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子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如今,跟沈家做著生意,要是這樣貿然去提親,萬一沈家不願意,把豆豉生意搞丟了怎麼辦?

最後,李婆子拗不過李勇,找到劉媒婆,讓她帶著聘禮去沈家提親。

很快,這個訊息在小河村傳開了。

最先坐不住的是周家,尤其是周大。

剛被李勇奚落了一頓,轉頭人家就向沈大妹提親。

要是以前就算了,反正李勇好吃懶做,很多人都看不起他,也不願意把閨女嫁給他。

今日不同往日,李勇生意做得好,家裡富裕了,買了驢車,開了鋪子,聽說還要建青磚大瓦房。

一對比,別人還不知道怎麼在背後嘲笑他。

周大帶著鬱悶的心情,打算找朋友訴說,誰知道經過隔壁院子的時候,正好聽到他們在議論他。

“看來沈大妹還是有福氣,周家婆子姚氏可比李婆子難相處多了,嫁到李家可比周家好太多了。”

“原以為沈大妹要成老姑娘,沒想到兜兜轉轉,居然和李家小子有姻緣,真要成了,她比好多姑娘都嫁的好。”

“要沈家小子考中了,李家也要跟著走運,說來說去還是周家沒福氣。”

周大氣的要死,朝著院子裡大吼一聲,那些議論聲才消失。

***

陳氏笑得合不攏嘴。

“李勇是我看著長大的,以前雖然好吃懶做,現在變好了,能掙錢脾性還好,是個好夫婿人選。”

沈老頭跟著點頭。

“李家小子能處,把大妹嫁給他,我也放心,他可比那幾個女婿強多了。”

自己幾個閨女,都是親孃做主許的人家,都不是什麼好人家。

沈老頭憋了一股氣,無論如何,也要給孫女們找個好去處。

陳氏看向雲氏,“你是大妹親孃,你同意這門親事不?”

雲氏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結果可比預想好太多。

她連連點頭,“娘做主就行了。”

“那好,我就答應了,看個好日子,定親,儘快把大妹嫁出去。”

沈家和李家商量著聘禮,擇個吉日嫁娶。

***

縣衙張貼了縣試的考試時間,二月十五,以及其他詳細事宜。

張秀才帶著沈青雲、楊學明、張廷良去了縣署禮房報名,報考人填寫親供、互結、具結。

親供包括姓名,年歲,籍貫,體格,以及容貌特徵, 同時填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歿履歷。

互結又稱五童互結保單,考生攜同同考的五人,互結保單,要是有人作弊,其他人連坐。

具結就是廩保,請本縣廩生認保,保證考生不冒籍,不匿喪,不替身,不假名,保證身家清白。

有張秀才給他們張羅,沈青雲三人根本不需要操心,張秀才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

縣試在即,沈青雲每天除了複習熟讀的四書五經,還需要寫兩篇文章兩首詩。

他薄弱地方就是寫詩,好在這四年不敢有任何怠慢,從一開始的慘不忍睹,到現在張秀才點頭稱讚,其中付出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清楚。

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

沈老頭和陳氏一商量,直接把家裡的豆豉生意都給停了,不然每天有人進貨,進進出出,鬧聲會影響到沈青雲。

為了方便沈青雲請教張秀才,沈老頭直接把李勇的驢車借過來了,好方便去小嶺村。

這就是結親的好處,要是兩家不是姻親關係,哪裡好意思借。

陳氏也沒閒著,在院門口坐著,要是有小孩子們在附近打鬧,都會把人趕走。

至於和她嘮嗑的那些婦人,這段時間都沒來嘮嗑了。

在沈家人緊張中,縣試到了。

小河村距離縣城太遠了,需要提前去縣城,還得找居住的地方。

陳氏足足整理了一天,收拾出了兩個大包裹,沈青雲看到的時候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去考試而已,拿這麼多東西,跟搬家似的。

這次,是李勇趕驢車,載上了楊學明和村長,去往小嶺村,接上張秀才和張廷良父子,滿滿一驢車。

人太多,加上還有行禮包裹,幾個大人走路,沈青雲三哥孩子和張秀才坐在驢車上。

一路上說這話,時間過得很快。

縣城很熱鬧,到處可見身著長衫的書生,大大小小的客棧人頭攢動。

距離考場進的客棧更是人滿為患,原以為提前來了容易找到住的地方,最後還是靠李勇的人脈,給他們租了一家院子。

沈老頭對李勇很滿意,見他跑前跑後一點怨言都沒有,比那幾個女婿強多了。

楊學明叫沈青雲和張廷良出去逛一逛,不料經過各大客棧酒樓的時候,看到很多考生高談闊論,還有很多考生拿著書本讀書。

三人興奮的心情一下子煙消雲散,無形之中有了緊迫感,都默默的回房去看書了。

他們是提前三日到的縣城,第二天晌午時,院門被敲響了。

來人一身青布長衫,臉上因為太瘦陷進去了,那雙眼睛犀利,面相透著股陰險。

沈老頭看著眼前的陌生人,警惕問:“找誰?”

“我是張秀才同窗。”

沈老頭不敢怠慢,找到張秀才,說了這事。

張秀才蹙眉,城裡並沒有什麼友人,誰會找他?

當他看見來人時,臉色變得很難看。

“你來幹什麼?”

“章之兄,這麼多年未見,你還是跟以前一樣。”

“我跟你沒什麼好說的,要是沒事就恕不招待了。”

“章之兄,不管怎麼說,我們都是那麼多年的同窗,當初那件事確實是你做的不對,你不能遷怒到我頭上。”

不提這事還好。

張秀才心中怒意控制不住,朝著薛秀才破口大罵:“滾,你給我滾。”

院子外,衝進來幾個學生,其中一個很胖的少年站到了薛秀才面前。

“你這人怎麼不識好歹,我們夫子好心好意過來相邀,你不應就算了,怎麼還罵人!。”

另外幾個少年跟著幫腔。

“果然從鄉野地方來的,毫無禮數。”

“這種人能教出什麼好學生,還想科考,恐怕連縣試都過不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臥君懷:盛世美人香

僅年

重生之抱緊未來帝王大腿

姜山易改的姜

浮生若夢之我在農村逍遙又快活

茉莉奶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