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國子監之辯(2)

國子監位於崇教坊,整體建築坐北朝南,乃是大明所設中央官學,同時也為最高教育管理機構,與南京國子監並稱南北兩雍,是大明讀書人最為嚮往的所在!

“也不知這場辯論,究竟誰能取勝啊,我可聽說都驚動祭酒了.”

“祭酒回來了?”

“是啊,最近京城沸沸揚揚,有些禮不辯不明,不過我很是奇怪,祭酒不在國子監坐鎮,動輒都跑出京城,所為何事呢?”

“奇怪的何止是你,當初陛下特設皇明時報,由我國子監負責承辦,眼下都歸南書房主管了.”

“別聊了,快點去吧,別到了地方後……”

進了國子監,就見到不少學子結伴同行,他們邊走邊聊,似乎對某件事情很感興趣,這反倒引起朱由檢、曹變蛟的注意。

“皇…大哥,為何他們都這樣急匆匆的?”

朱由檢面露不解,看向自家皇兄說道:“適才他們提到辯論,似乎先前在國子監並沒有吧?”

“辯論一事,乃是徐光啟就任國子監祭酒後,才在國子監正式舉辦的.”

朱由校撩了撩袍袖,邊走邊說道:“談論國政之風,不是頒幾道旨意,下幾道公文,說禁止就能禁止的。

堵不如疏。

既然在讀書人之間,喜歡去做這些事情,以滿足他們內心的優越,那不如就明確各種規矩,叫他們就某項辯題進行對辯,其中若是有可取之處,則可選進皇明時報刊印.”

妄議國政,點評官員,這在讀書人間是很盛行的,不止是大明一朝,其他朝代同樣也有。

只是這種現象吧,或許最初的本心是好,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摻和進來的人多了,雜念也就多了,算計也就多了,這也導致該行為演變成黨爭延續,輿情之爭,皆是帶有極深的目的性。

簡單粗暴的去禁錮思想,遏制文化發展,這種事情朱由校不會去做,越是壓制,反彈就越強烈。

書讀的越多,雜念就越多。

朱由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有效的去進行引導,設法剔除掉根深蒂固的思想糟粕,特別是那套禮教樊籠,有些必須要打破,積極拓寬文化和思想主脈,構建起以神州為主體,自信開放包容的民族意識形態!

哪怕有朝一日,大明真的不在了,可是這套理念能夠傳承下去,神州文明就不可能衰敗勢頹,畢竟哪有千年不變的王朝呢?

“還是太閒了.”

曹變蛟冷哼一聲,“一個個沒有捱過餓,讀書,就好好讀書,今後參加科舉,為國朝分憂,為社稷慮,一邊享受著當下,一邊卻想砸飯碗,要是我,就拿鞭子抽他們.”

“哈哈~”

朱由校忍不住大笑起來,伸手輕敲曹變蛟的額頭。

曹變蛟縮縮腦袋,沒有敢再多說其他。

曹變蛟之所以說這些話,是跟隨英國公張維賢去保定時,聽到一些誹謗和詆譭天子的話,而這些話,多數都他孃的是讀書人亂傳的。

要不是張維賢攔著啊,曹變蛟敢領人去砍了他們。

天子哪裡殘暴了?

天子哪裡昏庸了?

別看曹變蛟面聖的次數少,可天子是怎樣的天子,他心裡是有桿秤的,殺的那些人,哪些不是該殺的?

就因為他們是官員?

就因為他們是書生?

天底下沒有這等道理!

“你啊,看待問題別這樣感性,別這樣簡單.”

朱由校伸手指向曹變蛟,笑罵道:“有些東西不是你想的那樣.”

“陛…少爺!我不懂這些道理,也不想懂.”

在朱由檢的注視下,曹變蛟卻道:“我就知道一點,這人要懂得感恩,朝廷恩養讀書人這是事實,甚至考取相應功名,還能賦予相應特權,最不該對朝廷有意見的,就是讀書人。

免稅,這是切實的紅利啊。

可是有些讀書人呢?一邊享受著特權,一邊算計著朝廷,為何算計?為了利唄,別看有些讀書人,嘴上講什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姥姥,就屬他們最貪了,都不說優免了,就說飛灑,投獻,那……”

真敢說啊。

朱由檢喉結蠕動,嘴角微微抽動,看著越說越激動的曹變蛟,而曹變蛟講的這些,很多卻是朱由檢此前不知曉的。

“不說了,有些事要慢慢來做.”

朱由校停下腳步,伸手輕拍曹變蛟的肩膀。

“少爺,我孟浪了.”

曹變蛟卻恭敬的抬手一禮道:“請您嚴懲……”

“說點真話,就要嚴懲?”

朱由校笑著打斷:“那今後誰還敢說真話?”

對曹變蛟的這種反應,朱由校是清楚的,也是理解的,畢竟這些在大明治下,都是切實存在的。

特權不除,永無公平!

隨行的韓贊週一行,一個個都提心吊膽,不過在聽完天子所講,卻也都明白一點,天子很信賴曹變蛟。

特別是曹變蛟還是武將。

哪怕他小。

可依舊是武將。

有些話是能講,但要分場合,更要分身份,所以這世間複雜的,並不是事,而是人本身!

國子監大廣場。

“你說的不對!且不提廉政院為何而設,就說廉政院的行為,其即便為了貪腐,但朝廷的法紀,宗法,也被這種行為給踐踏了,朝廷既然有三法司,那為何不透過三法司,來進行審判呢?”

“那依著你之見,廉政院從一開始特設,就是個錯誤了?真真是可笑至極,我且問你一句,倉場是何等要地,乃是關係民生之根,從我朝定都以來,倉場是出現過紕漏,可是何曾出現過舊太倉、海運倉走水之駭人聽聞之事?”

“是!你可能要說了,這就是場意外,我想問你一句,我想把你家宅邸燒掉,你是否也能說這是場意外啊?你家護院全都是死人嗎?”

“這位學子請注意,正告一次,辯論可以,莫要上升到個人.”

“我注意,迴歸辯題,陛下特設廉政院,在我看來是無比英明的抉擇,就說當今的官場風氣,就真的好嗎?是,國朝是設有都察院,可是都察院的那幫官老爺們,一個個真的就履行好自身職權了嗎?”

來到國子監大廣場到處都是人,而在人群中心所在,則是一處高臺,上面站著不少青年才俊,他們手裡拿著銅製喇叭,根據所接辯題,站在正反兩方各自立場,闡述著各自的觀念和想法。

真是夠熱鬧的。

朱由校站在一處,朱由檢、曹變蛟並肩而立,而隨行的韓贊週一行,一個個都警惕的環視左右。

沈廷揚、倪元璐、蘇觀生……

儘管距高臺有些距離,不過朱由校透過那些學子跟前所書木牌,知曉這些學子的身份,尤其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被朱由校看到後,朱由校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大明想要改變,官場就要先改變,殺一批批貪官汙吏,這是最次的,畢竟想做官的人大把,出現空缺,就會有新的人增補,如何將一批批人才,提拔到最合適的位置上,這才是朱由校要做的。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為何將這些提拔的人,能夠堅定不移的追隨他推行新政,這才是關鍵所在。

“任重道遠啊.”

想到這裡的朱由校,此刻卻有些感慨。

“大哥,您是想到什麼了?”

本聽的聚精會神的朱由檢,此刻看向自家皇兄道。

“你發現沒有…在國子監的學子,多數出身都不錯.”

朱由校雙眼微眯道。

嗯?

被這樣一說,朱由檢帶著疑惑,開始觀察聚於此的人群,漸漸的,他發現很多讀書人,不管是穿著服侍,亦或是佩戴之物,再或者言談舉止,無不是家境優渥所不能有的。

“農家教育下沉,這一樊籠必須打破.”

朱由校垂著的手緊攥,似囔囔自語,似對朱由檢說,“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可是有太多的人,卻連線受教育的資格都沒有,最終泯滅於世.”

所以在北直隸所轄諸府縣,所存的那些皇莊籌設學舍,在京郊籌設醫、數、工、農、商等學舍,都是一個開始嗎?

朱由檢聽到這裡,卻聯想到自家皇兄,先前讓少府有司,在皇莊所做的種種,甚至為聚攏一批人才,而直撥很多銀子。

在皇家出生的朱由檢,哪裡會真的明白,教育在當下的大明,是何等奢侈的事情,這背後的經濟賬,是根本算不清楚的。

想要打破特權,就要打破教育壟斷!

讓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哪怕只是接受掃盲,這帶來的改變和影響,都將是難以想象的。

“大哥,那你覺得這場辯論如何?”

朱由檢知曉自家皇兄,心裡藏著很多事,包括這次離宮,也是為了散散心,因廉政院廣撒駕帖,傳喚大批京官,科道都鬧翻天了,上疏彈劾的奏疏,就像雪花一般蜂擁御前,而其他衙署,包括內閣,不少都在乾清門求見,但朱由校全都沒有理會。

“不過是沒有入世的淺薄之見罷了.”

朱由校笑笑,“倘若世道真像他們所想那樣,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悲劇了,更不會有那麼多不公了.”

而這句話講出,卻引起一姍姍來遲之人的注意。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反派的白月光?

昭潼

般若浮生不知雪

如盈

末世求生,搞笑

小黑子來咯

嘿,小孩,快到碗裡

楊淮芷

開局神豪系統,我還怎麼輸啊

茶沐漩

制世間妖,管世間魔

寒蟬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