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山東巡撫

“不夠!!這些還遠遠不夠,不要在意花多少內帑銀,朕明確的那些必須落實好……”

袁可立還沒有走近東暖閣,就聽見天子的聲音,這讓袁可立眉頭微蹙,下意識的停下腳步,心裡卻生出疑惑,究竟是怎樣的事情,竟然讓天子這般重視?

在東暖閣外,一名宦官看見袁可立,轉身就朝殿內走去,而其他太監宦官則靜靜站著,至於輪值的眾大漢將軍,一個個猶如雕塑般挎刀而立,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袁少卿,皇爺召見.”

不多時,在御前服侍的王體乾,匆匆從東暖閣走出,手裡拿著拂塵,快步朝袁可立走來道。

袁可立不敢有遲疑,向王體乾微微點頭,便隨王體乾一起朝東暖閣走去。

而臨近東暖閣之際,御馬監掌印太監方正化低首退出,或許是心中有事,方正化沒留意到袁可立看他,便轉身朝乾清門匆匆而去。

會是什麼事呢?

帶著疑惑,袁可立走進東暖閣。

“給袁卿賜座斟茶.”

朱由校見袁可立過來,臉上露出笑意,見袁可立要行禮,伸手示意道:“大規矩就免了吧.”

“臣謝恩.”

在袁可立行禮謝恩之際,殿外走進幾名宦官,或搬錦凳,或捧茶盞,動作絲毫都不拖泥帶水。

“把這些奏疏,拿給袁卿看看.”

朱由校收斂笑意,指著一摞奏疏說道:“袁卿,朕此次召你進宮,是有要事.”

袁可立聞言,屁股剛落下,跟著就站起身。

此刻王體乾已捧著奏疏走來。

“坐下看吧.”

朱由校說道:“這裡沒別人,不必這般拘謹.”

“臣遵旨.”

袁可立先是一禮,隨後接過眼前奏疏,便坐到錦凳上,只是袁可立的心底,卻生出了疑惑。

自從薩爾滸之戰案定性,袁可立就輕鬆許多,作為大理寺左少卿,雖說管著不少事,不過對袁可立來說,這些都是遊刃有餘的。

就像袁可立這等大才,不能留在中樞空耗,應去地方主持一方軍政,避開勾心鬥角的朝堂。

盤坐在羅漢床上的朱由校,見袁可立翻閱著奏疏,本舒展的眉頭微蹙起來,心裡暗暗感慨。

歪風邪氣沒有被扳正回來。

即便再有能力和主見的肱股,待在這中樞朝堂,多半也無法發揮作用,背地裡遭受掣肘與算計,是極正常的事情。

何況大明不止有中樞朝堂,更有地方有司。

“陛下,這些都是真的嗎?”

袁可立臉色微變,抬頭看向天子道:“薊遼總督、遼東經略呈遞的這些奏疏,先前在朝……”

“這些是密奏.”

朱由校劍眉倒張,神情嚴肅道:“朕也希望這些不是真的,可事實上就是這樣,觸目驚心啊!

不管是遼東,亦或是北直隸,許多情況比朕預想的要嚴重,薊遼總督這邊,朕還能譴錦衣衛逮捕,但遼東卻是鞭長莫及啊.”

難怪最近在京的錦衣衛少了許多。

袁可立暗暗道,只是這些情況是真的話,那遼事的危急程度,豈不比預想的要兇險很多嗎?

一想到遼事,袁可立思緒就駁雜起來。

“愛卿再看看這份奏疏.”

朱由校抽出一份奏疏,“這是天津兵備道呈遞的密奏,陳奇瑜在天津三衛做的,朕很欣慰.”

嗯?

帶著種種疑惑,袁可立將手中奏疏放下,王體乾捧著奏疏走來,對於陳奇瑜,袁可立是知曉的。

當初奉中旨赴任天津兵備道,在朝引起不小非議,後來朝中出現其他事情,這股風潮才不了了之。

整頓衛所,清查屯田,聚民開荒,創天津水師……

奏疏上所書內容,被袁可立逐一看過後,袁可立在某一瞬間明悟,只怕在很早的時候,天子就在謀劃遼事。

“想必愛卿也猜到了.”

朱由校開口道:“朕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謀劃對遼戰事,建虜叛亂之事,僅靠遼地是不夠的,想要鎮壓建虜叛亂,國朝必須要絕對支援。

可薩爾滸之戰的慘敗,給朕敲響了警鐘。

如若國朝不能統籌好內外,想要發揮應有成效,繼而對建虜展開雷霆一擊,恐是很難的事情.”

袁可立點點頭表示認可。

負責薩爾滸之戰案親審,從楊鎬處知曉不少真相,結合梳理的奏疏和案牘,袁可立知曉那一戰慘敗是註定了。

從籌備那場平叛戰以來,遼地看似平穩實則卻很亂,不僅如此,中樞朝堂也好,關內也罷,其實也都是這樣。

國朝是徵調很多精銳赴遼,但終究是外線作戰,反觀建虜卻是以逸待勞,加之遼左一帶惡劣的環境,這導致那一戰最終的慘敗。

“愛卿,朕打算在山東下轄登萊兩地設鎮,設法籌建登萊水師.”

在袁可立思慮之際,朱由校神情嚴肅道:“愛卿可願為朕分憂,奉中旨赴任山東,接替趙彥就任山東巡撫,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

“!!!”

袁可立心下一驚,這要是敢傳出宮去,勢必在朝野間引起譁然啊。

“陛下~”

袁可立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麼。

“朕知道…愛卿若奉中旨,勢必會被人非議.”

朱由校擺擺手道:“只是眼下遼事之緊迫,讓朕無法跟有司去扯皮,趁著吏部尚書沒有明確,朕要儘快佈局遼事。

讓毗鄰遼地的薊遼總督轄區,與遼東隔海相望的天津三衛和山東,皆能由我大明肱股坐鎮,如此遼事有任何變故,朕也可以在京從容面對.”

原來吏部尚書一直空懸,陛下是為了遼事啊。

此事在朝引起怎樣的風潮,袁可立是清楚的。

袁可立想過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有想到這些。

“臣願為陛下分憂.”

而聽到這些的袁可立,心底也下定決心,朝天子行跪拜之禮,神情嚴肅道:“山東下轄的登萊兩府,與遼南隔海相望,如若真能設鎮,編練登萊水師,那遼地如有變故,則可從快馳援遼地.”

“這正是朕之所想.”

朱由校從羅漢床上下來,朝袁可立走來,面露欣慰道:“時下大明官場之歪風邪氣,朕也算見識到了,如若讓愛卿就任登萊巡撫,免不得要有掣肘。

既如此,索性朕就讓愛卿去赴任山東巡撫,至於趙彥便召進京就任兵部左侍郎,朕知曉此人對兵事有獨到見解。

此去山東,愛卿領右都御史銜,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賜王命旗牌,賜蟒袍,朕會譴人隨愛卿同去山東,待愛卿熟悉山東軍政,如若有任何需要,可直呈密奏進京.”

“臣領旨謝恩!”

袁可立情緒感慨,眼眶微紅,順勢就要跪倒在地上,卻被朱由校攙扶住,這份信賴讓袁可立不知該說些什麼。

王命旗牌,不是誰說賜就能賜予的,這代表著便宜行事的特權,遇到緊急事態,可無需向朝廷奏明,便可先斬後奏。

事實上從朱由校御極以來,僅有三人有此等殊榮,遼東經略熊廷弼,薊遼總督王在晉,巾幗女將秦良玉。

而接任山東巡撫的袁可立,就是第四人!

有太多的事情,是獨在京城無法完成的,作為大明的天子,朱由校不可能離開京城,那麼他需要一批棟樑,在地方幫他解決問題。

“愛卿去了山東,要珍重身體.”

看著略顯激動的袁可立,朱由校語重心長道:“朕給愛卿一句話,事雖難做則必成,路雖遠行則將至,山東,朕就交給愛卿了,有些事情,愛卿必須要做好,哪怕再難!”

“臣定銘記於心!”

袁可立作揖行禮道:“請陛下放心,臣到了山東,定會盡快熟悉軍政,讓登萊兩府設鎮,籌建登萊水師明確下來.”

“朕相信愛卿.”

朱由校接過王體乾呈遞的卷宗,遞到袁可立面前,“這些是朕的一些設想,愛卿在熟悉山東軍政後,便審時度勢的逐一明確吧,如若有不符時宜之處,愛卿不必強行明確.”

“臣明白.”

袁可立恭敬的接過卷宗。

山東巡撫一事明確,也讓朱由校鬆了口氣。

或許說袁可立赴任山東後,可能趕不上那場遼左之戰,可以起到的作用或許也不大,但山東這塊要地,有袁可立坐鎮,朱由校才能在京城睡個安穩覺。

畢竟除了遼事之外,山東還有別的事情要發生,朱由校必須要提前佈局才行,這些都需要一位有能力,有主見的棟樑才行,而袁可立恰恰就是能讓朱由校放心的棟樑!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舔了三年後,系統說我攻略錯人了

枝遼遼遼

如雲至

雙向解螺旋分子

狐小小狸

豬豬寶貝貓貓

孽徒你要當爹了

騎著蝸牛登珠峰

桃源聖手小神醫

淘氣的二寶

未晚z

南塘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