活。”

應雪笑了聲,贊同道:“沒錯,填飽肚子才好幹活。聽說今天的午飯還有紅燒肉,小姜特意開車去縣裡買的。”

副導演一聽,眼睛瞬間都亮了不少,“真的?那我可得多吃兩碗飯,吃了好幾天的蘿蔔青菜我臉都感覺綠了,哈哈。”

“嗯。”應雪笑著點頭。

飯後,雨還在下,但是天空亮堂了不少,也不再打雷了。

應雪下午閒來無事,就被晉老師拉來給孩子們上英語課。

三個老師主教數學和語文,只有一個稍微年紀小點的三十出頭的男老師兼著教英語,但是口語也是很不純正的。

像這樣給孩子客串老師,不止應雪做過,其他的同事也都教過。

應雪沒有教太複雜的,而是從音標開始教,從最根源處教會他們自己拼讀單詞。應雪教的時候三個老師也齊齊坐在後排拿著筆記本認真的做筆記。

起初應雪還挺不好意思的,這算是她第一次上臺給人講課,更別說還坐著聽課的老師。

剛開始的時候有些緊張,說話會有點結巴、重複等等,慢慢漸入佳境,大家都很認真,她也就投入進去了。

今天教的是四年級的學生,第一個學期學英語,才上過兩次課,還都是不規範的拼讀。應雪在教的時候為了方便大家快速記憶還會用把音標中文的方式儘可能準確的表達出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用時間的線縫補

筆名隨便起

進錯房,我懷上首富大佬的雙胎

亦以情

將她拉下神壇後

南姜不是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