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朝鮮時局(1)

從天啟二年開始,大明就在悄然經歷改變,這種改變是極具顛覆性的,與泰昌元年、天啟元年是有本質不同的。

在過去的一年多,大明也的確經歷著種種改變,但更多都是由朱由校在主導與推動,力壓朝中一切反對聲音,以排解萬曆朝中後期積攢的積弊與毒瘤。

或許有一批文武被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做事,不過促成的整體改變趨勢,仍未達到朱由校的滿意。

不過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真的在悄然改變著!

改變的根本在於人。

想要讓大明實現偉大復興,在這個時代浪潮下強勢崛起,就必須要明確人才強國戰略,逆轉過去那種空談誤國、黨同伐異的不良風氣,如若在大明中樞只重視這些玩意兒,卻不想著怎樣解決問題,那麼傳導到地方去,又不知會變成什麼味兒!

在持續不斷的鬥爭博弈下,逐步恢復大明人才梯隊機制,使得老中青三代劃分,得以在大明上下紮根,那麼大明的政治秩序就亂不了!

於不知不覺間,大明正在沿著朱由校的意志與決斷,形成對內、對外兩種應勢而變,對內以維穩而轉,對外以揚威而轉,或許內在的很多表現是不同的,但是真正的核心卻保持驚人一致,即以勢促改!

遼東。

丹東(新建)

“都快點!”

“加把勁!”

“嘿呦!”

在這片黑土地上,不絕聲響迴盪在此間,空中鳥瞰,數不清的人群就似螞蟻一般,活躍在各處忙碌著。

這一地域在過去是荒涼的,儘管也生聚著一些人口,不過此前在遼東治下很不起眼,然而伴隨著一場戰爭的興起,這一地域在最短的時間內聚集很多人,甚至還擁有了全新的地名,丹東!

丹東地處於遼東的東南部,東與朝鮮平安兩道隔江相望,南臨黃海,扼守鴨綠江口,沿海有大鹿島、小鹿島、獐島等島嶼,獨特的地理位置,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是進出朝鮮的海陸要衢所在!

其實在遼東這片黑土地上,興起最早的不是丹東,自天啟元年的遼左會戰結束,在遼東就先後興起幾處要地,位處遼西腹地的錦州,位處遼南沿海的營口、金州、旅順,位處遼左腹地的鞍山……以上地域都先後移送大批人口,並且在穩步籌建對應的支柱產業,改變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悄無聲息才是王道!

只不過跟上述地域有所不同,丹東的改變是轟轟烈烈的,畢竟它的出現是於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息息相關!

“自古以來,想確保中原王朝於北疆的安穩,一處是草原,一處是朝鮮!”在丹東某處地域,重兵把守的帥帳內,孫承宗負手而立,盯看著眼前的輿圖,表情嚴肅道。

“朝鮮固然是苦寒之地,治下人口尚不足中原一地人口多,不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之毗鄰遼東要衝,如若朝鮮敢出現任何動亂,而中原王朝坐視不管的話,一旦被強敵佔據這處要地,則遼東將暴露在兵鋒之下,屆時再無寧日可言!”

“遼東如若長久陷入威脅與動亂下,那勢必會影響到關內局勢的安穩,所以在萬曆年間東倭侵犯朝鮮之際,大明會譴派強軍援朝,東倭,這是不輸於建虜的強敵,其佔據的地理位置更為優渥.”

“不僅與朝鮮隔海相望,更與我大明中間隔著朝鮮,這使得他們想要影響到大明,只需威脅到朝鮮即可,但大明想要震懾住東倭卻不那般容易!”

帥帳內聚集的眾人,在聽到孫承宗所講之言後,臉上流露出各異的神情,特別是那些披甲將領,一個個眸中掠過道道精芒。

萬曆年間的援朝抗倭,但凡是統兵打仗的將領,那就沒有不知曉的,錯非是大明,藩屬朝鮮早就亡國了!!

也是在那場戰爭下,大明湧現出眾多的將星!

現在就好似又一個輪迴。

大明到了天啟年間,又要涉足朝鮮這片土地,雖說抗擊的對手變了,但是有些東西是沒有變得!

“說回正題吧.”

在帳內眾人感慨之際,孫承宗卻開口道:“眼下在丹東這邊,新城營建,港口興建,馳道整飭都在加緊推進著,不過想要出兵朝鮮還不是時候,為確保丹東的絕對安穩,隨本輔出戰的兩萬精銳分駐鎮江、湯站、險山諸堡,以震懾與警惕寬甸諸堡處的建虜偏師.”

“甚至定遼右衛、新安堡等處已全面戒嚴,而為確保上述興建能夠平穩推進,圍繞丹東內外開闢的臨設工坊,不少也都駐紮有軍隊震懾,以確保聚集在此的勞壯能安心勞作.”

“這麼多的人聚集於此,每天消耗的錢糧是難以評估的,而本輔派至朝鮮的人,至今都沒有傳來任何好訊息,如果朝鮮王室不能同意我朝的要求,那麼援朝抗虜一戰,本輔覺得有必要向後繼續推遲.”

“閣老!不能再推遲了啊!”

聽到此言,在人群中響起一道聲音,在一些人的注視下,披甲挎刀的毛文龍快步上前,朝孫承宗抱拳一禮道。

“據末將所部探查到的情況,時下朝鮮境內的咸鏡兩道皆已落入建虜之手,而毗鄰的平安兩道過半都被建虜拿下.”

“如若再繼續拖延下去,真要讓建虜將朝鮮北部悉數拿下,即便我軍準備充分,可如何介入朝鮮戰局,就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啊!!”

孫承宗眉頭微蹙。

毛文龍所講的這些,他如何會不知曉呢?

別看孫承宗是文官出身,不過對於戰爭的敏銳性,洞察力還是有的,這跟絕大多數文官相比,那好的不止是一星半點。

大明絕大多數文官,涉及到軍事層面,純粹就是瞎指揮亂摻和,甚至為了一些所謂的道義,還會在戰爭期間做匪夷所思之事!

從朱由校御極登基以來,他就一直在杜絕這種現象,不會打仗的文官那就趁早滾一邊,別在他面前聒噪。

“時下襬在我軍的難題,不是朝鮮方面怎樣,而是確保援朝抗虜的後方,是否能一直平穩下來.”

迎著無數道目光注視,孫承宗聲音低沉道:“你們應該都清楚,朝廷現在面臨怎樣的困難,遼左的建虜襲擾至今沒有結束,川貴的土司叛亂仍在繼續,兩淮出現匪亂,北直隸、山東等地賑災還在進行……”

“在此等大環境下,援朝抗虜一戰,是陛下力排眾議才明確的,甚至前期出戰的糧餉開支,那都是陛下從內帑撥付的.”

“這一戰有多重要,本輔不過多贅言你們也都清楚,可越是這樣,我等就越是不能亂,要是前出朝鮮的根脈有所動搖,那誰來支撐起前線的各項消耗?”

相較於熊廷弼主導的鎮壓建虜叛亂,朱燮元主導的鎮壓土司叛亂,戚金主導的鎮壓兩淮匪亂,秦邦屏主導的震懾九邊等處,孫承宗的壓力無疑是最大的,因為他需要一切都從零開始。

軍隊是調撥的有,但是精銳僅有尤世祿統領的兩萬精銳,即便毛文龍所部也都調撥其麾下節制,甚至天津、金州、登萊等處水師力量,也都能圍繞著援朝抗虜而轉,但是別忘了啊,上述這些軍隊多是新組建起來的,哪怕時間是久了些,可多數都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新卒與悍卒是有本質差別的!

更別提為了這場戰爭,要將丹東真正興建起來,為今後控制住朝鮮蓄勢,這又要調集大批破產群體移邊,其中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唯有孫承宗這位主帥最為清楚。

從離開京城趕赴到丹東,這段時日孫承宗根本就沒有睡好過,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了,太多的秩序需要他去籌建,任何一環敢出現任何差池,那造成的影響將會是難以估量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美豔之偃花

亭亭玉立的東平懷王

快穿之炮灰以抱制暴整頓位面

餘暉璃茉

從小說變成現實開始

末班

相逢便夠

澤小光

清冷仙君俏公主

有點麻了

Z總駕到,嬌妻腐乳哪裡逃

東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