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津門變局(1)

“做事難,想做實事更難.”

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人滿為患的一處正堂,陳奇瑜坐在官帽椅上,環視著堂內所聚人群,“你們是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留在天津海關的,有些話本官要先對你們講明,本官希望你們能牢記在心,而不是就掛在嘴邊.”

“喏!”

堂內所聚眾人,無不抬手作揖唱喏。

“天津開海通商,乃陛下特賜恩澤,與其他地方開海不同,天津會允准西夷海商停靠上岸.”

陳奇瑜撩撩袍袖,字正腔圓的說道:“為確保海事暢通,得陛下所頒中旨,天津特設海關衙署,以徵收經停海商海關稅,該稅有別於榷稅、關稅等,與過去所開市舶司也略有不同。

具體有哪些不同,在先前都逐一講明瞭,本官在這裡就不過多贅言了。

但是經收的海關稅,哪怕一厘都不能少,要是敢叫本官知道,誰敢為了一己私利,便少徵或貪墨該稅,一經查明,本官必然是嚴懲不貸!”

作為天津兵備道兵憲,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陳奇瑜之手做的事不斷增多,這也讓陳奇瑜所轄職權不斷增多。

現階段的天津三衛,跟陳奇瑜剛來津門赴任時相比,已然有了不小的改變,這個改變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曾經破損嚴重的天津衛城,在陳奇瑜的組織安排下,開始重新進行整飭,甚至部分城牆要進行移址。

儘管城牆是限制發展的阻礙,不過在冷兵器時代的背景下,城牆是安穩民心的保障,何況天津要開海通商,甚至允許西夷海商停靠上岸,作為京城京畿的門戶所在,天津斷不能存有任何隱患!

除了整飭城牆之外,天津治下的水利與馳道,也都在陳奇瑜的組織下穩步推進,這也使得天津地界聚有大批勞壯。

官與官是不一樣的。

在大明的官場上,是有不少只動嘴的官,但是也有動手做實事的官,官場上出現的那些事,何嘗又不是一部人生百態呢?

“現在天津雖說已對外開海通商,不過北上天津的西夷海商,恐還需較長的時間,才會來到天津通商.”

陳奇瑜繼續說道:“而明確籌建的天津港,還需一定的時間才能建成,所以天津海關的承辦業務相對輕鬆,不過天津衛城要梳理的事宜不少,為確保徵稅諸事穩步推進,故天津海關這邊,要暫時抽調一批人手協辦。

這批暫調的人手,會隨著天津海關的承辦業務,逐步回到原署,這期間要是有什麼問題的話,可直接來找本官言明.”

別看陳奇瑜坐的是兵備道兵憲的位置,可是乾的那些差事早就超綱了,哪怕說是一地巡撫都不為過。

不過遠在京城的朱由校,卻不打算在天津設巡撫,而是等合適的時機,在天津進行撤衛設府,特設的天津府將直歸中樞統轄,且級別會對標巡撫,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天津能更好的發展起來。

“看起來兵憲打算對十三行徵稅了啊.”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啊,畢竟是在京勳貴籌建的商行,還是響應天子的號召.”

“那又能怎樣呢?咱這位兵憲還備受天子寵信呢,伱想想看,過去內帑直撥過來多少銀子.”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事不一樣啊,畢竟……”

一場針對天津海關的決議散場後,離開的那些官吏,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邊走邊聊著他們所想。

作為經過層層篩選,才得以留在天津海關的官吏,那沒有一個是簡單的,在他們之中,或許有些書讀的不少,但是琢磨人心,對他們而言太在行了。

誰都知道這場決議結束後,先前針對十三行的寬鬆境遇,勢必要進行收緊,畢竟從十三行在天津籌設後,天津衛城的商貿跟著也變了。

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但凡是能聚財的地方,那明裡暗地的爭鬥與博弈,勢必是層出不窮的,任何一環出現紕漏,都會導致嚴重損失。

作為天津的主官,被天子寄予厚望,陳奇瑜絕不會允許這些事情發生,天津既然已設口岸開海,那就必須要有變的態勢。

當天津海關的大小官吏,離開天津兵備道衙署,陳奇瑜並沒有閒下來,而是召來新設稅務署諸官。

有些事情要進行梳理了。

“過去為了安穩天津,所以稅務署特設以來,沒有全面接管稅收事宜.”

坐在官帽椅上的陳奇瑜,看著眼前的稅務署諸官,神情嚴肅道。

“不過從明日起,進出天津衛城的徵稅諸事,隸屬天津下轄的鈔關、工關等,皆悉數歸稅務署統轄,該徵收的稅一項都不能少,要是敢叫本官知道,誰敢在諸稅方面有任何紕漏,到時別管本官翻臉無情!”

“兵憲,我稅務署這邊,是否要跟三衛指揮使司明確下?”

稅務署主事眉宇間透著幾分躊躇,看向陳奇瑜說道:“尤其是跟鈔關、工關的人,畢竟這些乃隸屬於戶部和工部的,眼下被稅務署這樣……”

“這些無需你們多管.”

陳奇瑜卻擺手打斷道:“該要明確的事宜,本官會派人通知一聲,你們只要將份內之事做好就行.”

這……

稅務署的一眾官吏聽到陳奇瑜所講之言,一個個露出複雜神情,相較於前者,他們對鈔關、工關接受顯得有些顧慮。

畢竟跟戶部、工部的扯官司,他們品級上就不夠啊,萬一陳奇瑜沒有能頂住壓力,最後倒黴的是他們啊。

“接手鈔關、工關之事,乃是陛下特頒的旨意.”

陳奇瑜如何能沒有瞧出,為給大家一個定心丸,特意多講了一些,“天津開海通商,今後需要用到銀子的地方很多,接收一事不準有任何差池,該你們做的事情要做好,該本官做的事情本官自會解決,希望大家能勠力同心,將天津治理好,建設好.”

“喏!”

聽到這些的稅務署諸官吏,懸著的心算是落下,一個個中氣十足的齊聲應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