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少府會議(1)

在大明有太多的事情,絕非單獨存在的,而是串在一起的,或許從表面來看,是一個窟窿接一個窟窿,可實際上呢?在看不見的地方,卻連著錯綜複雜的線,哪怕你將幾個窟窿給堵上,栽種上新的樹,可在你不留神的時候,便會有線去掘土挖根了,沒法子啊,誰叫你填的土太肥沃了呢?

一場大雪悄無聲息的降臨。

天地間似被披上一層銀裝。

呼嘯寒風襲來,讓無數雪花飛舞,那風是真冷,吹在人臉上,就像刀扎一樣,忍不住打起哆嗦。

置於雪中的紫禁城,對映出道道金光,琉璃瓦顯得是那樣刺眼,而丹紅的宮牆在此刻分外紅豔。

咯吱~

穿著青袍補服的陳奇瑜,走在這滿是雪的道上,目不斜視的盯著前方午門城樓,那略顯消瘦的面龐,卻流露出幾分複雜神色。

在京待了數日,這場以少府為主的御前廷議,終於是要召開了,儘管待在京城,但陳奇瑜的心卻牽掛著天津。

那裡有太多讓他關心的事情。

京城的雪連下數日,天津下了沒有?

若是下了,在天津治下的諸多大工,聚集的眾多以工代賑的群體,有司是否進行禦寒措施?

在天津兵備道的位置上,做了快一載時間了,陳奇瑜早已忘記他最初接任此職時,心底是帶著顧慮與擔憂的,現在陳奇瑜的內心深處,是想著如何能叫天津變得更好,畢竟天津有今日之變化,他陳奇瑜付出太多心血了。

而在思慮這些時,陳奇瑜不知不覺間趕來乾清宮,這一路從午門進,途徑數道關卡,甚至是進乾清門,陳奇瑜都沒接受任何盤查,這讓不少等候排隊的少府諸官,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無他。

在陳奇瑜的腰間,彆著一塊特製令牌,其特殊性,早就讓陳奇瑜的容貌特徵,在皇家近衛都督府記檔了。

此特製令牌頒發出去的很少,但每一位佩此令牌者,可一路暢通無阻的直入乾清宮,此等殊榮絕非誰都能有的。

“臣陳奇瑜拜見陛下!”

被內廷太監引進東暖閣,見到伏案忙碌的天子,陳奇瑜作揖拜道。

“來了?”

朱由校頭也沒抬,便道:“先坐吧,朕將這幾封奏疏批了。”

“臣遵旨。”

陳奇瑜作揖再拜。

也是在此時,陳奇瑜才瞧見兩道熟悉的身影,就見朱聿鍵正半蹲著,在整理一摞厚厚卷宗,而朱由檢呢,則在旁歸攏放置,這讓陳奇瑜是行禮也不是,不行禮也不是。

在此等形勢下,乾清宮太監劉若愚卻捧著盞茶,臉上露出淡淡笑意朝陳奇瑜走來。

天子對五殿下和長壽殿下是真好啊。

在劉若愚的示意下,陳奇瑜這才接過那盞茶,坐到早就擺放好的錦凳上,心底卻生出了感慨。

說起來,朱由檢、朱聿鍵被養在宮裡,不是沒有人提出異議,甚至提出要選大儒教授他們,但是無一例外,全都被朱由校留中了。

開玩笑。

就一幫酸儒教的東西,能給朱由檢、朱聿鍵教成什麼樣,朱由校用腳指頭都能想到,插手皇室教育,哪涼快哪待著去!

這大明想拯救回來,要變的地方太多。

任何一環,朱由校都絕不允許出差池。

更何況是他寄予厚望的海外移藩,朱由檢、朱聿鍵二人,那可是朱由校今後要豎起的兩杆旗幟!!

“呼…終於處置完了。”

不知過了多久,朱由校將御筆放下,活動著發僵的脖子,露出淡淡笑意道:“卿家等久了吧?”

而在此時,陳奇瑜早已起身。

“走,陪朕去乾清宮正殿。”

朱由校卻撩袍起身,伸手對陳奇瑜道:“這場御前廷議召開時,期間若是有任何覺得有問題的,卿家可放心大膽的講,這等規格的御前廷議,是少府從特設以來,朕首次向少府提出的。”

“臣遵旨!”

陳奇瑜忙作揖應道。

皇兄/陛下很看重這位賢臣啊。

而此刻起身的朱由檢、朱聿鍵二人,在聽到這些話後,看向陳奇瑜的眼神都變了,畢竟他們能參加這場廷議,但只能聽,一句話都不能講,而且他們不能跟著天子一起,從乾清宮正殿門走去,要去側門悄無聲息的進,而且只能待在一處不起眼的屏風裡。

“兩位殿下,隨奴婢到這邊來。”

在陳奇瑜跟隨天子腳步,準備離開東暖閣之際,劉若愚則低首朝朱由檢他們走來,微微低首道。

嗯?

聽到此言的陳奇瑜,下意識看向朱由檢他們,心底難免生疑,難道兩位殿下不跟著天子一起去嗎?

據陳奇瑜知曉的情況,涉及一些針對性的場合,天子都會帶著他們的,至於為何這樣,陳奇瑜猜到了。

但是陳奇瑜不知道的是,在天子的心裡還藏著海外移藩的大計!

“拜見陛下!”

“拜見皇爺!”

隨著道道行禮聲響起,陳奇瑜這才回過神來,在殿外候著的諸大漢將軍,諸太監宦官,此刻皆作揖拜道。

而穿著團龍袍的朱由校,則表情嚴肅的昂首前行,眼下他的心思,全都放在少府的這場廷議上。

少府籌設之際,內帑撥的銀子數不勝數,要落實的謀劃部署眾多,眼下已是十一月初,轉眼天啟元年就該過去了。

朱由校要弄清楚少府有司,在過去這些時日內,究竟將諸多謀劃部署落實的怎樣,這不是能隨便糊弄了事的!

“臣等拜見陛下!!”

當朱由校走進大殿的那刻,聚在正殿內的少府諸官,無不是面朝天子作揖拜道,聲音之大,令隨駕的陳奇瑜都生出驚意。

何時起,少府竟有這麼多的職官了?

作為總攬宮廷事務的衙署,少府跟外朝有司是兩個體系,少府職官的官俸等,皆是由內帑直接撥發,也恰恰是這樣吧,使得外朝有司根本管不到少府,只要內帑可以解決這部分開支,朱由校這位大明皇帝,想特擢多少少府職官,就可以特擢多少,這也註定了少府的規模小不了!!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大總裁

葳蕤南枝

心聲都被聽見了

靜夜尋風

世臻

文書小靈

四人友誼,你退出

江與燕的契約

無限流白月光

落夕恆秋

林瀟夕夢縈的新書

林瀟夕夢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