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值得。”

餘化想都沒想,直接給出答案。

“為什麼呢?”

何老師問。

餘化道:

“我還是那句話,忍受苦難的精神值得被讚揚,但苦難本身不值得歌頌。”

“吃苦從來都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以前的人因為吃苦而獲得了成功,就告訴現在的年輕人想成功也得吃苦,這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以前有著特殊的環境和各方面的原因,他們不得不吃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我想跟振雲吃飯,就得走路去,現在你還讓我走路?再見,這頓飯不吃也罷。”

劉振雲接著說道:

“必要的苦必須吃,但不是所有的苦都要去嘗一嘗。”

“一旦你把能吃苦當成一種光榮的話,你就會有吃不完的苦。”

“現在的年輕人,不怕吃苦,就怕吃苦吃到自我感動,總覺得我都吃了這麼多苦了,為什麼還不讓我成功?”

“那是因為,你吃的苦,完全是你強加給自己的。”

“所以說,有些苦,你得懂得拒絕。”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

“明知山有苦,你偏向苦山行這能行嗎?顯然是不行的。”

何老師笑著說道:

“直播間裡有不少網友發彈幕,說兩位老師的這番話,治好了他們的精神內耗。”

“不知兩位老師怎麼看精神內耗?”

劉振雲笑了笑,說道:

“怎麼看都行,可以站著看,也可以走著看,累了就坐著看,再不行就躺著看。”

“我說這番話的意思,是想告訴大家,不要怕有精神內耗,每個人都有精神內耗,首先這不是病,而是心理上的一種主觀感受,就看你怎麼去定義它了。”

餘化說道:

“在我看來,精神內耗跟我寫作的過程差不多,在沒有靈感之前,我也會焦躁,會薅頭髮,會撞牆。“

“在這種時候,我不會刻意去尋找靈感,會放空大腦,靈感它自己就會找上門來,一旦靈感來了,精神內耗就找到了突破口,自然而然的就會釋放出來。”

何老師道: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躺平其實就是消除精神內耗最好的辦法?”

餘化點點頭:

“差不多吧,不要過多的去糾結,不要患得患失,要學會及時止損,更要懂得取捨。”

劉振雲接過話茬說道:

“一句話,修養美德利於心,心無雜念利於行。”

“既入窮巷,就該及時掉頭。”

“意識到自己在內耗,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找到根源,才好想辦法解決問題,即刻放下雜念。”

餘化笑道:

“你們看,劉振雲多有學問,說話一套一套的,我就不行,我高中畢業,可我照樣敢寫小說,因為我不怕寫不好被人笑話。“

“當初一篇稿子被退五次,我全不當回事兒。媽的,一流的雜誌社不收,我就投二流的,二流的不收,我就投三流的。”

“即便如此,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寫不了小說,用現在的話說是個撲街。”

“你們要記得,永遠不要給自己下定義,因為你有無限的可能。”

“說白了,精神內耗就是內心戲太多了。”

直播間的網友再一次被兩人的話觸動到。

特別的餘化的最後一句話,簡直是一針見血。

當一個人內心承載了過多的期待、擔憂和恐懼,這些複雜的情緒就像織毛衣一樣,相互交錯,形成了一出出內心戲碼,讓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這時。

陸途走上來,微笑著問:

“你們聊什麼呢?”

何老師笑道:

“我們在聊當下年輕人常掛在嘴邊的精神內耗。”

劉振雲突然對陸途道:

“陸途,你有精神內耗嗎?”

陸途笑道:

“有啊,不過我不會當回事兒。”

“這玩意兒就跟寄生蟲一樣,它會折磨你的身體,但永遠無法佔據你的靈魂。”

“所以,精神內耗沒啥可怕的。”

“累了就休息會兒,孤獨了就去找朋友喝兩杯,這份工作不開心,大不了換一份。”

“別把自己太當回事兒,但也別太小瞧了自己。”

陸途看似淺顯的一番話,卻讓劉振雲和餘化都忍不住衝他豎起大拇指。

“果然,能寫出這麼多經典歌曲的人,境界就是不一樣!”

“你才是真正做到了灑脫!”

陸途笑了笑,心說我都死過一回了,再經歷一次憋屈且擰巴的一生,那我不是白穿越了麼?

“嗨,我們什麼時候變成人生導師了?”

陸途笑著調侃道:

“咱就不能聊點輕鬆愉快的話題?”

“比如,下一撥客人是誰,什麼時候到?”

黃小廚突然往院門口一指,笑著說道:

“下一撥客人,這不是來了麼。”

眾人立刻回頭望去。

餘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笑呵呵地起身迎了上去,語氣驚喜地道:

“你怎麼也來了?”

看著餘化跟來人來了個大大的擁抱,直播間的網友紛紛直呼想不到他們居然會是朋友。

來人並非文壇大家,卻是一位音樂才子。

水木才子,以組合出道,一首《一生有你》風靡一時,堪稱校園民謠扛鼎之作。

單飛之後也是佳作不斷,《傳奇》、《貝加爾湖》和《假如愛有天意》更是傳唱度極高的經典。

來人正是被稱為“音樂詩人”的李建。

只不過,網友並不知道他跟餘化在私底下是很好的朋友。

“你們兩位是怎麼成為好朋友的?”

彼此介紹完了之後,何老師替網友問出這個十分好奇的話題。

餘化道:

“我們的結識源於一次他拿著書找我簽名。後來他送我一張唱片,我一聽很喜歡,一來二去,我們就成了好朋友。”

劉振雲搭茬道:

“李建找你簽名的書,不會是墨言寫的吧?”

大家都知道莫言和劉振雲都替餘化簽過名,不禁哈哈大笑。

李建幽默地說道:

“是《一句頂一萬句》這本書。”

眾人又都笑了。

何老師對李建道:

“餘化老師和振雲老師都點好了菜,你想吃點啥?”

李建想都沒想就道:

“那肯定是鍋包肉和排骨燉豆角。”

然後看向陸途,笑著問:

“陸途,鍋包肉你一定會做吧?”

陸途笑道:

“馬上安排。”

李建突然道:

“你先別安排,還有一個人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鳳奇緣

不拆家的二哈

我們還沒畢業你卻有百萬恆星之力

我不會寫小說啊

權勢滔天:霍少的狠辣嬌妻

無邪

重生之我這短暫的一生

熱火熱風

我是惡魔超能者

落葉浮陽

時有晚煙

歸夢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