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張槐心思千迴百轉,在大殿之上,一副恭敬模樣,跪下叩謝,“能為皇上效忠,是臣父子倆的榮幸,臣父子倆以後肝腦塗地,誓死效忠。”

“好好好,大傢伙也都跟張愛卿學學。”

大臣們紛紛附和。

沈青雲繼續道:“沿海盜匪侵擾百姓,民不聊生,朝廷目前軍防還是要放在戍邊上,目前來看,海禁是不可取了,取消海禁,增加漁民收入,各位覺得如何?”

這話一出,很多守舊派坐不住了,立即跳出來反駁。

“回皇上,臣以為不可,海禁一旦解除,看似給百姓增加收入了,其實只會加大動亂,海盜倭寇橫行,到時候還要朝廷派兵鎮壓,到時候耗費的財力人力將是巨大的。”

“海禁一旦開了,外邦人會進入大安,大安周邊幾個虎視眈眈的王朝正盯著,要是給了他們可趁之機,大安將會岌岌可危,還請皇上三思。”

“海禁解除,每年來的朝貢不知幾何,前朝國庫空虛由此而來,前車之鑑,前車之鑑啊!”

沈青雲聽著他們有理有據,要說他們心懷不軌吧,不至於,只不過是政見不同。

他想開海禁,這些人想繼續海禁,天然成了敵對方,如果他想要解除海禁,必須得用贊同的大臣,這樣一來,朝廷局勢悄然之中有了變化。

作為皇帝,難道他要妥協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坐在了這個位置,不管推行哪個政策,都會遇到阻攔,要是他目標不清晰,被人說幾句就放棄想法,那最好別坐這個皇位了。

沈青雲想到這裡,目光落在了孟寒身上。

孟寒似有察覺,悄悄抬起頭,正好與沈青雲目光對上。

這樣看天子是大忌,孟寒急忙低下頭,不敢再看。

沈青雲看著這群大臣,輕輕敲擊龍案。

半晌,他開口道:“你們都是這樣的想法嗎?”

伍陸上前一步,出列,開口道:“皇上,老臣有話要說。”

“準。”

伍陸跟沈青雲的時間並不短,要是他不同意開海禁,根本不會在朝堂上提出來,而提出來了,肯定是有那個意思。

剛才那幾位大臣反對解除海禁,皇上面上沒什麼表情,但要真的贊同他們的說法,也不會再次詢問其他人意見。

伍陸也不是沒有主見的人,解除海禁在他看來,是可取的,因此,才會主動站出來。

伍陸道:“海盜倭寇杜絕不了,就算有海禁,他們同樣在興風作浪,倒是皇上在百躍任職期間,民間自發地組織船幫,把這個海盜倭寇壓制了下去,老臣以為,民間都能自發地組建船幫,朝廷可以依靠海軍,對海軍進行改動,利用得當,他們將會比船幫更加強大。”

“再者,海禁解除,不一定就是敵人,大安有外交官,讓他們與他國打好友誼,遠的就不說了,就是大真,大安也能與他們化敵為友。”

“解除海禁,讓民間自發地進行行商貿易,而朝廷可以組建專門的部門,規劃好,再給國庫增加幾百萬銀兩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伍陸先表態,不少官員附和,其中又以魯廷涼、紀信厚等人為主。

他們都是贊同解除海禁的,每個人都說明了理由,有理有據,那些原本還在搖擺不定的臣子,心中天平也漸漸地偏了。

沈青雲知道這事一時半刻得不到結論,但他的態度必須拿出來,告訴所有大臣一個資訊:海禁必須解除。

“孟寒。”

孟寒一個激靈,趕緊出列:“臣在。”

“你從小在沿海長大,你別的情況你比別人要了解的多,你找一些內行人,看看海上貿易該怎麼開展,另外也得找一些熟悉水性的人,最好常年在海上的人,到時候領船,與臨海諸國多加來往。”

言外之意就是海禁還沒徹底解除,但朕已經在籌備階段了。

剛才那幾個強烈反對的大臣,一時間面面相覷。

這位新皇,做事幹脆利落,手段強硬,看來他們以後做事說話得多加斟酌了。

孟寒的身份是郡馬,對這些朝臣而言,他身份雖然尊貴,但手裡沒有實權,別人見了他雖然恭敬有禮,但心底沒人看得起他。

此刻,感覺到無數雙眼睛落在身上,孟寒的腰下意識挺直。

“臣領命。”孟寒的聲音鏗鏘有力,好似下了某種決心。

沈青雲繼續道:“剛才伍愛卿說的有理,海軍要重整,最好建立書院,書院裡傳授的知識要有針對性,朝廷需要人才,這類書院必不可缺,以此類推,要是有其他針對性書院需要成立,也可以上摺子請奏。”

目前全國各地的書院主要針對科舉,也只有百躍和巖門關開設過其他書院,沈青雲這番話,擺明了要在全國各地設立。

跟隨沈青雲的老臣舊人們,知道針對性的書院有多麼重要,當下紛紛跳出來贊同。

沈青雲道:“不管何事,都不能亂了章程,這些還是由禮部主導,其他部門配合。”

禮部的官員紛紛應下。

“皇上,臣有事啟奏。”

沈青雲看去,發現這人是個小官,站在最角落。

沈青雲腦海子搜尋了一下,很快便想起了這個人的姓名。

“黃愛卿,你有何事要稟?”

黃韜愣了一下,沒想到皇上居然記得他這麼個小人物,心中很感動。

他開口道:“近日小臣整理文書,發現一些記錄,凌燕山附近可能有鐵礦。”

“查實了嗎?”

黃韜回稟道:“小臣無法抽開身,從那些文書上看也只是有可能。”

有臣子擠兌他,嘲諷道:“還未證實的事也敢在朝堂上拿出來說。”

黃韜臉發燙,這件事確實是他莽撞了,本想趁著大朝會把這件事提出來,引起皇上的重視,再去找人查證。

他每日行程都是滿的,根本沒時間,今日所為,實在是無奈之舉。

也不知道皇上會不會怪罪他?

沈青雲開口道:“鐵礦一事就由黃愛卿去查實吧,朕給你一個月時間,你看可好?”

黃韜驚喜不已,“回皇上,臣定不辱命。”

這一刻,他好似感受到了那些武將為什麼對皇上那麼信任忠心。

作為臣子,遇上這樣的明君,何其有幸。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心裡的名字啊

玄阿

雙鷹,我就是你的鳳雛

滄瀾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