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剩下最後一場考試了,也是最重要的一場,策論,需要連考兩天,一般就是當下朝廷大事會拿來出題。

第一道關於洪水治理,第二道關於流民安置,第三道關於修養民生。

會出這幾道題沈青雲並不意外,聽說南方遭了災,數以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往北上而來。

要說治洪水,恐怕最出名的就是領袖人物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當然,這裡肯定不能大談大禹治水,而是就目前的形式,拿出有效的治洪手段,還得考慮可行因素。

沈青雲並沒有第一時間動筆,而是在心裡默出需要寫的內容,然後寫在草稿紙上,刪刪減減,再新增,最後定稿,謄寫到試卷上。

其實這些題目對他來說並不難,遭罪的窩在考棚裡,還在這裡面過了一夜。

好在兩天轉眼即逝,沈青雲從考場裡出來,腿都是軟的,是被李勇揹回去的。

他泡了熱水澡,全身的痠疼才減輕了點。

沈老頭準備了皮蛋瘦肉粥,配了兩道鹹菜。

“喝粥,受了罪不能吃的太油膩,先養兩天,到時候爹再給你做好吃的。”

沈青雲一連吃了三大碗才放筷,抹了抹嘴角,感慨道:“還是家裡的飯食好吃,爹,好久沒吃豆豉回鍋肉,蒜蓉涼拌皮蛋,還有爆炒白菘,紅燒魚。”

沈老頭寵溺道:“好好好,過兩天都做給你吃。”

***

府試結果還要等幾天才能知曉,沈青雲打算在晉陽府多停留幾天,正好有空逛一逛。

還得給娘和嫂子侄女們買點禮物,這才不枉此行。

錢如流水花出去,李勇看的眼皮直跳,小聲對沈老頭道:“小叔花錢是不是太快了?”

沈老頭早就習慣了,雖然花的多,但也比以前掙錢了,這幾年,除去讀書的花費,存了一百多兩了。

四年前,要是有人跟他說,會存下一百兩銀子,他肯定還以為那人嘲笑他。

這次來晉陽府,錢花的都是皮蛋方子賺的,拿了五十兩出來,雖然用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三十兩在陳氏手裡存著。

沈老頭擺擺手道:“還好,還供得起。”

李勇無語。

他是這個意思嗎!

轉眼間,就到了放榜這日。

天還沒亮,沈老頭就出去了,至於李勇,這些日子也沒閒著,到處走動,想看看能不能帶點貨回去賣。

他有自己的鋪子,賣什麼都很方便。

只是今日,李勇並沒有去淘貨,而是跟著沈老頭一起等放榜了。

沈青雲來到廚房,看到飯菜都在鍋裡熱著,正好餓了,拿起碗開始乾飯。

貢院門前,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就連外面的巷子都被圍的水洩不通,當然,還有很多人在附近的客棧酒樓裡。

沈老頭被擠的臉都變形了,還不肯停下,往裡面擠,周圍有人的喝罵聲,也有人的抱怨聲。

沈老頭和李勇不管那麼多,兩人一起往前擠,還真的被他們擠到了最前面。

鑼鼓聲響,衙役從大門裡出來,拿著一張大紅紙,上面寫著名字。

府試共錄五十人,分甲、乙兩等,前十名為甲等。

衙役離開,人群再次沸騰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長條案的最上面一行,上面清楚地寫著沈青雲的三個字。

沈老頭不識字,獨獨認得兒子的名字。

“中、中、中了。”沈老頭激動的嗓子都啞了,說了三次,才把那個‘了’說出來。

李勇也看見了,高興地大叫:“中了,哈哈哈中了,中了中了。”

不同於兩人的興奮,也有人嚎啕大哭。

有人拍了拍沈老頭的肩膀,“你第幾名。”

沈老頭手一指,“看,名字寫在那裡。”

那人看去,發現居然是府案首,再看沈老頭的年紀,一大把了,看來考了很多年,如今過了,難怪這麼高興。

***

沈老頭和李勇回來沒多久,報喜的人也來了,有了上次的經驗,沈老頭拿出賞錢。

報喜的動靜很大,周圍的人都聽到了動靜,很多人出來圍觀。

住在隔壁的管事,端著禮過來了。

“恭喜沈老爺,恭喜沈老太爺,此番高中,將來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沈老頭活了一輩子,哪裡被人喊過老太爺,黝黑的臉都羞紅了。

府試結束了,接下來的八月份就是院試,這次院試地點是在平青府,也就意味著他們還得去平青府。

墉縣和晉陽府的聯絡更多,而平青府地點更遠,加上那邊並無熟人,沈青雲和沈老頭商量了一下,打算就在晉陽府多待幾天。

李勇這些日子看好了貨,已經跟店家談好了,但考慮到沈青雲他們不回去,李勇便讓他們在這邊停留幾天。

他要回去拿進貨的銀錢,同時,也給沈青雲他們帶銀錢過來,好供他們在平青府花銷。

管事的主動給了銀錢,只不過被沈青雲拒絕了,之前那是皮蛋方子的錢,萬萬不能再拿許家的好處了。

沈青雲心裡有槓稱,做事不能太過貪婪,不然會有把柄,以後用這些小恩小惠裹挾,他會陷入兩難境地。

好在管事的是個聰明人,沒有繼續送銀錢。

當天傍晚,李勇就離開了。

***

小河村

“報喜的人又來了?”村長驚的站起來,身體不受控制顫抖起來。

“可不,還是上次那個報喜人,直接往沈家去了。”

村長的臉色變得很古怪,有不知所措,也有不可思議,手不自覺地交握在一起,手背上的青筋都露出來了。

“那報喜的人還說了,是府案首,案首好像是第一名,那沈家小子居然又考了第一。”村民激動道:“村長,我先不跟你說了,我去沈家湊湊熱鬧了。”

此時,沈家已經圍滿了人。

報喜的人敲鑼打鼓,說著好聽話,把陳氏和雲氏弄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是大妹扯了扯奶和孃的衣服,輕聲喊了一句。

陳氏從腰間拿出一個錢袋子,裡面足足有三百文,倒不是她大方,而是老頭子走之前特意交代過,多給點,不能給么兒子丟臉。

報喜人掂了掂重量,嘴咧開了,又說了一通吉祥話才走。

這還是剛剛開始,小河村的人只見一輛華麗的馬車往沈家去了。

還以為是沈家的親戚,直到第二輛馬車,第三輛,一直到天黑,足足六輛馬車登了沈家的門。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囤好物資卻穿到了七零年代

柺子李喜歡吃桃子

這本古言不對勁

小一的

炎帝從鬥羅開始

發糕熱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