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再說回這郿城:

十萬餘民眾一路安排調遣,各去祁山堡、西涼、北地、街亭、隴西、隴南、隴右等地!

至陳倉起行往郿城之時,餘得三萬人!

本是劉禪嫌這行程太慢,欲要催促向寵快些趕路,自是叫喊著:

“快些!快些!再快些!朕尚未見過郿城!向寵!讓軍士們再快些!……”

向寵一臉黑線暗自感慨:

【唉!!我這好好的將軍!被喚作了馬伕!?也就是我脾氣好!換個人都幹不下去!!】

可嘴上自是真誠應著:

“諾!”………

一旁漢丞相諸葛亮見此情形,規勸道:

“陛下不可!嗣君威儀天下,天子氣概不能有失,舉止言談不可妄為!

且先靜坐於車駕,以示大漢威嚴!此乃是王者風範!!”

向寵當即心裡暗自嘆道:

【還得是諸葛丞相啊!不然這地主家傻兒子誰能扶得起!】

劉禪一聽,自是想著:

【這下完犢子了!丞相連這個都管上了,都開始限速了,唉!不讓高速飆車也就罷了,我就搭個順風車都不行!!】

聞言咧笑道:

“相父所言極是!極是!你等一眾聽好:

此行務必穩重大方得體,勿要失我大漢威儀氣度!不要丟了朕的面子,想當年,朕和雲叔那可是長坂坡前………”

一眾皆是回諾,山呼海應,如雷鳴般響徹雲霄!

郿城前,漢軍兵將望著前來的【大漢軍隊】自是不明所以:這行軍打仗或者說領兵在外,怎麼能同百姓一起,男女老少、扶老攜幼而抗敵!?

這姜維、齊少自顧對視一眼,便會意一笑,齊少先言:

“丞相到底是丞相!雖是冒險之舉,不過如此一來,可謂是一舉多得啊!”

姜維頷首示意回應:

“維向來深敬諸葛丞相! ”

齊少暗自忖道:

【伯約啊伯約!為了大漢、為了丞相,你這樣值得嘛!?】

想當年:

曹操領軍追擊劉備,曹軍勢大,劉備弱,樊城薄,諸葛亮就勸劉備棄樊城,渡漢水。然而一路上劉備是“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江”,“同行軍民十餘萬”。

赤壁之戰後,三國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死後,曹丕篡漢稱帝,而後劉備,孫權相繼稱帝,魏蜀吳三國鼎立。魏國主要佔據中原地帶;劉備後來丟了荊州,主要地盤只有成都平原一帶及漢中;吳國主要佔據長江以南地區。

整個華北平原都在魏,而吳只有長江中下游一部分,當時嶺南等地也沒怎麼開發,蜀漢只有成都平原。魏晉擁有人口,耕地,國力強盛,而蜀吳只能憑藉天險據守。

經濟是基礎,有了經濟有了生產力,軍隊才夠多夠強,打仗才能打贏。在那個冷兵器時代,什麼是生產力?人口,土地。曹操很早就屯田,從而吸引來了大量百姓前來,既可以生產又能補充兵力。後來孫吳也屯田,諸葛亮雖然也搞,但是起步有點晚,時間有點短。丞相六出祁山,大多數撤退的原因都是沒糧食,而且舉國之力,人都被打沒了。

據錢穆《國史大綱》:“蜀亡時,戶,280000,口,940000。內帶甲將士102000,佔全數九之一。吳亡時,戶,530000,口,2300000。內兵230000,佔全數十之一,吏32000,後宮5000。魏,平蜀時,戶,663423,口,4432881。三國合計約得,戶,1473423,口,7672881。”

可見當時人口的重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如說是得人口者得天下。諸葛亮一出祁山時,在撤退的時候還帶走三郡百姓,留了三個空城給魏國。

所以,丞相此舉何嘗不令人震驚!

還未及細細思索之時,只聽得一陣呼喊:

“雲叔!…雲叔!…老將軍!……老將軍!……”

且看下文那呼喊為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綠林傳

易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