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產業(1)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

身處在這現實的世道下,在想要得到什麼以前,要先想想可以為別人帶來什麼,權勢也好,身份也罷,終不過是種附加罷了,倘若沒有這些外在的附加,依舊可以為別人帶來好處,那才能確保長久屹立不倒!

時下的朝堂與京城,似被一種喧囂所籠罩,朱由校做的種種事宜,特別是以宗人府之名籌設皇明宗軍,像是觸碰到某塊逆鱗般,使得外朝的文官群體反應很大,爭論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即便是大明皇帝,做事也不能太過率性而為,奈何朱由校現在啊,根本就不理會這一茬兒。

想吵是吧?

找南書房!

想爭是吧?

找南書房!

這場由朱由校掀起的新大禮議之爭,被朱由校聚焦在皇明時報上,先前展開的種種部署與謀劃,更多是圍繞槍桿子、錢袋子展開,這次朱由校就想在筆桿子上,好好的掰扯掰扯,看看這輿情導向究竟誰說了算!

“這次急召卿家進京,就是想聊聊天津諸事,這一路舟車勞頓,卿家辛苦了。”

乾清宮。

看著面色憔悴的陳奇瑜,盤坐在羅漢床上的朱由校,心底難免生出感慨,從天津開海通商以來,陳奇瑜肩負的擔子很重。

跟最初離京時相比,陳奇瑜看起來很疲憊,沒有那種意氣風發之象。

想想也是。

一副千斤重擔壓在身上,即便陳奇瑜再有本事與手段,那在所難免的,也會承受極大的壓力與挑戰。

“臣不辛苦。”

陳奇瑜微微低首道:“能夠在天津為陛下分憂,為朝廷做事,是臣的榮幸!”

別看天津遠離京城,但是對於朝中的局勢,乃至京城的種種變化,陳奇瑜都是能夠知曉的。

歸根到底,天津是北漕運的通衢之地,是拱衛京城京畿的門戶,每天透過漕運往來的群體,會將天南海北的訊息帶到天津,而這其中最吸引人注意的,莫過於來自京城的訊息!

“先說說天津的造船產業吧。”

朱由校看向陳奇瑜道:“天津想要保持對外開海通商,說來說去都繞不開海船,特別是大型海船,沒有造船業支撐的海貿,註定是曇花一現的。”

“陛下,當前在天津治下有四處官營造船廠,十七處私營造船廠。”

面對天子的詢問,陳奇瑜沒有任何的遲疑,邊向天子講明情況,邊找出一副輿圖,鋪在短案上,便詳細稟明情況,“天津治下的四處官營造船廠,圍繞新營建的天津港、北塘、大沽等地興建,眼下造船廠主體已悉數竣工。”

“所招募的船匠有900餘眾,學徒超5000眾,他們在少府下轄的船舶清吏司統籌下,加緊為天津水師、東江水師營造一批400料、500料、800料的戰座船、巡座船、巡沙船、海蒼船、蒼山船等。”

“不過800料海船僅在建4艘,且皆為戰座船,在天津駐紮設衙的船舶清吏司,明確指出要先立足於現有造船技術,加緊為天津水師、東江水師增強海上力量。”

“透過邊造、邊學、邊增的三邊策略,依託現有的海船訂單,逐步完善造船配套產業構建,總結與精進現控造船技術,培養一批精通造船的船匠,在此期間船舶清吏司加緊蒐集西洋造船技術,以達成陛下先前提到的東西結合的目標。”

真是一步慢,步步慢啊。

朱由校眉頭微蹙,曾經大明的造船技術,絕對是冠絕寰宇的存在!

在鄭和統領船隊下西洋期間,就像500料、800料、1000料等各式海船,都是極為尋常的存在,而其中所轄最大寶船,在同時期根本就沒有別的國家能建造出來,唯有大明可以建造!

可現在呢?

大明現在想要增強海上力量,就必須重新再走一遍,要知道一支馳騁海疆的艦隊,想要確保整體戰力,戰勝一切來犯之敵,靠的可不是同一型別的戰船,那必然是需要各個型別的戰船搭配著。

按著後世的標準換算,“一料”相當於噸排水量,現在天津官營造船廠,能夠建造的最大海船是800料,也就是264噸排水量,就這等規格的海上戰船,千萬別說什麼馳騁遠洋,能保障近海安穩就算燒高香了!

海軍建設的難點眾多,一個造船技術,一個航海技術,一個海炮技術,一個造船木材,特別是最後一項,別的都可以積攢經驗,唯獨造船需要的木材,要用到橡木、杉木、柚木等木材,可以找到不同規格的木材還好,無非是開採與運輸嘛,可要是找不到啊,那不好意思,你想建都建造不出來。

大航海,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玩轉的。

“那生產各式木料、鐵料、漆料、繩索、船帆等產業工坊,都在天津籌建起來沒有?”朱由校收斂心神,看向陳奇瑜詢問道。

“皆已籌建起來。”

陳奇瑜回道:“上述這些產業工坊,不僅能滿足官營造船廠所需,還能供應給諸私營造船廠所需。”

“而像用在各式海船上的鐵料,是由天津第一冶煉廠提供,眼下以造船為主導產業,而形成的脫產工匠學徒,合計超過3萬餘眾,這還沒有包括一批女工,畢竟像紡織、繩索、船帆這類產業工坊,反倒是女眷更為精通。”

朱由校繼續問道:“那女工的規模,眼下在天津有多少?”

“陛下問的是全部?”

陳奇瑜沒有急著回答。

朱由校點點頭。

“據天津有司統計的,女工的規模合計有12000餘眾。”

陳奇瑜表情嚴肅道:“只是也因為有這等規模,使得在天津一直存在著一股不好的輿情風氣,這是臣最擔心的事情。”

“朕想到了。”

朱由校似笑非笑道:“覺得女眷就該相夫教子,就該待在家裡,像在天津那樣拋頭露面的勞作,會被說成不檢點,可是她們皆靠自己的雙手勞作,賺取能夠養家的銀子,憑什麼要遭到這種指摘?朕覺得這件事情,天津有司今後要強勢些,不能坐看此事發展下去!”

在講到這裡時,朱由校的表情極其嚴肅,眼神是極其堅毅,陳奇瑜在聽到這些時,便知曉天子的態度與意志,是何其的堅定與明確!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美豔之偃花

亭亭玉立的東平懷王

快穿之炮灰以抱制暴整頓位面

餘暉璃茉

從小說變成現實開始

末班

相逢便夠

澤小光

清冷仙君俏公主

有點麻了

Z總駕到,嬌妻腐乳哪裡逃

東耶