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民心民意

“陛下!萬萬不敢這般啊!!”

盧觀象臉色大變,面朝朱由校作揖拜道:“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如若在北直隸境興此等大工,則北直隸必危,此事一旦實施,短則一兩載,長則三五載,陝西、陝西、河南、山東等地流民、佃戶、逃戶等,勢必蜂擁凝聚於北直隸各地,其規模必超數百萬之眾,到時北直隸必不堪重負!!”

說著,盧觀象撩袍跪到地上,朝朱由校行跪拜之禮,以此來表明態度和決心,希望天子能重視起來。

“臣附議!”

“臣附議!”

孫國楨、餘應桂、邵捷春幾人沒有任何遲疑,跟著盧觀象就跪到地上,他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天子竟然要做此等大事。

“你們這是做什麼?”

朱由校手持指揮棒,皺眉看向眾人道:“有事就說事,朕先前就強調過,不要動輒就行跪拜之禮.”

對於大明的禮制,朱由校有些是認可的,有些是不認可的,就像這個跪拜之禮,哪怕跟建虜的跪禮有區別,但在朱由校的眼裡,官場上,文場上,除了一些特殊時節,要進行跪拜之禮,別的時候就不能跪,跪在地上的次數多了,膝蓋也就軟了,禮儀傳統是要遵循,畢竟大明是禮儀之邦,不過也要分場合。

當然有些禮制吧,朱由校更是厭惡之際,其中的典型莫過於裹小腳,此等封建陋習必須剷除,不然開放包容純屬扯淡!

“陛下!此事不一樣!”

盧觀象行拜禮道:“陛下想讓少府舉債,對外頒售債券,臣儘管心裡有想法,但還是願奉詔行事。

但是在北直隸境興大工,要凝聚這般多人口,臣萬萬是不敢奉詔行事,我大明北地諸省產糧有限,北直隸之糧需要經漕運南糧北運,以此來滿足用糧所需,期間要損耗海量的糧食來兜底。

如果在北直隸治下諸府州縣,敢多出數百萬人口雲聚,臣實在不敢去想,需多少漕糧才能滿足所需啊!”

“是啊陛下!”

孫國楨緊隨其後道:“陛下愛民之心,臣能理解,不想叫破產的群體沒有保障,但此事幹系太大。

不知陛下想過沒有,倘若北地諸省的流民、佃戶、逃戶等群體,大批蜂擁北直隸從事興工,萬一糧食供應不足,則將會面臨何等處境嗎?”

“望陛下收回成命!”

“望陛下收回成命!”

餘應桂、邵捷春幾人此刻叩首道。

在對外頒售債券一事,除了孫國楨持反對意見外,其他少府高層的態度,或許有不理解,不認同吧,但是都沒有跟朱由校唱反調,因為他們知道天子所想,必然有他們沒有考慮到的層面。

可是在得知北直隸大規模興工後,盧觀象他們一個個都站不住了,此事一旦這樣做,萬一出現任何差池,那他們就是大明的罪人,倘若北直隸敢亂,那大明社稷必然傾覆,這是原則性問題,斷然不能任由天子隨性。

任重道遠啊。

見到此幕的朱由校,心底暗歎一聲,說實話,他也沒想到盧觀象他們,在聽到自己所講想法時,會有這般大的反應。

可是想要發展北直隸,讓其成為核心基本盤,讓諸多集約型產業落地生根,這些是必須要走的路。

連一定的人口基數都聚不起來,就想要發展集約型產業鏈,那純粹是扯淡的事情,沒有人就沒有一切!

“難道你們所講的這些,朕先前就沒有考慮過嗎?”

朱由校放下指揮棒,看向盧觀象他們,“若真是沒有考慮到,朕為何要在天津開海通商呢?為何要籌建天津十三行呢?”

“陛下是考慮過.”

盧觀象順著話茬說道:“可是陛下啊,糧跟別的不同,大明的產糧是有限度的,哪怕南直隸、湖廣、浙江等地是產糧大省,但終究與北直隸相隔較遠啊,何況北直隸人口稠密下,旺盛的用糧需求,勢必會造成糧價飛漲,這些不是靠天津開海便能解決的,海運終究是有風險的啊.”

“你們是不是把問題想的過於極端了?”

朱由校皺眉道:“朕知道缺糧會帶來什麼後果,可數百萬人口雲聚北直隸,這需要數載時間,難道在這數年間,朕無法解決此事嗎?少府無法解決此事嗎?

海運供糧,只是其中一環。

徐光啟所領隊伍,在京畿各處皇莊,培育新糧種一事,莫非伱們忘了?誰碩ブ彌卸崬止πすΦ囟產就只能恆定不變的?

內廷所轄諸皇莊的田產你們忘了?

最重要的一點,誰告訴你們,在我大明之外的地域,糧食就都是短缺的?北上西夷海商想在天津停靠通商,就必須攜糧停靠,不然他們別想通商.”

“可是陛下,這些都建立在設想下啊.”

孫國楨開口反駁道:“陛下難道忘了,戍守北疆九邊要地,那麼多的軍隊和將士,同樣需要大批糧食啊,尤其是遼東那邊!”

“那朕要是在遼東引水種稻呢?”

朱由校皺眉道。

“這根本就不可能!”

餘應桂規諫道:“遼東自古就苦寒,種植糧食時間短,而水稻想要存活,就必須考慮到時間,還要兼顧到氣候等,不說臣為官多久,就說臣活這般大,便從沒有聽說過,能在遼東種植水稻一說.”

這便是新舊理念的碰撞。

朱由校看著跪地的諸臣,想要在小農經濟下的大明,逐步推行集約型產業發展,就會面臨諸多困境與挑戰。

也恰恰是這樣,使得朱由校將目光鎖定在北直隸,因為他能看得見,哪怕遇到問題,也能及時進行調整。

“這不是商榷,而是朕的決斷!”

想到這裡的朱由校,眼神堅毅道:“與其為沒發生的事情擔憂,倒不如邊做邊看,如此就算遇到問題,也能審時度勢的解決.”

“可是陛下,興工之勢一旦開啟,恐很多事情都無法控制.”

邵捷春作揖行禮道:“陛下想過沒有,要是這數百萬破產群體,一旦蜂擁北直隸,而少府沒有想到解決之策,到時將面臨何等境遇嗎?”

“那是朕要考慮的事!”

朱由校語氣鏗鏘道。

治理和發展北直隸,乃朱由校謀劃的重要一環,他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朱由校就是要集大明全境,在北直隸打造一塊核心基本盤,這期間的任何資源都要傾斜,唯有集約型產業鏈落成,那麼大明才能尋求新的突破。

哪怕是勒緊褲腰帶,此事也必須要辦成!

倘若連此事都辦不成,就別想什麼工業革命了,別說第一次了,連原始工業化的積累都夠不上。

“臣…盧觀象,死諫!”

“臣…孫國楨,死諫!”

“臣…餘應桂,死諫!”

“臣……”

只是朱由校話音剛落,行跪拜之禮的盧觀象、孫國楨等一眾少府高層,一個個表情嚴肅,面朝朱由校叩首拜道。

這是從少府特設以來,少府諸高層第一次頂撞天子,但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覺得自己沒做錯。

東暖閣內的氣氛變了。

“哈哈~”

見到此幕的朱由校,撫掌大笑起來,俯瞰著眼前少府諸臣,隨後朝盧觀象他們走去,順勢蹲下,“一個個都抬起頭,看著朕.”

面對天子的話,諸臣沒有反應。

“看著朕!!”

在朱由校的呵斥下,盧觀象他們遲疑剎那,先後抬起頭來,迎著眾人的注視,朱由校眼神凌厲道。

“朕就問你們一句,朕要是不在北直隸興工,那麼在你們嘴裡提到的流民、佃戶、逃戶等群體,他們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會面臨怎樣的境遇?”

“他們難道不是大明的子民嗎?”

“難道你們看不見,他們就算餓死了,便是不存在嗎?朕再問你們一句,若他們被逼上絕境,在上述諸地雲聚造大明的反,那朝廷又將面臨怎樣的處境?天下萬民又該怎樣看待朝廷?看待朕呢?”

盧觀象他們沉默了。

“都不說話了?”

朱由校繼續道:“從朕御極登基以來,有哪件事是一時心血來潮,拍著腦袋去做的?有嗎?!”

“朕坐在那張寶座上,你們穿著這身官袍,難道就可以不考慮這些,不論民心民意,只做簡單的事情?”

“遇到棘手的就推諉了事嗎?”

“要是你們讀的聖賢書,就教你們這些,好,那朕就收回成命,你們敢當著朕的面講這些嗎?”

盧觀象、孫國楨他們低下了頭。

“朕草擬的有章程,你們全都帶回去,認真看,認真想.”

朱由校緩緩起身,俯瞰著諸臣道:“頒售債券的事要抓緊,朕給你們三天,要是還想不通,那就都辭官吧,少府不養廢物,別人能坐看我大明子民受凍捱餓,朕不能!!朕要為他們謀條新出路,哪怕是叫他們先吃飽肚子.”

講到這裡,朱由校一甩袍袖,轉身朝御案走去。

在大明發展集約型產業鏈,別的時期都不太可能成功,可唯獨現在有可能,因為土地兼併嚴重,這使得大明存在大批破產群體,而發展產業的前提條件,就是要有充沛的人口基數。

朱由校心裡當然也知道,真要推動集約型產業鏈發展,勢必會出現新的問題,比如資本盤剝壓榨,但是這些問題吧,是發展時期必然會遇到的,遇到問題那就解決,總不能因為有這些,便不去做吧?

朱由校現在要做的事情,是先解決破產群體吃飯問題,叫他們能透過勞作填飽肚子,解決這一問題,那地方頻生的起義就能扼制,待到北直隸發展起來,朝廷擁有穩定的財源聚集地,後續才能有底氣解決其他問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