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只爭朝夕

“楊卿忝為兵科都給事中,亦是皇考欽定顧命之一.”

朱由校走出東暖閣,看著漸落的太陽,抬腳朝前走去,“今日我們君臣間不聊朝事,就聊聊這薩爾滸之戰吧,朕最近幾日,御覽了不少涉及此戰的奏疏和案牘,楊卿覺得此戰為何輸掉的是我大明?”

嗯?

瘸著腿的楊漣,跟在朱由校的身後,聽聞天子所言,眉頭不免微蹙。

楊漣如何都沒有想到,天子會聊及此事。

儘管薩爾滸一戰結束一年有餘,然而此戰慘敗的影響卻從沒有結束,甚至當前的遼事動盪,就是因此戰的敗北而直接導致。

“薩爾滸之戰落敗,實乃拖延太久、人心不齊所致.”

楊漣沉吟剎那,朝著朱由校微微欠身,邊走邊說道:“從萬曆四十六年始,建州一帶局勢驟變,建虜奴酋努爾哈赤狼子野心,妄想侵佔我朝遼土,吞併敵對的葉赫部,於四月中矯發所謂的七大恨……”

朱由校出言打斷道:“楊卿,朕想聊的是薩爾滸之戰,為何落敗的是大明,而非是建虜如何一步步勢起。

建虜對大明有不臣之心,以下犯上蓄意造反之事,朕是清楚的。

倘若按楊卿這樣去聊的話,那就要先聊聊此前數十年間,大明針對女真各部的政策,究竟是對是錯了.”

楊漣臉色一滯。

朱由校負手前行,沒有去看楊漣是何反應。

其實透過楊漣適才所言,朱由校就可以感受到楊漣的心裡,是將自己當做涉世未深的小皇帝。

皇帝就是皇帝,不分大小!

身處晚明這等特殊時期,各種矛盾與隱患交替爆雷,這就註定朱由校不能耽擱時間,必須要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將眼前的亂局破開,否則一步趕不上,就會步步趕不上,現實往往就是這樣殘酷。

其實像楊漣的這種想法,在大明朝野間很普遍,但是朱由校絕不允許這種想法繼續存在。

無他。

被人在心裡視作小皇帝,如何能生出敬畏?

大明的風氣崩壞太嚴重了。

朱由校必須要逆轉回來。

倘若被人繼續視作小皇帝,即便朱由校做的再多,恐在很多人的眼裡,自己就是被身邊奸臣蠱惑,那樣就全亂套了。

“楊卿為何不說話?”

朱由校停下腳步,轉身看向楊漣,神情自若道:“莫非楊卿不知該從何說起了?”

“臣,臣……”

楊漣忙作揖行禮道,可話到了嘴邊,卻不知該如何講。

被天子那樣打斷,楊漣的思路也被打亂。

“那朕提幾個問題.”

看了眼在御前跟隨的劉若愚一行,朱由校語氣淡然道:“其一,為征討以下犯上的建虜叛逆,確保遼地和建州安穩,朝廷任命楊鎬就任遼東經略,調遣宣府、大同、山西、延綏、寧夏等諸鎮諸地精銳齊聚遼東前線,為何上述諸軍在原駐地時,軍紀沒有太大紕漏,可是去往遼東就漸漸崩壞了?”

“其二,楊鎬究竟是否履行了遼東經略的職責?在明知征討建虜叛逆的前提下,為何其在坐鎮遼東期間,沒有理清各處的職責所在,沒有及時做出各項調整,沒有譴派斥候刺探軍情要務,沒有安撫好從諸鎮諸地調遣的軍隊,沒有籌措好大軍出征前的各項準備呢?”

“其三,為何建虜對我遼地情況這般瞭解?楊鎬在坐鎮遼東期間,是否覺察到這些異樣?如果沒有覺察到這些,那麼又是為何沒有覺察到?”

“其四,在萬曆四十七年正月,建虜再度向葉赫部展開攻勢,為何楊鎬明知此事,卻未派一兵一卒呢?直到事態異常危急時,楊鎬才下達一些決定?”

“其五,楊鎬作為遼東經略,負責主持遼東防務,為何一直拖延時間,遲遲不向建虜發起攻勢?除了一味地向朝廷訴苦,沒有展開有效的應對措施,致使皇祖父心憂遼事,數次催促楊鎬起兵,這才決意向建虜叛逆展開攻勢.”

“其六……”

朱由校思路清晰的提出問題,聽的楊漣雙眸微張,有很多事情他都沒有想到,儘管他是兵科都給事中,可是涉及到實際的戰爭謀劃,卻並非他的強項所在。

楊漣的神態變化,皆在朱由校的眼裡。

薩爾滸之戰的慘敗,從側面就反應出很多的問題,國庫空虛、組織混亂、武備鬆弛、貪腐嚴重、文貴武賤、情報崩壞、統屬不明……

面臨種種的問題和弊政,倘若大明能贏下薩爾滸之戰,將建虜八旗重創之,這反而是有問題。

“一場薩爾滸之戰的慘敗,使得大明國力被空耗很多,精銳之師損失慘重,國朝威儀被踩在地上.”

朱由校冷哼一聲,眸中掠過寒芒道:“楊鎬這個遼東經略當的,真是前無古人啊,朕都有些佩服他楊鎬!”

僅僅是站在軍事層面,大明軍隊的腐敗墮落,這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或許尚有一批能戰之師,但要是不能去有效解決,文官群體想把持著軍權,以文官統御軍隊的模式,大搞那套瞎指揮、亂操作的理念,大明寶貴的精銳之師就折損殆盡了。

想到這裡的朱由校,想起一樁很可笑的事情,都言建虜八旗的高層,是人手一本《三國演義》做兵書,可建虜針對的就是大明文官啊,負責統御大軍的那幫文官,做的那些事情都能在《三國演義》上找到參照,這是何其嘲諷的現象。

楊漣沉默了。

一向鬥志高昂的他,在聽到新君所提種種,根本就不知該說些什麼。

“楊卿覺得時下的遼事,是否會繼續糜爛下去呢?”

朱由校一甩袍袖,眼神凌厲的看向楊漣,“從朕奉遺詔即皇帝位,可以說壓力很大,朕想問問楊卿,你作為皇考欽定的顧命,此前有想過遼事嗎?那麼其他顧命,此前有想過遼事嗎?

沒有!!

朕不知道你們是怎樣想的,一個個對國朝面臨的危局,沒有一個是真正上心的,卻把心都放在別的方面了。

楊卿說朕做事武斷,那朕想要問問楊卿,你的心擺在何處了?你的眼睛是不是隻盯著朝堂了?是不是說就算遼東全丟了,那也是無所謂的小事啊!”

“陛下!臣從沒有這樣想過.”

面對天子的質問,楊漣忙作揖行禮道:“臣……”

“沒有這樣想,那為何這樣做?”

朱由校打斷道:“朕是大明的皇帝,朕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錯的,這世上誰都能坐視社稷崩壞下去,唯獨朕不能!

從皇祖父駕崩以來,瞧瞧這朝堂都成什麼樣子了,你楊漣深得皇考信賴,難道你就是這樣報效皇考的信賴嗎?

朕給你講的這些話,你都給朕好好想想,看看究竟是朕錯了,還是你錯了,要是還想不明白,楊卿就繼續跪在午門外,朕絕不會理會!”

言罷,也不管楊漣怎樣想,朱由校一甩袍袖,轉身朝乾清宮快步走去,劉若愚等一眾太監宦官,紛紛低首跟在身後。

楊漣怔怔的站在原地。

朱由校最厭惡的就是黨爭內耗,這是毀掉大明的根源所在,倘若沒有黨爭內耗,就區區一個建虜,怎麼可能會代替大明問鼎神州?

恰恰也是這樣,他既然處在這個位置上,就不會坐視這一切不管,他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徹改這個爛透的大明!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童睡前小故事原創

北省的元陽丹

80年代,我帶著姐姐當富婆

七點沖喜

美人老矣:樂千秋身份變成了毒醫

沐青雅

小師叔她又犯病啦?

桃小悸

雙星輝映:穿越重生的無限舞臺

文韻織夢者

漫步諸天的社恐

楓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