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灣北岸分屬粵州府新安縣和鵝城府歸善縣,即後世的鵬城龍崗區和鵝城惠陽區,兩者佔地面積總計1300多平方公里,地貌多變、河流密佈、丘陵交錯、矮山淺谷廣佈。

第八師進駐後,就將這兩塊地盤納入囊中。

楊興飛隨即從香江區行署抽調人員成立了兩個公所,即龍崗鎮公所、惠陽鎮公所,並從當地走訪、選拔人員、任命村長等等,消化佔下的兩塊地盤。

統計之後發現,總共也就27個村莊,人口更是僅有一萬出頭,而且老弱婦孺佔了多半,生產力極其有限。

這也是拜他所賜,幾番徵兵下來,青壯都被招得差不多了,換句話說,控制區的百姓幾乎都是軍屬,或船廠職工家屬。

他原本還打算將這片地盤作為糧食供給區,現在看來不現實,算了,等打下一個縣再說。

——————————————

另一邊,新安、歸善兩縣得知興夏軍“入寇”後大驚,分別上報粵州府、鵝城府,兩府又急報兩廣總督李章泉(李章銅的長兄)和粵省巡撫馬光丕;

李、馬得悉後急忙電奏京師,朝中一片譁然。

帝、後兩派再次同仇敵愾,一致決定予以剿滅,隨即下令李章泉全權負責“平叛”,馬光丕全力配合。

粵省作為海防大省,駐軍幾乎為全國省份之最,兵力將近80000人,包括兩廣總督標營2500人、巡撫標營2000人、水師提督標營6000人、陸路提督標營5000人,其餘兵力也由陸路提督統帶;

除此以外,還有粵城將軍統率的5000八旗兵。

但粵城將軍地位比兩廣總督還高,後者根本調不動,再加上八旗兵的戰力早就廢了,李章泉也根本沒指望。

另外,水師提督標營主要負責水上,此戰主要負責運送輜重。

也就是說,此戰的主力就是陸路提督麾下的綠營兵。

青軍密探透過種種線索,基本上“弄清”了第七師、第八師的狀況,都是新募的兵員,最早一批入伍時間也就兩個月,最近一批更是近幾天招募的,因此戰力極其有限,拋開水師不談,唯一有戰鬥力的就是楊興飛從遼東帶來的“親衛營”了。

基於以上情報,李章泉覺得在陸地上完全可以和興夏軍決一雌雄,於是心中大定,命令粵省陸路提督譚文卿籌集糧餉軍械,準備半個月之後出征;

並拜會粵城將軍伊克坦,讓其率部留守粵城。

這麼大的動靜當然瞞不住興夏軍的耳目,楊興飛得知後下令各部構築防禦工事備戰,同時抓緊時間訓練兩個師屬運輸團和步兵24團三營,這是兩個師的薄弱環節,到時不用他們作戰,但好歹能看住家。

又增派人手化裝偵察,盯著官兵各部。

他早就預料到這裡遲早會和官兵打一仗,沒想到來得這麼快,想必是之前佔的海域和約翰國的殖民區,青廷早就放棄了;

這次佔得卻是青廷治下的地盤,對方立刻急眼了。

——————————————

二月二十一,總督標營、陸路提督標營準時從粵城出發,近一萬兵力浩浩蕩蕩地往東趕去,旌旗飄飄、刀槍如林,場面異常壯觀;

陸路提督轄下各副將、參將也率所部人馬從各自駐地出發,場面也不遑多讓。

二月二十五日中午,所有出征的官兵在新安縣龍華鄉會合,兵力總計五萬左右,畢竟不可能傾巢而出,各部都得留少量兵力看家。

官兵沒有急著進攻,而是依託縣城紮營,沙袋、壕溝、胸牆、木柵欄、拒馬樁,可謂是有模有樣。

大營東翼、南翼各架設了2門57毫米、6門37毫米格魯森架退炮、6挺加特林手搖機槍,還有20門老舊的6磅前膛裝青銅炮,發射實心彈丸。

以上重武器都佈置在邊緣,毫不遮掩。

官兵的單兵裝備更是五花八門,大抬杆、火繩槍、舊式燧發槍、米涅槍、單打一步槍、格拉斯步槍、曼利夏步槍、溫徹斯特槓桿式步槍、毛瑟1871,相對先進的毛瑟1871\/84步槍、勒貝爾M1886步槍,還有當前非常先進的1888式委員會步槍,真可謂是五花八門、萬國來朝,也不知道怎麼補給彈藥;

以上步槍數量加在一起也不超過5000支,其餘官兵拿的都是大刀、長矛或弓箭,對了,幾乎人手一杆煙槍。

興夏軍幾乎實時掌握著官兵的動向,並且用電報傳回指揮部。

在官兵集結到龍華鄉之前,楊興飛已經根據各部官兵的行軍方向推斷出了交匯點,於是命令兩個師屬運輸團和步兵24團三營看家,兩個師的主力在東南方向雞公山會合。

經過十幾天的訓練,沒有加持模板卡的白板新兵已經能熟練地使用或保養槍械,精神面貌也有了不小的變化,有加持模板卡的各級指揮官招呼著,依託工事擋住可能的漏網官兵沒有問題。

先前為第七師、第八師配置火炮的時候,考慮到本地複雜的地形、糟糕的路況,將兩個師屬炮兵團的克虜伯75毫米山炮或野炮都換成了81毫米迫擊炮,這樣就不用牲畜拖曳或馱運,而且數量增加了一倍,即每個炮兵團配置72門81毫米迫擊炮,威力和射程雖然不如75毫米山炮和野炮,但數量和射速遠遠超出,絕對能轟得官兵懷疑人生。

同樣,各步兵團所屬山炮連的4門山炮也更換成了8門81毫米迫擊炮。

官兵抵達龍華鄉時,興夏軍第七師、炮兵八團、步兵24團一營和二營已經佔領了龍華鄉以南約10公里的塘朗山-雞公山一線,這一帶全是植被茂密的丘陵,面積又夠大,15000多人鑽在裡面藏得嚴嚴實實。

第八師步兵23團佔領了龍華鄉東北僅3公里的大王山-南門山一帶,步兵22團最辛苦,迂迴到了龍華鄉以西5公里左右的陽臺山,與其餘兩部對官兵形成三面夾擊之勢。

十幾個官兵斥候從營寨中走出,都背了一個小包袱,手上沒有武器,估計是在身上藏了短刀之類。

隨後一分為二,分別向南面、東南走去,又在隱蔽處換上了百姓服飾,軍服則藏在了原地。

興夏軍原本沒打算打草驚蛇,但南邊這七八個斥候徑自向第七師埋伏點走了過來,看樣子是打算偵查一番,也不知道是不是覺察到了疑點。

這夥斥候一路小心翼翼地搜尋著,直到接近第20團一部眼皮子底下。

噗噗噗!

一個步兵排猛然暴起,用刺刀將這七八個斥候紮成了串串。

另一撥斥候則從雞公山、南門山之間的平地穿過,直奔龍崗區而去。

在雞公山邊緣警戒的步兵24團二營見狀,將情況用電報發給了留守的運輸團,這些傢伙的命運也註定了。

插曲過後,興夏軍繼續埋伏;

過了約兩個小時之後,南翼的官兵突然出動了約2000人,持著各式兵器直奔雞公山一線,後面還拖曳著4門火炮。

接近至山腳200米左右時,這夥官兵停了下來,隨後分出約500人進入山林,行進方向是步兵24團兩個營的結合部。

興夏軍本來準備夜襲,但計劃不如變化,負責此戰的總指揮喻海生得悉後下令24團開火,其餘各部待命。

砰砰砰!

當500來個官兵接近到100米左右時,山林中槍聲大作,密集的彈丸打得枝條橫飛、草屑四濺,約50個官兵中彈倒下,其餘的嚇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

24團二營追殺一陣後,又擊斃近百個官兵,剩下的已經逃遠了,你可以懷疑青軍的戰力和士氣,但絕不能小看他們逃命的本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熾熱的餘燼樂章

媛已

修仙:從敲詐地府開始

躺平的趕路人

水線上下

橙枝木之

驚!瘋批奸臣被嬌軟美人親懵了

流雲簪

老木屋

貓貓不更新

神秘復甦正版

神前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